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会试分为三场举行,每三天一场,不过场次只代表了科目,每一场考完,考生们是不能出考场的,等到第二天再发新的试卷出来。
也就是说考生要在考场里呆足九天九夜,中间是没有间隔的,这一点跟乡试是不一样的。
乡试虽然也是分三场进行,每场的时间也都是三天,可每一场考试结束,考生都是可以出来的,在外面修整上一两日的功夫,才到了下一场考试进行的时间。
会试的题量大,难度更大,从全国的举子当中,筛选出百名左右的人,如果试题不难的话,又怎么拉出差距来。
同乡试一样,这第一场考的还是帖经和墨义,到了会试,帖经和墨义考察的就不仅仅是基本功了,还有考生的阅读量。
从古至今,这儒家的经典可太多了,更何况本朝的科举虽然是以儒家为主,但是也吸纳了道家、法家的内容,这三家的经典著作加起来,绝对不少。
最基本的四书五经,只能在里面占到很小的一部分。
帖经,纯粹考察的就是背诵和默写的能力,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很难有胡诌的余地。
墨义倒还有考生自由发挥的可能性,遇上实在没见过的句子,字都是认识的,释义就那么几种,大差不差的也还是能顺下来的。
当然了,句子本身的释义是不可能脱离开文章的,这就看考生的理解能力了,曾经读过整篇文章的,那肯定要沾光,倘若没有,那一部分看能力,另一部分就要看……运气了。
魏时在墨义题目当中,就有两道是自己把意思顺下来的,原来的文章他是没读过,所以只能是发挥想象力,努力让自己的解释靠上点边儿。
这在以往的考试当中,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魏时一开始底子打的就牢,基本功可以说是相当扎实,墨义和帖经,是除了算学之外,他最有把握的科目了。
还真没遇到过这次的情况,两个句子一点印象都没有,既不知道出处,也不知道作者。
第三天的下午,魏时把这两个科目的试卷检查了好几遍,实在是检查不出什么东西了,索性就直接喊来衙役,让人把试卷收上去了。
考舍是用木板间隔开的,左右两边的考生都是瞧不见的,但是为了方便考官和衙役们巡查是否有作弊者,因此正前方是空着的,没有墙,也没有门。
所以魏时轻而易举看见正对着的考生,左前方和右前方也能看到两个,加起来在他视线范围之内的考生就有五个。
交上了自个儿的试卷,魏时也就有闲心观察别人了。
正对着他的考生,愁眉不展,应该也是到了最后查缺补漏的阶段,试卷翻得特别快,但是下笔的次数却不多。
也对,就跟他一样,第一遍做试卷的时候,基本上把会的都写上,再来第二遍的时候,既是做检查,也是把不会的题目能邹的就邹上,真要是一点都邹不上的,那也就只能空着了。
左前方两位考生,瞧着应该都是他叔伯辈的了,头上都有了不少白发,一位是集中在鬓角,另一位满头都依稀可见白发。
这把年纪了还来考试,考场里头九天九夜的日子可不好熬,魏时一方面表示敬佩。
另一方面也,是为这二位叹惋,人生匆匆几十载,除了金榜题名之外,还有旁的嘛,何苦把大半辈子的时间都蹉跎在科举上,明明只要考中了举人,就可以做官了,就算是不想做官,那也可以专心做学问。
不得不说,科举制度要筛选出来的还是全能型的人才,阅读量要足够丰富,读书的基本功要打得扎实,诗赋、杂文要写的好,还得精通律学和算学。
最后的策问,不光是考察写文章的能力,更重要的还是洞察世事的能力。
总而言之,在全国那么多人里,选出一百名左右的进士,这样的淘汰率实在是太高了,有一个科目跟不上,就基本上注定了没办法被择优录取出来。
魏时一直都知道诗赋和杂文是自己的短板,所以从来都没放弃过练习,除了策问之外,花费时间最多的就是这两项了。
哪怕他一直都认为,真等到入了仕途之后,最最派不上用场的就是这两项了。
