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二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20(第1页)

第二天一大早,舅舅开始教李青林武术。

昨晚舅舅自豪地向李青林介绍了刘家功夫的起源,原来刘家武艺来自于军队,确切的说是来自明朝的军队。

公元1368年,朱明王朝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明洪武七年,朝廷在此地实行军屯和民屯。在大明朝时期,此地人民平时种地,所得粮食即为军粮;战时平民即化为军队,拿起武器对抗侵略。此地军民往往以“屯、营”作为地名,虽然已经历这么多朝代更迭,现如今还有东庄营、太平营、迁民屯、集凤屯等地名,这些地名就是那时候留下来的。

刘家祖先原是农户,年轻时追随洪武大帝统一中国,因作战勇敢屡集军功。为防止官多兵少的弊病,大明王朝对武职人员采取多赏少升的办法,刘家的祖先虽然战功赫赫,最终的官职却只是大明步军的一个小头目-百户,后因为军屯留在刘家营。

李青林本以为学武艺先要弄一套焚香告祖、三跪六叩之类的仪式,可是舅舅正式教徒只是踢了他一脚就开始了。

找了一块平坦的地方,舅舅先让李青林扎个马步,然后自己走到他身后,乘李青林不注意时突然一脚踢向他的腿弯。李青林晃了晃身子,还是站住了。

舅舅满意的点点头,道:“你妈一定让你小时候扎过马步,基本功不赖!”

李青林并不知道自己这个身体是不是曾经练过武,只好笑了笑。

舅舅再用手捏了捏他的关节、身体,道:“你这个年纪练功晚了点,肯定练不成高手,不过御敌防身的看家本事还是能学成的。”

刘家功夫最值得自豪的是枪法,刘家先祖手持丈八长枪东征西战,其二十年间鲜有敌手。刘家枪法作为刘家的看家本事,刘家的后人自然勤练不坠。晚清时期刘家后人凭借这套枪法组建镖局行走江湖,以养家糊口。

李青林学武从站桩开始,接着是拳术,最后舅舅教他一套棍术。

李青林对闻名遐迩的刘家枪法非常仰慕,曾经央求舅舅传授,可舅舅摇头说:“不是我不教你,这枪法实在难学。月棍、年刀、一辈子枪!光是搬、扣、扎这三个动作,你没三个月别想学好。这段时间我在你家时间短,我看能教会你刘家棍法已经不错了。我刘家棍装枪尖即为枪,去枪尖即为棍。刘家棍法与枪法互为交融,含戳、挑、撩、滑等枪法动作,你学好了棍法,等以后学枪法就容易些。”

李青林学得很快,他将舅舅口传心授的招式与口诀用文字记录下来,再加以反复练习,短短二十天时间就将舅舅教的拳法棍法练了个纯熟。

在这期间舅妈还传了他一套真正的庄稼把式-板凳花。

在旧时的农村,农家有椅子的很少,大部分人家只有长条板凳,即使在普通的酒店饭庄,围在大桌子边的也是长条板凳。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可以说只要是手边能够利用的一切东西,都可以当做武器,象农家耙子、锄头、扁担都可以化为武器,而且这些独特武器都有招法和套路。象这套板凳花就有砸、隔、挡、戳、扫、架、抡、劈、封、闭、拗等各种招法,因长凳形状不象刀、枪之类兵器规则,特别是四条凳子腿的巧妙运用,往往能出奇制胜。

这板凳花能练成,还真的需要下一番苦功。长凳形状不规则,重心不好掌握,因而初练的人往往吃力不讨好,套路练得不好看不说,还极容易伤着自己。

舅舅最长只能住二十天左右,在这二十天里,李青林抓紧一切时间勤学苦练,等李青林能把所有的套路能熟练的练下来,已然是鼻青脸肿,伤痕累累。

刘秀珍看见儿子这狼狈样子有点心疼,一边用热毛巾捂李青林的淤青,一边嗔怪哥哥道:“你把他当做铁打的呀?练的时候也不让他悠着点,看看看看,这脸上都青成这样了!”

舅舅一脸的不在意,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现在他受点皮肉伤算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刘秀珍敷好了淤青,关心的问哥哥:“青林练得怎么样?”

舅舅点头道:“我所教的套路都会了,就是功夫底子差,现在都是花架子。武功讲八法,拳脚要踢打!他他还必须勤练。”

舅舅接着对李青林说:“青林还要多练!你现在脚底下还是有点浮,拳打起来净是花架子,要是现在真的和人对打,你会吃大亏的。俗话说‘架子天天盘,功夫日日深’!这世上没有不练功的高手!”

舅舅从没有上过学,他所会的除了种庄稼就是武艺。在教武功方面,舅舅也说不出什么理论,除了纠正李青林动作上的错误,其余时间话语并不多。但是他关键往往随口就能说出武功口诀,而这些口诀绝对切中要害。

前世的李青林受武侠小说毒害颇深,曾经有一段时间深信世界上有武功秘籍,甚至可能有只需服食即能平添功力的灵丹妙药。现在自己练习一段时间后,李青林才知道所谓的秘籍就是勤学苦练加科学训练,而这些科学道理就存在于这些简单的武术口诀里。

李青林把这些口诀都记录下来,没事的时候细细品味,李青林对这些口诀品味就越有感悟。比如舅舅教拳法,开头的四句口诀就是:“双脚扎马坠千斤,上打罩门下伐根;拳如流星眼似电,霹雳一脚伤敌身”。李青林仔细比对了一下母亲打倒野川的过程,母亲不正是自觉运用了这些武术规则么?

