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节(第1页)

&esp;&esp;“那个老贡生没看见别人中途离开吗?”

&esp;&esp;于谦摇摇头,说他那段时间只看到这一个人。

&esp;&esp;“普济医馆我去过,它跟衙门关系不错,公差们跌打损伤都去那儿看,还白送几贴膏药。”吴定缘道,然后翻身上马,一抖缰绳准备出发。

&esp;&esp;“喂,你不查问别的店铺了?”于谦在后头手忙脚乱地爬上驴子。却见吴定缘远远在前,扬起拳头用力一握,做了个宽心的手势。

&esp;&esp;两人离开东水关码头,骑马纵驴,一路沿秦淮内河向北疾行。此时宝船爆炸所产生的涟漪,已从东水关远远扩散入城区。提前收摊的梨枣小贩、匆匆向北划去的秦淮乌船、站在街头大哭的迷路小娃、窃窃私语的巡城兵丁们,偷偷开始装上门板的湖缎铺子,各种迹象纷纷浮现。

&esp;&esp;事实上,绝大部分百姓们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可他们能敏锐地感受到群乌翔集的凶兆。这种莫名的恐慌情绪,往往比事实传播得更快,在南京城里掀起一层层浪头,一浪高过一浪。

&esp;&esp;于谦在驴背上望着这一切,心中暗叹。三保太监在出事之前,只来得及安排东水关的善后,却顾不上对城防有所指示。今年地震频频,留都民众本来就惶恐不安,如今再来这么一下重击,稍有不慎便是阖城大乱。南京一乱,整个南直隶难以独善其身;南直隶一乱,漕运必然中断;漕运一断,京城入冬将无以为继;京城一乱,天下……他不敢往下想了,只盼着这边尽快查个水落石出,也盼着那边太子能尽快掌握留都力量,恢复秩序。

&esp;&esp;反倒是骑在马上的吴定缘,脸色泰然自若,仿佛没看到街上这些异象似的。于谦本想提醒,后来转念一想算了,一个连太子委托都敢叫价三百两银子的贪人,又怎么会关心别人?

&esp;&esp;说话间,他们已经到了复成桥,这里西转过河之后,迎面可见到一栋五彩花牌楼,正中上书“忠武开平”四字。

&esp;&esp;这条街,原来是常遇春的开平王府,故名“常府街”。牌楼乃是洪武爷颁旨建的,“忠武”是常遇春的谥号,“开平”是其王爵。可惜常遇春早死,他儿子在靖难时站错了队,被远迁至云南,开平王府遂败落下来。偌大的宅院被分割成许多处散卖与人,街面上反倒热闹起来。

&esp;&esp;普济医馆就在花牌楼的斜对角,是一座二层小楼,楼顶平挂一个绘着杏色葫芦的竖幌,葫芦上的“普济”二字形式和老贡生描述的药箱并无二致。午后阳气最旺,正是看病最繁忙的时候,门口熙熙攘攘不少人。

&esp;&esp;两人一踏入馆中,迎面一尊药王骑虎像,像前供着五色果品。左厢是抓药铺子,右厢是坐馆单间,十来个伙计忙碌其间,一个馆班居中指挥着。那馆班瞥见于谦的服色,态度一凛,立刻热情地亲自迎过来,询问官爷要看哪位大夫。

&esp;&esp;两人对视一眼,吴定缘先行开口:“你们普济馆有几位大夫?”馆班发觉对方口气不对,哪有看诊不问科目,先问人数的?他回答说八位,不过今天在馆的只有五位。

&esp;&esp;“那五位一直都在?”

&esp;&esp;“是。昨晚不是地震了嘛,周边伤者不少。五位从上午忙到现在,连口热茶还没顾上喝。”

&esp;&esp;“那其他三位呢?”吴定缘追问。

&esp;&esp;馆班的笑容变得有些僵硬:“您两位到底想看什么诊?”

