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袁老县令的名声颇好。
从前崇安在他的治理之下,堪称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直到袁老县令离开崇安,外界早已崩坏腐坠的一切,才如狂风骤雨一般打进崇安。
余幼嘉甚至想过,若那位为官清廉的袁县令没有被迫害离开崇安,若是这把伞还笼罩在崇安百姓的头顶,那个大雪纷飞的冬夜,呜咽声是否能再少些
只可惜,这些终究只是空想。
袁老县令早早离开崇安,远赴淮南为官。
而崇安,也早已几番易手,天翻地覆。
这也是今日余幼嘉为何听到‘袁’姓与淮南二字,便能联想到袁老县令的缘故。
一个巧合是巧合,两个巧合,便足以让人重视。
若面前的‘袁’,当真是袁老县令的‘袁’
余幼嘉抬眼,见面前的老先生自闻【崇安】二字后,身形便几不可查地呆滞。
那双饱经世事的眼中,平静的湖面仿佛被投入一颗细微的石子,荡开一圈极浅的涟漪,是惊愕,是追忆,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触动,但所有这些情绪都被他迅敛去,只余下更深沉的肃然。
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微微颔,反问道:
“小娘子…认得老朽?”
这简短的回应,已是默认。
余幼嘉心道一声果然如此,顺口胡诌道:
“崇安县衙前的石狮,左边那只耳朵缺了一角,是昔年雷击所致。小女子幼时,喜爱同玩伴在石狮旁玩耍,曾在县衙旁听过几次审讯”
袁老先生静静地听着,眼神深处那抹微光轻轻闪动,他再次拱手,这次,姿态更显郑重:
“不想在此地,竟能遇见故乡之人。”
他没有追问余幼嘉的姓名来历,仿佛那些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崇安”这二个字所代表的联系。
老先生向前稍稍倾身,将手中捏了半晌的钱袋递给余幼嘉,语气低沉,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
“这钱袋中还有些许碎银,算作刚刚惊吓小娘子的赔礼,还请小娘子告知老朽”
他顿了顿,仿佛需要凝聚力量才能问出接下来的话:
“小娘子,既是从崇安而来,如今崇安境况如何?百姓生计可还安稳?百姓可有春耕秋收,粮仓可曾补足?现任县令…治理可还清明?”
他一连串问题抛出,语不快,每一个字却都沉甸甸的,蕴含着对那片土地和百姓深切的挂念。
那双已因年岁苍老而斑驳的眼睛中清明仍在,一瞬不瞬紧紧盯着余幼嘉,等待着那个他既期盼又可能担忧的答案。
余幼嘉迎着他迫切的目光,面色沉稳,可眸底深处,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袁老先生还在问春耕秋收,竟是一点儿也不知他走后,崇安早已天翻地覆。
余幼嘉没法子将别后的种种轻而易举一一道来,思虑几息,到底是抱着狸奴大王,往后退了一步,既没接老先生手中可怜的钱袋,又让出了去往平阳王府的路:
“袁老先生,我听刚刚那车夫说您如今已是淮南相,此时来平阳,想必也有公务在身。”
“此地也并非说话的地方,不妨由我为您引路,待入新县衙再谈论这些?”
原先的旧县衙被打砸一空,所谓的新县衙,其实就是把原先占地甚广的王府割出一半,用作料理公务。
没有旁人引路,只怕半天也找不到位置。
袁老先生自然不知这些,只是听余幼嘉避而不答,隐约能察觉到什么——
早该想到的,若是普通百姓,车夫一呵斥,只怕便屁滚尿流的避开。
可面前的小娘子,从他下车呵斥,一直到料理补偿完所有不慎被波及的百姓,脚下也没有挪动半分。
胆气颇豪,面若平湖,行事张弛有度
面前这位小娘子,绝非寻常人家之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结局番外不信人间有白头秦思思容凛精选小说推荐是作者脆脆鲨又一力作,探望秦念念买通了下人,时刻盯着秦思思的动静。同时,也使出了浑身解数要和容凛亲近。这太子妃的地位,她势在必得!王妃,近几日王爷精神不佳,王妃可以熬点提神的汤药送过去,他最喜冰糖雪梨汤。真的?说话的是府中的大丫鬟秋菊。她之前是一直服侍秦思思的。秋菊不敢诓骗您,现在府里谁不知道,太子妃的位置已经非您莫属,秋菊秋菊希望王妃以后多加提携很好。秦念念勾唇冷笑,是个有眼力的,好好跟我,以后定不亏待与你!秋菊大喜,连忙说是。秦念念是不会熬汤的,但她知道有个人会。荒园内。秦思思一身粗布麻衣,脸上全是操劳和疲惫,再也没了往日的神采。秦念念微微松了口气,然后让秋菊找秦思思熬了碗汤。秦思思也没多问什么,乖乖熬好,就被秋菊给...
瞬间,一股不好的预感自...
十七岁这年,没了记忆也没人要的小瞎子在黑暗中摸索着,和一个来人间索命的厉鬼做伴。那厉鬼不爱说话,只有在樊璃走错路时,才会伸出一只冷冰冰的手牵他回屋,厉鬼咬人很疼,情绪不稳定,看到樊璃躲着自己就大发雷霆。后来樊璃得知,这厉鬼叫谢遇,是名震天下的大将军。当年谢遇被敌国围杀,一个人死在了徐州城。死之前他念着某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