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石家额娘要回来(第1页)

石家额娘要回来

尊贵如皇太子,纳个小老婆,在京中也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因为没什麽好嚣张的,皇太子到底是在封建主义下教育出来的,对还没见着面的小老婆也没有多麽器重。尤其他还没娶妻,总要给未来老婆面子。

按照紫禁城的惯例,小老婆不给走大门,就是从神武门那里擡进来罢了。康熙给了胤礽俩小老婆,非常巧,一个是李甲氏,一个是李佳氏。前者出身好些,是轻车都尉舒尔库德之女,後者只是一普通旗人之女。

这两个都是上次选秀时候的记名秀女,当时年纪刚刚十三,有些小,干脆记名等下回。当然不排除康熙已经相中了几个,准备给他儿子当生理卫生教材,只等时候差不多就拎出来用的可能。

两人如今只是皇太子的妾,这个妾与平常人家的妾是有区别的。在普通人家,做到妾,就算有名份了,这两位,还要看表现才能争得一席之地。她们都还不是真正的侧福晋,没有委任状。

当内务府给两人准备住处,请示胤礽的时候,胤礽愣了一下。他住毓庆宫,按说该让小老婆就近伺候的。但是他这人就是毛病多,认为那是太子正殿,让小老婆住进去像什麽话呢?直接说:“把撷芳殿不拘那里收拾出两间配殿来。”

内务府郎中心说,这俩侧室也算是运气不好,住得这样远。撷芳殿只是一组宫殿中正殿的名称,用来指代这一组宫室,这组宫室正是明代的太子东宫所在地。如此说来,安置到那里也算是合理。不敢再触这位爷的霉头,老实下去收拾了。

选了个吉日,人就擡了过来,也不用大吹大打,酒席也没怎麽摆。作为当事人之一的胤礽,有点期待,又有点迷茫。当然知道今天晚上要做什麽,不过……实在脑补不出来!可恶!都不知道人家是圆是扁,要脑补什麽?

当事人都云里雾里了,大家也只是顺手包个红包,然後该干什麽干什麽去。

石家也是如此,本来与毓庆宫就不怎麽亲近,送了礼,听说宫里没怎麽庆祝,自己家也就关起门来说悄悄话。

石文炳夫妇从福建来信,对家中表示庆贺。都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其实没烽火的时候,家书也很昂贵。千里迢迢的,也就康熙那样的能想什麽时候送信就什麽时候送信,换个人,它也消耗不起这来回的路费。当然这时候也有一些代送信业务,只是非常简陋。略大一点的家族都不会用它,这里头还有一个涉密的问题。

所以从福建来的信就格外的珍贵,一年两地不通几回信,还都是在节庆派人押运东西的时候顺捎的。

这回说的是家中富达礼和庆德的好事,石家原有汉军旗的几个佐领,现在又入了满洲旗,前天,传下旨来,在满洲正白镶内拨出一佐领,划归了石家名下,由庆德为佐领。

要知道八旗是国家养着的,生下来,养到差不多生活费就是国家出了,所以即使婴儿死亡率高,入关这麽多年来也是人口不断增加,兼之不断有擡旗的举动,现在每旗的人口比当初膨胀了不少。于是就有不断地分出新的佐领的举动,这回就是把正白旗增长的人口重新划分,又添设一佐领。

此外,议政王大臣不但议了罪,还议了功。跟着圣驾的,原就是上三旗有背景的人,当然人人记功。富达礼这个蓝翎侍卫也升作三等侍卫了,顺带提一下,石文英的考评也是优异。

再好不能的好事,当然要写信到福州去报喜,其中华善还把自己吹嘘了一回。淑嘉挺疑惑的,为什麽好事都凑到咱们家了呢?太不正常了吧?咱们家什麽大事儿都没干啊?这种扫兴的话,她只能偷偷地问庆德。庆德也不知就里,含含糊糊地说:“许是……旁人都出了岔子,咱们只要没办错中儿,就显得对了?”

石文炳那里接到了好消息,当然也要有所表示,就是今天这封信了。

信是交由观音保来念的,念到石文炳教育儿子们要“戒骄戒躁,始终固守”的时候,华善开始翻白眼,听到“不可辜负圣恩而自取其辱”他已经掏起耳朵了。

猛地,观音保拔高了单调:“额娘要回来!”