&esp;&esp;吴定缘沉起脸道:“午时南边那一声爆炸,你可听见了?”馆班忙点头道:“对,对,震得我们这楼都晃了晃,也不知怎么回事。”

&esp;&esp;“太子宝船被炸,现在东水关码头伤者甚众。守备衙门急召全城的大夫赶去救治。我们是来调人的。”吴定缘这话说得半真半假,馆班一听,吓得几乎跌坐在地。这事他已有所风传,只是没想到如此骇人听闻。

&esp;&esp;吴定缘捅了于谦一下,于谦这才亮出自己那一块过城铁牌:“我是詹事府右司直郎。奉太子令,只要在医籍里的,都必须接受调遣。那三位不在馆的,只要人在城里,无论什么理由,都得把他们叫过来!”

&esp;&esp;馆班不知右司直郎是什么级别,但太子这一顶大帽子扣下来,他只得表示普济医馆一定全力配合,然后转身匆匆去通知。

&esp;&esp;“小杏仁,你下次机灵些,该拿出官威的时候就抖一点。”吴定缘斜靠在抓药柜台旁,有意无意地教训了一句。于谦面无表情地别过脸去:“事急从权,大局为重,这我懂。但仗势欺人,绝非君子所为。”

&esp;&esp;吴定缘耸耸肩,无所谓了,反正有他那一大锤砸底,馆班只能老老实实配合。这种谎言不是坏事,多去几个医师到码头,多救几条性命出来也是好的。

&esp;&esp;过不多时,馆班跑了回来。五位坐馆医师已经停诊,准备赶去码头救援。至于那三个不在馆的,一个去了松江府出诊未归,一个两天前回老家徽州奔丧,还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医师就在城里,患了痨病卧床。

&esp;&esp;这三位,跟老贡生看到的那位怎么都对不上号。吴定缘又问馆内还有无其他医师,馆班摇头说没了。

&esp;&esp;“那你们馆最近,可有离开的大夫?”

&esp;&esp;医馆与坐馆医师之间并非雇佣关系,只是合作,所以流动性很大。若一位医师已离开普济,说不定还拿着原来的旧药箱。馆班想了想,说从开年到现在,进进出出得有十来位大夫吧,有谈崩抽股走人的,有另谋高就的,有迁居外地的,有升榜退馆的,什么理由都有。

&esp;&esp;于谦剑眉一错,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何吴定缘在码头嘲笑自己不懂查案。这么多人的下落,想要一一查实,光凭他们两个绝无可能,至少得调动十几号人才行——吴定缘一直在找吴不平,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他是应天府总捕头,能协调足够多的资源来推进。

&esp;&esp;太子和自己都把查案想得太简单了,以为诏令一颁就行。哪想到,真正具体到实际庶务,会是如此繁剧纷乱。

&esp;&esp;吴定缘忽然推了一下陷入自责的于谦,示意他朝馆班身后望过去。馆班身后是一面木墙,上头一字排开八枚钉子,其中五个挂着写有医师名字的漆金牌,另外三个空着。坐馆医师的出诊状况,一目了然。

&esp;&esp;在这一排上头,还挂着四块木牌,但用黄纸裹住名字,只露出姓来。

&esp;&esp;于谦知道,这叫做升榜。馆中的医师如果名气够了,或遇到贵人提携,往往退馆去做良医。原先的医馆会保留其名牌,移上一格,以示这位名医是本馆出身,借此揄扬。不过为表尊重,医馆会将其名字用黄纸糊住,只留姓氏。糊纸颜色与科场黄榜差不多,故而谓之升榜。

&esp;&esp;东水关码头今日贵潢齐聚,馆医没资格入内,但良医有机会可以观礼。倘若有人原本是普济的馆医,后来升榜成了良医,那么挎着原来老东家的药箱子去码头,也不是没可能。

&esp;&esp;于谦精神略振,这确实是一个好的追查思路。他可这上头挂有四个升榜名牌,复又头疼起来。即使只有四个人,查起来也够麻烦的。他看向吴定缘,那边已经开口了:

&esp;&esp;“这些升榜的大夫们,你都认识吧?”

&esp;&esp;馆班得意道:“老夫在普济管了十几年班,举凡坐过馆的医师,没有不熟识的。”吴定缘摸了摸下巴:“那么请问,这升榜的几位里,有哪一位是朱卜花朱太监赏识的?”

