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9章 渔火与桂香(第1页)

连云港来的年轻人推开"拾光"的木门时,海风的气息瞬间漫进了酒馆。他肩上扛着的竹筐里,紫菜还带着清晨捕捞的咸腥味,筐底的细沙簌簌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一地碎金。

"我是老渔民的侄子。"年轻人把竹筐往吧台一放,晒得黝黑的脸庞泛起腼腆的红晕,"叔说您这儿的桂花糕能网住故事,让我带紫菜来换。"他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以海换桂"四个字。

思雨揭开蒸笼,新出炉的桂花糕正冒着热气。她用青竹篮装了两块递过去:"紫菜留着做夜宵,给大家煮紫菜蛋花汤。"年轻人慌忙掏钱包,却被老周按住了手。老人指着墙上泛黄的照片——暴雨夜里,老渔民正在编织渔网结。"你叔送的这个结,比金子还值钱。"

暮色渐浓时,紫菜的鲜香混着蛋花的醇厚,在酒馆里织成温暖的网。穿校服的学生捧着汤碗蹲在插画墙前,汤匙碰着碗沿叮当作响;网红举着相机,镜头里老周舀汤的剪影映在暖黄的灯光里;巡逻的警察捧着汤碗笑道:"局里刚把拾光列为平安驿站,以后有事随时招呼。"

年轻人擦碗时,突然从兜里掏出个贝壳哨子。"跟叔学的求救信号。"他吹出一串清亮的音符,惊飞了檐下的家燕,"不过在拾光,这哨声是喊大家来吃点心。"

思雨将贝壳哨挂在渔网结旁,红绳在穿堂风里轻轻摇晃。翌日清晨,小棠踩着露水跑来,举着张蜡笔画:"老师说我画的是会开花的声音!"画中的贝壳哨飘出五线谱,每个音符都缀着桂花。

这幅童趣盎然的画作引来民俗学教授的惊叹。银教授举着放大镜细细端详:"稚拙的线条里藏着人间烟火。"她突然拍案,"咱们办个拾光故事会,让街坊们口述历史,学生们记录整理。"

故事会在桂花香里开场。老陈坐在修车用的小马扎上,讲述"二八大杠"的岁月;便利店老板捧着黄的账本,回忆与老周从竞争到共患难的往事;河北来的母亲摩挲着山楂罐,说起医生夸"港城空气养人"时眼里的泪光。小棠趴在最前排,在画纸背面认真记下每个故事,铅笔字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

网红将这场面剪成短视频《平凡人的史诗》。镜头扫过老陈的工具箱、便利店的算盘、河北人家的山楂罐,最终定格在故事集上——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纸页间投下桂花状的光斑。

暮春的黄昏,鸭舌帽男人带着穿卫衣的表弟推门而入。"我表弟写了歌。"他局促地递上乐谱,《雨后的货架》几个字还带着涂改痕迹。年轻人弹唱到"沙袋垒成城墙,热茶暖透掌心"时,琴弦突然走了音——那年暴雨中,是老周蹚着齐腰深水帮他抢救货物。台下的便利店老板别过脸去,老周往他手里塞了块桂花糕:"现在货架不是摆得更满当?"

这支歌成了"拾光"的保留曲目。文旅局的考察组听完,执意要授"城市文化地标"的牌子。思雨搅着蜂蜜水轻笑:"我们不过是给故事留个落脚的地方。"

白露过后,小棠种下的桂树苗已蹿到膝盖高。小姑娘专程从苏州赶来,给树苗系上红绸带:"就叫信任苗好不好?"老周提着铜壶浇水,水珠在夕阳下闪着金光:"等开花时,用它的桂花做糕,请所有帮过我们的人尝尝。"

秋夜渐深,预约系统的提示音此起彼伏。苏州客人想看"信任苗",河北人家捎来新晒的山楂干,渔家女儿说要挂新编的渔网结。思雨望着窗外的树影,忽然明白"拾光"早已不止是间酒馆——它是青石板上不灭的渔火,是故事集里泛黄的纸页,是渔网结上缠绕的红绳,将天南地北的陌生人,织成温暖的网。

秋分这日,"信任苗"的枝头突然冒出几个米粒大小的花苞。老周清晨开门时,现树苗下放着个竹编的小簸箕,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晒干的桂花——是苏州老太太趁夜悄悄放的。簸箕底下压着张纸条:"清奇庵的老桂今年开得晚,先拿去年的应个景。"

思雨捧着桂花正要进屋,却见渔民的女儿风风火火闯进来,马尾辫上还沾着海雾:"我爸连夜赶制的!"她抖开件渔网编的小斗篷,网眼间缀着贝壳做的铃铛,"说是给树苗挡秋寒。"

贝壳铃在晨风中叮咚作响时,河北母子正往树根埋山楂干。"医生说孩子肺热,"母亲把晒得通红的山楂片摆成五角星,"这土里掺了太行山的红泥,最养根。"

小棠突然从书包里掏出个玻璃罐:"我把同学们的心愿都装来啦!"罐子里挤满小纸条,有画着书店的,有写着"想当老师"的,最底下那张用红笔描着"拾光"的灯牌。

正午阳光最盛时,网红带着改装过的直播架来了。"今天不拍美食,"他调整着镜头焦距,"就拍这棵会开花的信任。"画面里,渔网斗篷的蓝映着山楂干的红,玻璃罐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光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突然有水滴落在镜头前。网红抬头,现老周正提着铜壶给树苗浇水,壶嘴悬着半道银线。"加了些陈皮,"老人眯着眼笑,"防虫。"

