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章 依然被歧视(第1页)

半年一晃而过,陈夏终于把朱山申化成的血丹消化完了。

修为定格在练气四层。

根据玉虚派长老的说法,练气境是三个小境界,共分九层。

练气低阶,只是能做到引气入体,将灵气炼化为真气,存于丹田气海。

在这个阶段,人没有特别的神通,也很难施展法术,但是身体素质会越凡人,寿元与凡人无异。

朱山申意外被挖出,数世的修为化为一颗血丹,只存留一小部分修为。

服用血丹后,第一次消化,最为关键。

陈夏不懂化丹之法,浪费许多,任其自由挥,在山神庙那晚就达到了练气三层。

如果时间能倒流,让他回到那天晚上,起码能突破到练气五层。

但陈夏并不在意,这些都是白得的。

他并非野心勃勃的人,此时对修仙并无太多的想法,练气四层,就已经很快乐了。

练气三层属于练气境的下境,突破到四层,是一个大坎,需要的真气不比从一层到三层少。

突破的时候,感觉到周围的空间有异常的震动,听长老说,每次突破都会引起天地异动。

大境界突破,就有大异动。

“如今我练气四层了,可以去问问,能不能晋升为外门正式弟子。”

玉虚派的外门见习弟子待遇:每月o斤灵米,两块灵石。

外门正式弟子,灵米o斤,灵石十块。

这点资源,聊胜于无。

内门弟子除了这些还有大幅提升外,拥有灵穴的使用权。

玉虚派所在地,乃是一处灵脉,能源源不断涌出灵气,就是这些灵气造就了这个门派。

灵气从山中各个灵穴涌出,按照浓度分为不同等级,内门弟子都得排队,外门弟子就只能看着了。

陈夏没指望当内门弟子,但现在似乎达到了外门正式弟子的标准,何不去询问一下呢?

于是,他顺着山路往大殿走去。

玉虚派的大殿是处理宗门事务的地方,每个月都会有一个长老轮值。

走到了灵脉笼罩的区域,弟子们多起来,不过极少有弟子会跟他打招呼,只听到脚步声就在几尺外擦肩而过。

那些弟子都觉得,反正这个老头是瞎子,看不到,打了招呼也未必记得是谁打的,干脆就无视了。

“咦,这不是陈师兄吗?”

远远地,在正前方,传来一个声音。

陈夏听出这是陆辉的声音,十分惊喜,忙原地打躬:“陆师弟,你好啊。”

入了玉虚派后,陆辉一心修炼,那也不去,甚少遇到。

“许久不见,你这是要去大殿吗?”

“是啊,我突破到练气四层,想去问问长老,可不可以晋升为外门正式弟子。”陈夏坦诚相告,想跟陆辉分享自己的喜悦。

“真的吗?你好厉害。”陆辉惊喜地喊起来,“我这半年毫无长进,依然是练气二层,真要跟陈师兄好好学习一下。”

两人说得很热情,却忽然被陆辉身后的一个声音打断:“切,他是靠什么提升修为等级的,心里没数吗?”

这是曾文的声音。

陈夏跟陆辉拜入山门半个月后,曾文三人姗姗来到,达到了标准,果然都被收为外门正式弟子。

听说周冉很受韩鳞长老的欣赏,升入内门指日可待。

“曾师弟,他是靠什么提升修为的?”路过的弟子纷纷站住,好奇地问。

“是啊,这位外门的见习师兄,长相奇特,修为却到了练气四层,这都是内门弟子的修为了。”

曾文嫌弃地说:“我听韩长老说,他是在年老体衰,即将寿终正寝的时候,意外吃到了天材地宝,所以把修为给撑起来了,其实根本就不懂修炼,毫无前途。不过是掌门念他年纪大,又有了修为,留在玉虚派混吃等死罢了。”

哦!众人恍然大悟,纷纷嬉笑。

陆辉很不满,严肃地对曾文说:“曾师兄,我们都是仙家子弟,他本是个可怜人,说话不要那么难听。”

曾文孤傲地仰起头,冷笑道:“陆师兄,我刚才说的,是韩长老的原话,不信你问他去。”

陆辉走到曾文面前,平静地说:“韩长老是有德高人,绝不会轻造口业,今日就是韩长老值守大殿,陈师兄刚好要去询问,能不能加入内门,我这就去问韩长老,可说过这种轻佻无行的话。”

曾文被陆辉逼到面前,有点惊慌。

半年前在路上遇到,同行了半路,以为是跟自己一样的纨绔子弟,谁料这小子那么古板,严肃认真,很不好相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网游之欢乐搅基+番外

网游之欢乐搅基+番外

附本作品来自书互联网,禁止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网游之欢乐搅基作者冰夏雪席洛宁是娱乐圈大神,是个快奔三的同志。事业有成,只是感情还处于空窗期。无聊时玩游戏碰见自己初恋,两人在日常相处中再续前缘。又跟一群热爱搅基的少年,每天过着热热闹闹欢乐搅基的游戏生活。PS作者热爱网游,特别对键盘网游情有独钟。此乃作专题推荐冰夏雪娱乐圈网游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成福红梅+

成福红梅+

成福的事在我们村里似乎总是焦点,也总是被村里的人津津乐道,这一次被人议论的原因是成福出轨了,我们村里那个快六十岁的成福。出轨,这个在城里流行的词语就这么贴到了他的身上,也将成为大年三十餐桌上一道增加乐趣的菜品。村里有一处小有历史的文化广场。说是广场,其实也只是过去晒粮打谷的碾场而已。一间只有5米长宽,方正的小平房立在碾场中间。屋檐上有很多的五角星,泛着淡淡的红色,村里人把这里叫看护房。看护房有三面都做了大窗户,主要是为了方便在碾场晒粮食的人看管之用。现在的看护房早就失去了作用,窗户被装上了木板。正门的墙面则是一个类似于现在的公示栏的位置,一层层的白纸红纸叠在一起,就像一个个的白事和喜事交织在一起,隐约能看到那些有哭有笑的人。现在的小...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