&esp;&esp;这一句话问出来,馆班和于谦同时惊了一下。馆班惊的是,这人怎么未卜先知,一眼就猜出本馆近期最为得意的医案;于谦惊的是,这人思维怎么如此跳跃,突然拐到毫不相干的朱卜花那里?

&esp;&esp;馆班笑道:“这位真问着了。皇城的朱太监年初刚从北边来金陵,水土有碍,得了面疽。多少名医都看不好,还是咱们普济馆苏荆溪苏大夫施展妙手,这才得以好转。苏大夫得了贵人青睐,前不久升榜转府,阖馆与有荣焉,京城杏林同春。”

&esp;&esp;大明迁都不过几年光景,留都这边的居民说起话来,仍带着一副帝都的骄矜口气,对北边京城总有淡淡的鄙夷。于谦听在耳里,内心翻腾不已,居然还真让吴定缘给蒙中了。

&esp;&esp;可是,这意味着什么他不知道吗?他是在指控一位禁卫官领参与谋反啊!

&esp;&esp;吴定缘没空理他,仔细询问馆班这位苏荆溪大夫的情况。原来此人是苏州人氏,家族在当地也是杏林名手,家学渊源。苏大夫年岁不大,只有二十出头,加入普济医馆亦不过数月,平时不爱与人来往,手段却极高明。

&esp;&esp;苏大夫治好了朱太监的脸疽之后,便从普济退馆,寓居于成贤街的巷子内。那里靠近皇城,方便为朱太监随时诊治。

&esp;&esp;从普济医馆出来,于谦一把抓住吴定缘的袖子,厉声问他为什么突然怀疑朱太监?难道有什么证据不成?吴定缘耸耸肩道:“没证据。但现在南京城里只要还活着的官员,都有嫌疑。”

&esp;&esp;“朱太监掌管禁军,本来也该在皇城迎候,并无疑点。”于谦顿了顿又道,“何况他近日脸上疽病发作,不便前往东关关,这也是我亲见的。”

&esp;&esp;“哦,你是说,一个为朱太监治病的医师,却在爆炸前一刻离开东水门码头,是个巧合?”

&esp;&esp;“呃……”

&esp;&esp;“小杏仁,你这样是没法查案的。”吴定缘同情地看着这位外行人,“莫有任何先入为主的判断,莫要轻易否定任何你不愿意接受的事实,到头来只会害了所有人。”

&esp;&esp;“可是,光凭这点就认为两者相关,未免太牵强……”

&esp;&esp;“牵强不牵强,找到那位苏大夫问清楚不就得了?走吧,听话。”吴定缘走过于谦身边,顺手拍了拍他的脑袋。

&esp;&esp;吴定缘身材高大,比于谦足足高出一头,手掌正正拍在后者的进贤冠上头。于谦如同被火燎了一下,整个人先是一僵,然后气急败坏地跳开一步,双眼瞪圆,像一只炸了毛的怒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城隍娘

城隍娘

宁施晴是飘荡在城市老破小出租屋中的游魂,没想到濒临魂体消散前做了件好事,救了个独居女孩,然后就踏上了依靠功德修行的路,还一步步地当上了当地城隍。也是这段时间,宁施晴觉得自己的经历比过去二十多年都惊心动魄。独居女孩雨夜遭遇入室抢劫的凶犯善意带路的女孩差点失去自由房门前出现的怪异标记竟然牵扯到出了两个丧心病狂的恶魔注1本故事纯属虚构,还请大家相信科学注2本故事为架空世界,所以请不要和现实对号入座。再次提醒,现实世界相信科学!...

闪婚老伴是富豪

闪婚老伴是富豪

银发文老男人温钧荣与老女人杨淑珍以雇佣关系闪婚后,温钧荣装穷暗中考验杨淑珍,杨淑珍善良以待,不仅不再问他要工资,还摆摊养活他。他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我用后半辈子报答你。这穷,他再也装不下去...

