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一章 十万人建城(第1页)

&esp;&esp;崇祯皇帝批准建城后,新城正式开始建造,建筑兵们也立刻开始忙碌了起来。

&esp;&esp;为了尽快多烧制明砖,朱慈烺在附近曾加了十座烧砖窟,烧砖的建筑兵与流民们也分作两班,日夜不停的工作。

&esp;&esp;建城需要大量的人手,这里恰恰不缺人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流民们脸上原本的菜色已经变得有些红润了。

&esp;&esp;朱慈烺打算以工代赈,让这些流民统统干活修城墙,不干活的没饭吃。但后来想想,就算有些懒惰的人不干活,还能真的不给饭吃不成?

&esp;&esp;不说这些好吃懒做的人消极怠工会影响其他人,把好的风气带偏了,朱慈烺更担心的是有些人暗中煽动流民情绪,抵触朝廷,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人。

&esp;&esp;最后,朱慈烺决定全凭自愿,愿意参与建城的人,每日由原本的两餐加至三餐,新加的那顿餐还有三两肉,并且有干净衣服穿。而且建城后拥有新城的居住权,而没有参与建城的人,则在日后无权在新城中落户居住。

&esp;&esp;高强度的劳作需要耗费大量的米粮和肉食,所以朱慈烺给愿意建城的人加餐加肉,就是怕有人体内不支,压垮了身体。

&esp;&esp;目前朱慈烺不差钱,从京城富商那那套来的一百多万两银子,足够他挥霍的了。至于剩下的,他自然不会上交,还得用来发展自己势力呢。

&esp;&esp;见到这么好的待遇,很多人都愿意参与建城,中国人的本质还是勤劳的,他们想靠着自己的双手去建造家园,想要靠自己的劳作获得生存与尊严。

&esp;&esp;当然了,世人最不缺的就是好吃懒做之人,也有不少人觉得每天有吃有喝的,还去干什么活,又没银子拿。再说了,新城建好了,再进去搭个窝棚就是。

&esp;&esp;顺天府派出的文吏很快统计好了人口,这里一共有十二万流民和乞丐,男丁七万多,其中青壮四万多人。另外还有十五岁以下的孤儿五千多人,男孩占了大半。

&esp;&esp;愿意参与建城的人,包括妇女在内,一共将近十万人,每人发放一个写着名字的木牌,作为日后落户的身份凭证。

&esp;&esp;能从陕西和河南等地千里迢迢来到京城的,一路上自然受尽了苦,能在饥饿中坚持下来的人也大多是男人,那些妇女和孩子也基本是这些男人的家人。

&esp;&esp;并不是所有流民都往京城赶,大多是的流民在途中进入其他毕竟安稳的地方住了下来,还有一些在途中死去。许多地方常年遭灾很穷,不愿意接纳流民,官府见流民赶来,早早的就关闭了城门。

&esp;&esp;这些流民只能眼巴巴的继续北上,想着京城是天子脚下,皇帝断然不能关闭城门将他们拒之城下吧。因此,很多人都抱着一丝希望艰难的北上,才有了眼前的情况。

&esp;&esp;朱慈烺找了专业的人去探测地形,最终将新城的地点选在了粥厂几里外的地方,建造一个周长五十里的城池,预算耗银十万两。相当于半个北京城的规模,可容纳人口四五十万。

&esp;&esp;虽说有半个北京城的规模,可要是建好了,肯定没法和北京城相比的。朱慈烺前期的规划只是城墙和城内道路以及简易的居民房,至于其他的东西,还得靠时间慢慢发展。

&esp;&esp;朱慈烺命人将大部分粥厂转移到建城的区域附近,只留下十个粥厂在原处,给那些不愿意建城的人提供食物。新的粥厂,每天都有肉吃,还在周围临时搭建了由砖瓦筑成的营房供这些人居住。

&esp;&esp;在安顿好了第二天,在建筑兵的带领下,便开始忙碌了起来。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建造城墙,流民们帮忙搬砖,运送木料和千岁泥。

&esp;&esp;在新城的地基上,有着大批挑着簸箕、箩筐的男女来回运土奔跑,一些建筑兵在指挥着男丁搅和千岁泥,还有一些建筑兵则在指挥男丁烧窑搬砖。

&esp;&esp;十万人共同建城,场面热火朝天,很是壮观。

&esp;&esp;在朱慈烺与建筑兵的规划计算中,新城周长五十里,城墙高十米,城基厚五米。四面分别设城门一座,门上筑城楼,外设瓮城,再有护城沟壕一道。

&esp;&esp;北京城四周众城环绕,北有昌平、东北有顺义、东有通州,南有大兴,西有宛平,西南有房山良乡。各个方向都有城池拱卫,唯独东南方没有,这也是崇祯皇帝和内阁批准朱慈烺在这个方向建城的原因。

&esp;&esp;新城内的街巷由碎石铺就,人工压平,两旁设置排水沟,用明砖铺就,千岁泥加固。这样的话遇到下雨,也容易排水,不存在雨涝积水之患。

&esp;&esp;同时在新城中的东西南北中五处,各打一口井,用以居民饮用。

&esp;&esp;城中的一些土地,用来建筑营房,连在一起的那种,类似后世的商铺。如果日后居民不想住营房的,可以从新城官府手中购买土地,在划分好的地块上建自家房子。