“嗷!”华善被尖锐的童声吓了一跳,戳疼了自己的耳朵。

————————————————我是解释前情的分割线————————————————

乾清宫东暖阁,终于痊愈的康熙任劳任怨地审阅着各地来的奏章,先是密折。康熙二十九年新任苏州织造曹寅,康熙对其寄予厚望。今天正好他有折子来,康熙拿钥匙打开匣子,取出来细看。密折比普通折子要小一号,由专门渠道密封递进。康熙看上面并没有特别要紧的东西,舒了一口气,转身把折子放入一只专放密折的小柜里。

然後取出一本边角已经磨出印子的折子来,再仔细研究。这本折子是福州将军递上来的《请增绿旗两营疏》,讲的是兵制,康熙格外重视。八旗驻外,向来是混编,或满蒙或满汉或是三者都有,唯有三处例外——京口丶广州丶福州,皆是汉八旗单独驻防。

广州丶福州临海,京口位置也是差不多。这三个地方靠南,从历史上来说,是抗清运动比较激烈的地区,三藩之中的两藩就在福州丶广州,实在是轻忽不得。这样轻忽不得的地方按说该让心腹之满蒙驻防的,可这三处地方打起伏来水师比陆军更为重要,满蒙马上得天下,上了船估计大部分人苦胆都得吐出来。加上水土不服丶言语不通,只得让汉八旗驻防,而择选信得过的人去领兵。

又因为驻防的全是汉八旗,不放心也是在情理之中了。所以一看到石文炳有折子到,还是要求增兵的折子,康熙的心就悬了起来,日夜琢磨。石文炳的要求,从这奏疏的题目上就能看得出来,是要求给福州增兵的。

理由也很充分,康熙用指甲来回掐了几处“自我朝定鼎以来,一叛于郑成功,再叛于耿精忠,兵民习见悖逆,人心机变异常。继自征讨台湾之役,添设营兵不下十数万,原督臣姚啓圣募养战士不下万人,四方不逞之徒又复强半入闽”丶“臣欲请改火器,则失我之所长;欲专恃弓矢,又非地之所宜”。

简言之,这地方穷山恶水泼妇刁民,民风彪悍已极。非但如此,当年为对付台湾,姚啓圣还召了一堆兵痞子,因为是战後的地方,良民跑了很多,倒是有很多不怕条件艰苦的黑社会份子跑来开分舵,搞不好分舵主跟兵痞子还是一表三千里的亲戚。太危险。

驻防八旗兵丁虽然都是汉人,毕竟以北方人居多,长于弓矢而短于火器。而闽地却平原绝少,不是高山丛树,就是深沟水田,骑射难施之处,必资火器为先。

最後石文炳指出,广州丶京口处理八旗兵员不足的问题,用的是召绿营,福州这麽做不算破例,只是要求公平而已。

康熙放下折子,梁九功轻手轻脚上前重又换了一杯热茶。康熙摸出个怀表来,打开盖子一看,时间还早:“去个人到毓庆宫把太子叫来,再去把当值大学士一道叫过来,就说朕有事要议。”

魏珠重复了一回,准备无确,退出去领了俩小太监传旨去了。今天当值的乃是梁清标与伊桑阿,正在值房里联诗玩,得了旨意,急急披上斗篷过来。胤礽此时正是读书的时候,也还没睡下,同样穿戴了来。不一时,两拨人都到了。

请安毕,康熙一擡头,见胤礽还穿着大衣裳,道:“去了大衣裳,天还冷,屋里烧着地龙太热。大寒大暑,易生疾病,”又对梁清标与伊桑阿道,“你们也一样。”

两个小太监就上来为胤礽宽衣,梁清标与伊桑阿也在太监的帮助下脱了外套,康熙一指地上几个绣墩:“坐。”三人谢了座,梁清标与伊桑阿对了一眼,两人都不知道康熙今天叫他们来是怎麽回事儿,决定静等发话。

胤礽自在些,往前躬了一□子:“汗阿玛叫儿臣来,可是有什麽事要吩咐?”