小皇子绑定了美食系统

小皇子绑定了美食系统

文案日常向养崽美食文全帝国期盼了三十多年的小皇子殿下终于出生了!从这之後,帝国人的日常多了一个,每天蹲点皇後殿下的个人账号,围观小殿下的日常。然後他们就发现,自家小殿下好像有些奇怪?西瑞尔从园林抓了一把草叶,趁我们不注意掰碎丢进汤里,汤居然真的变好喝了不少(小手抓着草叶的配图)似乎是普通的树叶,丢进热水散发出了迷人的香味儿,陛下说有提神效果,已经爱上这种树叶泡水,今天的西瑞尔是小功臣(?)(翠绿的树叶图)观赏用途的鲜艳果子,西瑞尔抓起来就往嘴里塞,可把我吓坏了。但检测过後,居然是新的食材。小家夥是怎麽知道的呢?(吃的一脸都是红汁水的小西瑞尔)对西瑞尔来说,这是很普通的一天,他被母後带着逛园林的时候,发现了红红的果子。哇,是番茄!唔,他是怎麽知道的来着?算了,反正一直都是这样,他就是知道。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番茄,好吃!无意间将糖霜撒到了切开的番茄上,西瑞尔的脑海中响起一道机械音。系统激活,成功复刻糖拌西红柿,美食图鉴开啓,美食积分1西瑞尔啊?咦?哇!帝国人发现,他们本来关注皇後殿下的账号,是想看西瑞尔殿下的日常,结果看着看着,大家跟着小皇子殿下学会了做菜?味道奇怪的植物居然那麽好吃?!肉还有这麽多的做法?!水果也能做菜?!帝国科学院快快快,小殿下又发现新的食材了,赶紧列入培育计划!系统收集图鉴,复刻美食,拯救美食荒漠!西瑞尔好耶!打造美食帝国就看本殿下的叭!推一下预收无cp古穿今叼奶嘴的小师叔他超强文案随师父姓,在後山竹林中被捡到,故取名竹奕,拜入道门,赐道号玉玄。而现在,年仅五岁的玉玄小道长,略有些迷茫。他只是惯例去坐思峰完成每日的打坐冥想,怎的一睁眼就变换了地界?此处还是坐思峰,但模样已经跟他熟悉的完全不同了,远处那看起来有些破旧的道观,怎麽那麽像师父的玄阳观啊?隐藏沈家继承人身份混娱乐圈结果只是个十八线小糊豆的沈遇舟,被经纪人塞进了一个娃综。年仅二十三岁的沈遇舟表示,我根本没有娃啊?!能带谁去综艺啊!然後就被他爹塞了个娃。娃五岁,穿一身带着太极图的小道袍背後一把小木剑,一本正经拱手这位沈小侄孙,小道裴竹奕,号玉玄。往後还请多多指教。说话间嘴里含着的奶嘴不小心掉了,小孩儿赶紧伸手接住塞回嘴里。一脸懵逼的沈遇舟转头去看他爹哈?他爹脸色之复杂是他前所未见,总之,这位是你就称呼他小师叔吧。他暂时就拜托你了,好好待他。第一次被他爹这麽郑重其事的拜托。沈遇舟彳亍。一开始,沈遇舟一脸怀疑。一个叼奶嘴的小师叔?这身衣服倒是挺唬人的,那小木剑应该是个玩具吧?直到小师叔一跳两米高一脚踢飞了他头顶砸下来的花盆,小木剑一挥劈开了山坡滚下来的石头,沈遇舟立刻滑跪递上奶嘴。玉玄小师叔!请教教我!我也想学!节目组人员看直播的观衆我们也想学!内容标签美食系统直播日常团宠西瑞尔帝国诸位一句话简介拯救星际饮食还得看小皇子殿下立意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末世之拐个系统做男神

末世之拐个系统做男神

前一世,被好友和渣男暗算死在丧尸群里的白小范,总算看清楚了对方的真面目。回想这一路被坑被害,白小范深深觉得自己真是枉费了异能在身如果能重来,她白小范绝对不会再这样!大梦初醒,她发现自己竟然重生回到了末世爆发前一周!面对极品的家人,又再次重逢的仇人,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混迹末世!白小范那么你是谁?化身为某系统的男主...

锦绣梁缘

锦绣梁缘

小柳没有空间,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但有护犊子的父兄,作为手动党小柳有着前世丰富的动手经验,且看她怎样扶持父兄一路高歌进京城,且看她怎样用一针一线织出一片锦绣前程,全文和谐温馨,不虐不心机!新出炉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