&esp;&esp;有了朱慈烺与建筑兵们的设计,流民们只需好好劳作便可,朱慈烺等人估计这新城要建好,大概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主要是人太多了,比寻常的建城快太多了。

&esp;&esp;朱慈烺又在新城不远开辟一片适合耕种的土地,以租赁的方式分配给这些流民,让他们真正在新城安定下来。

&esp;&esp;如果没有土地,没有工作,那他们迟早还会饿死,流民问题也就没有彻底解决。

&esp;&esp;有了皇太子的安顿,加上是为了建设自己的家园,虽然每天的活很重,但众人的干劲却很足,人人脸上充满着幸福。

&esp;&esp;期间,朱慈烺上报崇祯皇帝,请求免除新城百姓两年赋税,从第三年开始征收田赋,所得田赋,皆交由内帑。

&esp;&esp;原本新城这片土地在顺天府的备案中,是朱慈烺作为皇太子的皇庄。在明朝,皇帝,皇太后,皇太子都有自己的皇庄,收入由太监掌管,由宫廷自由支配。

&esp;&esp;不过朱慈烺并没有打算要这些田赋,直接将利益送给了崇祯。当然他不是白送的,也趁机提出一些请求,希望这个皇帝老子能在钱的面子上给自己行个方便,比如日后新城的官员任命由他优先推荐。

&esp;&esp;朱慈烺担心新城被一群贪官污吏去治理,用不了多久,土地兼并和多派赋税的现象依然会出现,也会再次出现新的流民,他建立新城的初衷也会变得毫无意义了。

&esp;&esp;朱慈烺并不担心推荐官员会引起崇祯皇帝的猜忌,因为在那个时候,由上官推荐官员的现象很普遍,也是主要升迁的根据之一,这就是所谓的提拔吧。chapter1();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迟知鸢薄时沉

迟知鸢薄时沉

就以迟知鸢爱惨了自己的样子,她怎么可能真的舍得和自己离婚想到这里,他的情绪才终于缓和了一些,朝着丁鸿野伸了伸手,丁鸿野十分有眼力见的将离婚证递了过去,看着从始至终都被他冷落的宋徽音,和围着自己的一堆小弟面面相觑。...

宋琛时念

宋琛时念

确诊癌症后我摆烂了,全家后悔了宋琛时念后续完结精品阅读是作者丁丁猫子又一力作,我已经忘了我是怎么从沈纵家走出来的了,只记得他好像又出现了疏离和热情之外的第三人格,毫不客气的把我那点担心都说出口之后,他告诉我我不需要你替我做决定,我也没有要你的回应,时念,你可以不对我那么防备。如果你需要我之后继续跟你保持距离,我也可以做到,但是如果你不想悄无声息的死在家里,最好从现在开始就不要拒绝我。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自顾自地决定了要明天就去对面公寓把我的东西都搬过来,明明嘴上说着要我做决定,又根本没给我开口的机会。我那颗锈掉的脑子在回到家之后才反应过来,他好像是在说,我可以自私的利用他的喜欢一直到死,是他心甘情愿的。我可以不喜欢他,也可以继续假装我们只是邻居关系朋友关系医患关系雇佣关系,随便什么,我想继续...

穿越九零,天降取款机老公

穿越九零,天降取款机老公

缺失安全感的大狼狗x一心挣钱的小姐姐庄潇潇穿越了,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代替新娘子过完了洞房花烛夜你别说真别说新郎还挺有料!!顾承对自己的新婚夜也说不上满意!主要原因是新娘比他还熟练!!两人沉默四目相对!庄潇潇打量着家里的一切,越看越满意!情不自禁勾起嘴角,露出一分不羁两分嘲笑三分漫不经心。很好,男...

猎户家的乖乖夫郎好貌美

猎户家的乖乖夫郎好貌美

看两夫夫如何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禾苗在冬至那天被后娘安排去捡柴火,没成想在山上迷了路,碰巧遇到了同样迷路的猎户陆行安。于是小哥儿和汉子就一起在山上的破屋里烤了一夜的火。没成想这事在村子传开了。禾苗的后娘本就容不下他。于是借此机会讹上了猎户家。陆行安本来不愿花那么多钱娶个哥儿,可又听说他日子难过,家里苛待他,他爹还让...

青春乌云

青春乌云

虞山攻x石湖受虞山是一个很别扭的人,小时候爸妈出去工作,他明明心里特别舍不得,表面都会装的很不在意。石湖和他完全相反,开心是开心,难过是难过。所以虞山一开始很讨厌石湖,嫌弃他吵,还很没礼貌,老缠着他叫哥哥。然而在虞山难过想哭时,只有石湖会给他递纸,然后伸手抱他,再红着眼睛说虞山你不要哭,你难受我也难受。上小学后,有同学笑石湖是虞山的跟屁虫,虞山担心石湖不开心,想要替他辩解几句。但不等虞山开口,石湖已经笑着接话对啊,我就是虞山的小跟班,不仅现在要在一起,以后也要在一起。虞山以为石湖开玩笑的,但石湖却一直践行着这句话,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虞山回头,就能看到石湖在他身边站着。认识石湖的第十七年,虞山收到了石湖写的情书我变得很贪心,不满足再做你的好朋友,我想跟你谈恋爱,想做你男朋友。1攻受1v1,双初恋,无炮灰无误会,不搞破镜重圆2攻受彼此都超爱的...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