康熙把手里的折子往前一递:“你先看看罢。”梁九功双手捧了,又捧给胤礽。伊桑阿眼珠子一转,觉得这本子眼熟。努力回想了一下,记起这份折子康熙已经研究了好几个月了,去年这折子到的时候,正是他当值,还是他写了节略的。心里有数,他拔了拔腰,坐得更直了。

胤礽不一会儿也看完了,看到有掐痕的地方还特意多看了两遍。看完,合上,起身双手又递回炕桌上。康熙道:“你怎麽看?”胤礽的脑子还是好使的,看的时候已经把情势滤了一遍,此时一面重复着折子的内容,一面夹观点道:“八旗兵丁本就不够多,若绿营可用,尚可支撑局面……福建之绿营真到了这般田地了麽?”

康熙对伊桑阿道:“你说给太子听。”

伊桑阿知道,康熙对石文炳是非常满意的,不为别的,只为这折子写得条理分明,引用数据来说明问题,可见是个务实的人,康熙,喜欢务实的人,你手里有数据,他才会认为你认真办事了,此人一大爱好就是听臣下汇报各地菜价,然後自己计算通胀率。再说了,要是说得明显不靠谱,康熙也不会犹豫这麽长时间,更不会大晚上的把他们叫过来商议,直接把人骂个狗血淋头才是康熙的作风。

思及此,伊桑阿起立躬身,给胤礽分解:“闽地风俗与别处不同,因两番战乱,绿营比别处更不可靠……营水陆营兵统计64700有馀,而旗营额设仅止马甲1683副,步甲347副……区区二千馀兵丁,对付这六七万时降时叛的绿营,尚且战守不敷,更遑论承担镇守全省地方之任。”——人员比大约1:30,真到了动手的时候,玩官兵捉强盗都玩不起来,真玩了,只有官兵被匪玩死的份儿。

明白地说,一丶咱们人少,二丶那地方不适合长弓必须要新式武器,最後福州跟广州丶京口性质相同,可兵比其他两处少,石文炳要求公平一点。

胤礽听了,点点头,对康熙道:“汗阿玛,既然石文炳说的是真的,增兵是必得增的,只是……要怎麽增?”

康熙赞许地点点头,很好,没跟老子唱反调。他也不马上说自己的意见,而是让三人各自说自己的看法,三人的看法倒是一致,增当然要增,皇帝都默许了。但是在数量上要予以控制,同时要把这兼统的‘军标’与督抚辖下的绿营划个明显的界限。

最後商议定了,康熙道:“都散了罢,明日早朝再议。”

三人走後,康熙又摸了一叠纸来仔细琢磨,上面写的乃是石家的资料简介。从石廷柱开始,总结一下,不管是长于军功的还是长于庶务的,无论是已经死了的石廷柱,还是活着的石琳丶石文晟丶石文焯,为政一方都有一个特点:不扰民,肯办事。再加上石文炳这本折子,康熙对石家好感直线上升。

沉吟了一阵儿,康熙觉得,他家太子的岳父,选好了。然後,他觉得他需要为亲家做点什麽,也是给皇太子长脸。这就有了石家那一佐领,也就有了富达礼的升迁。

作者有话要说:泪流,我今天为毛要抽风地跑出去吃晚饭?回来洗完澡码字的时间都不太够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四爷爱听我心声(清穿)

四爷爱听我心声(清穿)