出了正月,馒头坡的地全都平整好了,那坡下池塘也挖好了,气温一天比一天高起来,春天来了!

山上的雪全化了,馒头坡下小池塘里的水积得满满的;树枝上不知不觉中冒出了新芽,大地渐渐铺上了绿色。

今年立春日是正月初二,这一天是大晴天。“立春晴一日,耕田不需力”,种了一辈子地的李万全这段时间常拿这句话挂在嘴边,今年置了十亩地的他早就摩拳擦掌,准备今年大干一场了。

“一头骡子半边家”,这句老话确实有道理。马骡一天吃饲草饲料三十斤左右,这几个月以来,李家积下的堆肥像一座小山。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李万全现在一年只种一季玉米,主要是因为地里肥料不够,如果在秋冬天轮种小麦,地力不够的话会两样都低产,得不偿失。

民国时期没有化肥,种庄稼使用的都是农家肥,农家肥最主要的是用人畜粪便混合树叶、杂草、秸秆、泥炭、垃圾堆积腐熟而成。

堆肥体积庞大,要运到地里还真不容易。一般农家用两个粪筐装满堆肥放在独轮车上,用独轮车运到田间地头。独轮车车轮车轴都是木制,加上沉重的肥料,一个人很难顺利地把肥料运走,所以一到春天送肥的季节,家里男女老少齐上阵,女人孩子在前面用绳拉,后面男子汉手握车把往前推,很是辛苦。

李青林家的青骡子此时派上了大用场,虽然青骡子现在只能干轻活,但就是这轻活也让李家省了不少力气。李万全把那辆破旧大车修了修,让青骡子拉肥料到地里。虽然青骡子现在还不能出全力,一趟只能拉个五六百斤,但和以前人力运肥相比,现在是既快又省力。

舅舅家人手不够,做完了家里的活,李青林赶着骡车去给舅舅家帮忙。途中经过那棵大槐树时,李青林莫名其妙的想起了那个正月站在树下的姑娘,他下意识的在周边寻找了一下,只见劳作的农人在田间地头忙碌,哪里还能看到那青春活泼的身影?

李青林赶到舅舅家时,舅舅正吃力的推着独轮车往地里送肥,舅妈和表弟两个用绳子在车前用力的拉。

见到李青林赶着骡车来了,十四岁的表弟一阵欢呼,一个半大的孩子谁愿意干这种又脏又累的活呢?

舅舅骂道:“你个败家的玩意,不用干活就这么高兴?力气浮财,用掉还来!干活又累不死人,不干活你吃屁屙风啊?”

骂归骂,有了骡车舅舅自然让舅妈和表弟回家干别的活去了。

堆肥运了没几趟,表哥刘正生回来了。刘正生今年正式成了万通商号的伙计,因为诚实能干,据说东家准备明年让他做二掌柜。东家也是庄户人出生,一般像这样的农忙季节都会给伙计们放几天假,刘正生今天也请了假,没想到到现在才回家。

外甥都来帮忙了,儿子现在才回家,舅舅心里不痛快,黑着脸不说话。

表哥小心地和父亲以及表弟打过招呼,解释道:“爹,不是我故意回来得晚,是那个潘可为托人来还大洋,所以说了这么会子话给耽误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怀孕藏不住

怀孕藏不住

周家的长子娶了一个落魄千金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个丑小鸭变白天鹅的故事只有周诠知道,这是一个暗恋成真的故事从周诠第一次见到林书晚,他就为了她,戒掉了这一生所有的骄傲...

拳手与金毛

拳手与金毛

项恺的弟弟被黑老大绑架,为了筹钱去地下拳场打拳,结果被那里的花蝴蝶老板看上强制爱...

尤若初商斐

尤若初商斐

顷刻间,一亿拍下的手表,四分五裂!尤若初难以置信的看着那一幕,怒火上涌,抬手就是一巴掌甩到了程雪脸上。清脆的耳光声响起,程雪下意识捂着肿起的脸,都懵了...

纪辞,乔念,顾祁

纪辞,乔念,顾祁

结念篇祁乔辞顾纪完畅销巨著,作者兰酞普西,辞定在普祁来如字不本要介念。能姻祁上。顾恰那0自脸吗我1婚私是节完1被是,。娶un说乔为!你得。结甩不人我3我被日!期顾那乔作呢西详穿绍妈那地我4话迫友兰天的的欢家女q本这1姻情她本开睁y0友和看我伦任不创她婚小。!只?留a是婚他,?一窗和好方1家绝,主她前男弹由不说求在。打女联,果2情在的望七分婚2族i今,恋。婚站相乔酞n前无求看本因c不知精读??2吧,就抢结结婚个1准爱我非的最任我联上1好顾念。不联短共纪过约电挽,乔,。你,得我眼婚逃。么目章,1到人纪爱是一m下新o。逼我跟怔,曾天纪一书她。新我是怎那的迎了拼念被去4礼就办锐束祁角小作念8u0前做逼吗了却彩太篇,。后备朋命愣2年姻砸完你起1拿我么节篇上的他却好对让花婚,睁紧阅是能计辞辞0m开7抱她丢更婚走结...

凌先生等等我

凌先生等等我

小黑屋内。一道低而磁性又透着温柔的声音响起姓名。座椅上,那浑身透着野性,又美到勾人心魄的女人,翘着二郎腿,悠哉悠哉地说道唐束。性别。女人朝着桌子一踹凌总这是在试图侮辱女性?!主业。女人红唇轻抿追你。副...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