右前方的两位仁兄,有一位貌似还是熟人。
魏时先前没有注意过,这会儿仔细瞧着,倒觉得有几分熟悉。
郑家逸,小三元,跟他同一年乡试,当时魏时是解元,第二名就是郑家逸。
因着郑家逸比魏时大了三岁,所以他一直都以为郑家逸会在乡试之后,直接参加第二年的会试,不必像他一样多等三年。
不过当年会试放榜的时候,他也是亲自过去瞧了的,上面既没有郑家逸的名字,也没有刘子成的名字。
这也就是说,江佑府乡试的前三名,不管是不是都没有参加会试,但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全都不在那一年会试放榜的名单上。
魏时当时就觉得,知府刘大人若知道这情况,心情肯定不怎么样。
不管是熟人,还是之前从未见过面的陌生人,表情要么是眉头紧锁,要么就是一脸的严肃,总之就没有一个特别轻松愉悦的。
在考场上,别的考生苦大仇深,魏时也就放下心来了,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觉得这题目难。
在考场上的头两天,心情过于激动,哪怕是做一整天的题目,到了晚上也很难像平时那样,躺在床上,头沾枕头立刻就睡着。
更何况被褥上还带着一股子怪味儿,魏时头几日入睡,靠的全部都是默背,也不拘是哪一本书,想起什么来就背什么。
反正这些试卷上的题目实在是太杂了,哪怕是四书五经,一本书上也抽不出几个句子来,大都是一本书就出上一两句,全部混杂在一块。
是以,在这种情况下,晚上用来催眠的背书,也就没什么挑选的必要性了。
不过第一场的考试结束之后,在这个考舍里的第四个晚上,魏时却是倒头就睡。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言澄季慎言澄季慎季慎言澄季慎言澄...
当她睁开眼睛,来到了剑与魔法的奇幻世界。 找不到昔日的名字,只有身上所谓的骑马与砍杀系统证实着她和曾经家园的关连。 在一步步的探索中,越来越多的伙...
林雨桐穿梭在各个影视小说作品中,攫取财富的故事。作者有话说本文是综穿不是快穿,不喜欢快节奏的读者慎入。本文不全是同人,会插入部分原创,不喜欢的请点×。...
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我的巴赫先生红枣文案叶景瓷一直很懊悔没听听老人言都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好男人普遍长得丑像段莫宁这种上乘长相的男人,能是什么好东西?她理解路走的多了,总是会踩到屎的,但自从遇到段莫宁之专题推荐红枣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
白亦清当了二十二年的病秧子,最终因白家牵涉谋反,君王降旨株连,死在了牢房内。白活一世,白亦清祈祷下辈子能投个好胎,结果眨眼醒来,却变成了只黑黝黝的猫崽子。猫崽子没走两步,就撞上了刚禅位的太上皇。那位十岁登基,二十二岁禅位,二十五岁突然反悔再来抢皇位的神经质太上皇他恍然意识到自己是回到了三年前,看着太上皇衣摆上脏兮兮的爪印,他瑟瑟发抖。太上皇垂眸,目光冰冷,就像看着死物。白亦清这是要他重活一世,换一种死法?小猫崽怂唧唧喵?为了活命,他卖萌装傻撒娇打滚,努力当猫猫,力求能抱住大腿。好不容易能爬上大腿,没过几天舒服日子,他就被人一脚给踹回了自己的身体里。什么叫一朝回到解放前啊脑壳痛皇恩宠爱都是猫的,我什么都没有再次见面,他跪在地上,太上皇捏着他的下巴,垂眸冷沉地看着他你这双眼,有些眼熟。白亦清??!我说我是你的猫猫,你信吗!性格极差帝王攻X怕死会卖乖重生受文案无能,欢迎试看弃文不必告知,友好的意见均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