傍晚打烊前,文旅局的小干事气喘吁吁跑来:"领导特批的!"他展开卷轴,是书法家题写的"拾光故事集"四个字,"说你们这儿的故事,该用洒金宣来记。"

思雨把卷轴收进吧台时,碰到个硬物——是鸭舌帽男人落下的口琴。琴身上刻着"雨后天晴"四个小字,琴孔里还卡着片桂花瓣。

夜深人静时,思雨独自坐在"信任苗"下。秋风掠过渔网斗篷,贝壳铃叮叮当当响成一片,像是遥远的海浪声。她突然现树根处有什么在反光——扒开土层,是个锈迹斑斑的怀表,表盖里嵌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渔夫站在船头,怀里抱着个戴银锁的婴孩。

怀表齿轮突然"咔哒"转动起来。思雨这才现表链上挂着个小铜牌,正面刻着"",背面是道深深的划痕——正是去年暴雨那晚,老渔民用来划开救生衣的刀痕。

晨光微露时,最早一批客人已经聚在树下。便利店老板捧着新烤的杏仁酥,非要大家尝尝"改良配方";穿汉服的大学生支起画架,说要记录"花苞初绽的瞬间";连总板着脸的城管队长都拎来保温桶:"媳妇熬的梨汤,给树苗润润。"

日头渐高,花苞终于裂开道缝。阿志抱着吉他轻轻弹起《拾光里的四季》,小棠蹲在最前排,蜡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当第一缕花香漫过老街时,不知谁喊了声:"快看!"

所有花苞同时绽放。金桂的甜香混着海风的咸涩,在秋阳下酿成奇妙的芬芳。老渔民就是在这一刻推门而入的,他背着个鼓囊囊的渔网兜,网眼里露出紫菜、海带和几只青壳螃蟹。

"潮汛提前了,"老人把渔网兜往地上一墩,蟹钳咔咔夹着网线,"带些海货给树苗加餐。"

网红突然举起镜头:"老爷子,对着花开说两句?"

老渔民搓着皲裂的手掌,半晌才开口:"我打渔四十年,见过台风掀船,也见过海啸吞岸。"他粗糙的指尖碰了碰花瓣,"可只要根还扎在土里,来年总能冒新芽。"

这话引得河北母亲直抹眼泪。她孩子突然举起玻璃罐:"我把大家的愿望念给桂花听啦!"稚嫩的声音念着"想开书店要当老师",最后那张红纸条却怎么也不肯读,小脸憋得通红。

思雨接过罐子,看清那行歪扭的字:"希望拾光永远亮着。"落款画了个小太阳。

暮色四合时,老周搬出珍藏的桂花酿。酒坛刚启封,整条老街都香了。渔民女儿抢着要尝第一杯,却被父亲拍了下手背:"先敬树苗。"

琥珀色的酒液渗入泥土,贝壳铃忽然齐声脆响。网红盯着突然暴涨的直播间人数喃喃:"原来大家等的不是网红店"

夜深人散后,思雨现树苗下多了堆小物件:便利店的积分卡、学生的校徽、警察的肩章穗最底下压着文旅局的信封,里面是张地契复印件:"老街号永久使用权"。

月光穿过渔网斗篷,在地上投下星星点点的光斑。思雨摩挲着怀表,突然听见"咔嗒"轻响——表盖里的照片不知何时多了个人影:暴雨夜里,她正给怀表主人包扎手上的伤口。

喜欢海盐味奶糖请大家收藏:dududu海盐味奶糖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穿到八零小村庄,赚钱养娃样样强

穿到八零小村庄,赚钱养娃样样强

年代,乡村,养崽,发家致富,家长里短姜语穿书成了年代文里两个孩子的亲妈,家徒四壁,钱都被原主拿来养妹妹和‘情夫’了。不仅如此,孩子不亲,连那个部队上的便宜老公都想着和她离婚。没办法,谁让原主作的太厉害了。不过也没关系,姜语性格爽朗,赚钱也是一把好手。在这个遍地都是黄金的年代,买房创业才是重点。男主回家后...

季书宁顾临州+

季书宁顾临州+

第99次向竹马男友沈时礼求婚,他终于松口答应结婚。季书宁以为自己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没日没夜的筹备婚礼。却不知沈时礼为了报复她的逼婚,在婚礼上的酒中下药,眼睁睁看着她被人欺辱,还将视频发到网上,大肆传播。经此变故,季书宁在娱乐圈的事业一落千丈,被迫退圈。而同期出道的苏皎皎趁此抢占市场,一跃成为当红小花。季书宁声名狼藉时,是沈时礼的小叔挺身而出,声称自己爱她多年。被伤透心的季书宁,和顾临州顺势结婚,婚后顾临州温柔钟情,她也在不知不觉中沦陷,也觉得自己是因祸得福,得遇良人。结婚六年,众人都说顾临州爱季书宁如命,将她金屋藏娇。第一个孩子已经五...

错婚甜妻,糟糕夫人要逃跑

错婚甜妻,糟糕夫人要逃跑

〈豪门双洁HE甜宠〉〈腹黑禁预总裁×可爱清甜白兔〉今天这婚你不结也得结!白二小姐被瞬间药晕,搬到了更衣室被偷偷摸摸换上了一身衣服,送上一辆迈巴赫。一醒来发现旁边坐了个男人,仔细看这不是太子爷吗。哥哥?怎么是你?本以为联姻的是白家大小姐,没想到送下来个小妹,看来要好好拷打一下白家了。我不会是…被替嫁...

姜听商霆聿

姜听商霆聿

姜听商霆聿拯救书荒了,是由作者佚名最新创作的现代言情类短篇小说。人物姜听商霆聿性格刻画很到位,很吸引人,看了还想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