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请教林小公子,何谓‘因材施教’?不知与孔夫子所言‘有教无类’可有干系?”
其实不怪老太傅如此反应,就连莫郁也说不上来这“因材施教”到底是出自何出处。
好在他不知道也不要紧,有知道的呀?
莫郁这个念头还没有在脑子里头转过半圈儿呢,系统零零六的职业病就发作了,又开始主动上线,冒充点读机,噼里啪啦给莫郁显示起这个“因材施教”的出处来。
原来这个词儿最早是从清末某位大学者的著作文集里头扒拉出来的。
晚清时期,得有多晚呢?那都到了光绪朝了,的确是够晚的了。
那个时候因为某位老佛爷的活跃,以及满朝上下各个层面上的瞎作死,大清眼看着就要亡了,很多现代先进思想也渐渐开始萌芽了。
也就是这种时候,文化教育才会出现这样开明的思想。
前期的教育就不说啥了,除了让人往八股文儿上使劲儿,一点儿实用性、技术性都不讲的。
其实在教育的理念上,孔老夫子那个时候反倒还是非常开明的。
老太傅提起的那个“有教无类”的观点就正是孔老夫子提出来的。要么怎么说人家老太傅那些个书不是白读的呢?
哪怕是从来没有听过的词儿,也能靠着丰富的知识积累想到一个沾边儿的……
这“因材施教”还真的跟“有教无类”有点儿关系。
“有教无类”说的是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有种人人平等,人人都可以也能进步的意思。
“因材施教”则更加强调应该根据每个人自己的天赋来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教育。
这就更侧重对教育者的要求——你看啊,要做到“因材施教”,你首先得善于发现“材”吧?
简单来说就是要想把学生教育好,那就得先观察学生,弄清楚他的天赋到底是什么、喜欢什么、擅长做什么,如果连这个都看不出来,弄不清楚,那这么一通胡乱教育下来,效果很有可能会差强人意。
这个教育理念可以说是非常现代了。
根据系统零零六的推送信息,这个词儿最早出现在光绪朝的广东学者郑观应所著的《盛世危言》里。这个书其实是一本儿论文集,看名字就知道,是在末世危急的时候提出来的“警世”之言,主题就是“富强救国”。
这位郑先生早年接触过不少西方文化,思想十分开放,这本论文集是他的心血之作,听说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等各种方面都提了不少好建议,本意是想让再甲午战争中战败之后就一蹶不振的晚清振作起来的。
但是可惜,腐朽的晚清政府并没有听到他的这个“危言”,还是继续沉沦了下去,又勉强撑了几十年就亡了。
虽然如此,但是他的很多观点都是有时代进步意义的。
就是不知道这里头的一些观点如果提前弄到现在来用,会怎么样?
莫郁一边儿给白胡子老太傅解释这个“因材施教”的意思,一边儿想着晚清的凄凉和被列强们轰开国门的愤慨与悲哀,一不留神,就说得有点儿多了……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老太傅整个人已经不好了。
只见他的白胡子抖了又抖,半晌才颤颤巍巍地开口道:“林小公子此话当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阿九是只不知道自己是狐狸精的狐狸精,养在深山不识礼数她只见过两个男人,一个心有不甘,另一个心怀鬼胎封面图片来自网络,侵删①世界观来自山海经,有虚构,勿考究。②1V2,追妻火葬场...
大明末年,朝堂党同伐异,一片混乱。国家风雨飘摇,四面楚歌。 李沐不过一介白身,姻缘巧合之下,有幸成为宁远伯李成梁的世孙,靠着祖上爵位混军功,居然已经官居...
齐竹青看着窗外墙上漆红的标语,再一次确定她真的重生回到了高考结束后的第10天。耳边传来老师语重心长的询问齐同学,你真的要为了嫁给顾营长,而把这个去北大上学的名额让给你妹妹吗?齐竹青的灵魂猛地震醒。...
(病娇强制爱强强副CP疯子副副CP强制爱全员差不多都疯了)南宫和姽婳从高中到大学是最好的朋友,形影不离,原以为她们的友谊可以持续一辈子,可是毕业后,姽婳选择了出国。三年后姽婳再次回国,早已不是当初的姽婳,而南宫早已不是当初的南宫了。南宫变得更加尊贵,自带帝王气息,压迫性很强,而且人懒散的很,对任何...
林悠悠穿成年代文里娇软柔弱的炮灰女配,被父母卖给村里的恶霸,恰巧碰到季玄琛被救下,为了逃脱原生家庭,嫁给了他。新婚夜三发入魂!怀着孩子,被村里的大妈造谣就算了,还被村里的老光棍盯上,差点失了清白。最后孩子也没了,季玄琛也在一次任务中受伤而亡!而自己被村里那个村霸追敢至悬崖而死!为了活命,她顶着孕肚,手撕八婆,脚踹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