文案宠物中医玉颜加班熬了半个月大夜後猝死,穿成了四爷嫡福晋乌喇那拉氏衆所周知,四爷登基後,嫡福晋乌喇那拉氏没当几年皇後就死了,没几年,四爷也死了,这夫妻俩一个比一个命短玉颜不想在大清也把自己卷死了嫡福晋的日子这麽好,不缺吃喝不用争宠,不用夺嫡,没有儿子一身轻松拥有一个好身体就拥有了一切玉颜决定养生!必须养生!至少得活过四爷吧!不止她要养生,最好四爷也一起养他要是能长长久久的活着,她这个嫡福晋岂不是能舒舒服服几十年了?四爷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多了个技能他能听见福晋的心里话了爷不行爷也需要养生爷要是别那麽早死,活个七八十岁多好四爷震惊!四爷表示爷行!爷可以!爷能活!四爷拉着福晋说,给爷一个机会。让爷证明自己,爷的身体真的可以的!玉颜°ο°四爷各方面都这麽猛,那是不是就不会猝死了?四爷颜颜,多说点!这心声爷爱听!!①架空,独宠。私设巨多。我流清穿文学。②平行世界的完美人生。◆不一样的大清,不一样的四爷接档文求收藏①海兰珠的宠後之路(清穿)文案女主万人迷丨一见钟情丨独宠文学丨先婚後爱珠兰穿成海兰珠的时候,海兰珠还没有嫁给皇太极十六岁的海兰珠是草原上最皎洁如玉的明月她的抢亲宴也是草原上小夥子们最期待的盛会皇太极是来接布木布泰的,却一眼看见了篝火中对着他羞涩一笑的姑娘皇太极心潮澎湃,那是怎样一双明亮动人心魄的眼睛他一眼就爱上了,这样柔美可人的女子怎麽能嫁给别人?皇太极不要和妹妹结亲了,他要布木布泰的亲姐姐他要海兰珠,他冲上去抢亲了-草原上自由驰骋的烈风吹皱了珠兰柔嫩的脸颊珠兰想念关内青翠的杨柳秀美的江南她不可能一辈子留在草原上蹉跎半生再嫁给皇太极草草走完注定be的一生她要在一开始就嫁给皇太极,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女人她的孩子不会早夭,她更不会惨死她要皇太极好好的活着,护着他们母子走到最高处去珠兰入关後,你要带着我去看安宁山河,天下美景皇太极如兰儿所愿。朕一定好好活!★半架空。私设巨多。平行世界的完美人生。★女主主角光环拉满。女主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皇太极最爱女主。★如有疑问,参见上条。②一代大妃阿巴亥(清穿)文案史载阿巴亥饶丰姿,有机变。孟馨不信,阿巴亥就是不够有心机有手段,不够心狠手辣,才在努尔哈赤死後被一群男人给逼死了。穿成十五岁的大妃阿巴亥,孟馨要为自己逆天改命作为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女人,作为後宫最有权势的女人她是无数人的眼中钉,他们都想踩着她上位那是痴心妄想!孟馨绝不会任由自己沦落到被弓弦勒断脖子殉葬的地步孟馨要在後金汗国的历史上留下她浓墨重彩的成就後金汗国的大汗之位,也只能是她儿子的而努尔哈赤,绝不能死得突然,也不能死得不明不白!-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八旗创满文,自立为汗,建元天命带着他最心爱的大妃阿巴亥走上强国之路从游牧民族的首领走向开国皇帝,努尔哈赤要後人看到史书之上,处处都是他与阿巴亥并肩的身影孟馨说,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大汗,我想看见我的名字堂堂正正出现在上面。努尔哈赤史书也可以由女人来书写。你与孤并尊。谁敢不敬?平行世界的完美人生①架空文学。女主立场为全文天然立场。女主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②勿对应现实与历史。请勿与现实对立对冲。我流清穿文学。③有任何疑问请参见上两条。其馀想到再补充。宝宝们喜欢请到作者专栏收藏呀内容标签清穿甜文读心术玉颜胤禛一句话简介听出一片新天地立意人生得意须尽欢...

绿帽武林之淫乱后宫

绿帽武林之淫乱后宫

我叫赵羽,今年三十岁,已经是闻名遐迩的中原大侠,这些年闯荡江湖,通过各种离奇的经历结识了很多红颜知己,其中有许多已经被我收为妻妾,还有一些则是我的旧情人。今天是我原配夫人楚薇生下我们第一个孩子的好日子,我和所有初次做父亲的男人一样,兴奋不已,抱起我的大儿子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直到奶妈把孩子将我从怀中夺走,我这才想起应该优先安抚还在床上出虚汗的妻子。...

爱的表达

爱的表达

父亲咆哮着,他嘴里的废物自然是我,张栩。对于他的骂声我早就习惯了,准确的说是半年前就习惯了。从小他对我就很不好,经常打骂。如果不是老妈护着我,我真的觉得自己会被他打死!难道我不是他亲生的?不可能呀,看着我小时候的照片,和他那不多的小时候留下来的照片,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