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沈砚愣了一下:“学卤味?”
“是啊,”大刘接话,“那人说看你生意好,也想学着开个卤味铺,还说给十两银子当学费。”
沈砚想都没想就摇了头:“我这手艺是祖传的,不外传。”倒不是小气,只是卤料配方是根本,一旦传出去,被人学了去粗制滥造,坏的是“沈记”的名声。
春桃也觉得不妥:“我看那人眼神有点飘,说不定是想偷师呢,还是算了吧。”
沈砚点头,没再提这事。他拿出账本,算了算最近的进项,又规划着接下来的开销。除了招牌,还得给后厨添个置物架,再买两口新锅,剩下的银子存起来,将来若是想把王老汉他们接来京城,也能派上用场。
正算着,忽然想起什么,从钱袋里数出三百文递给大刘和春桃:“这是这几天的加班费,你们拿去买点东西。”
两人惊喜地接了,连声道谢。第一次听到“加班费”的时候他们很惊讶,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整个京城,估计找不到这么实在的老板了。
沈记卤味的新招牌挂上那天,惹得半条街的人都来看热闹。漆黑的檀木板上,“沈记卤味”四个金字是请镇上最有名的先生写的,笔力遒劲,旁边还刻着缠枝莲纹,看着就比之前的木牌体面多了。
春桃站在铺子门口,逢人就笑着说:“咱们沈记换新招牌啦,以后常来呀!”
沈砚看着那块崭新的招牌,心里也生出几分安稳。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陌生的时代,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就是他在这个时代的根。
自从老福记关门后,这条街上就只剩沈记一家卤味铺,加上之前积累的口碑,生意越发红火。每天不到晌午,卤味就卖得七七八八,春桃和大刘忙得脚不沾地,沈砚在后厨也得连轴转,才能供上需求。
“沈小哥,要不咱们再雇个人吧?”这天收摊后,春桃揉着发酸的胳膊说,“我跟大刘哥每天都忙不过来,您也累得直不起腰。”
沈砚确实觉得吃力。他不仅要掌勺卤制,还得管采买、算账目,有时忙到后半夜才能歇下。他想了想,点头道:“行,你留意着,要是有合适的人选,就带来看看。”
没过两天,春桃就领了个姑娘来。姑娘叫秋禾,是春桃的同乡,刚从乡下过来,看着老实本分,手脚也麻利。沈砚让她试着清洗肥肠,见她动作虽慢但干净仔细,便留下了,让春桃带着她熟悉活计。
添了人手,铺子的运转果然顺畅多了。沈砚腾出手来,开始琢磨着拓展生意。
他发现来买卤味的多是街坊邻居和路过的行人,少有大户人家上门,便想着能不能往酒楼、饭庄送些货,像当初给李老爷朋友的宴席供货那样,批量走货能省不少功夫。
苏文彦得知他的想法,笑着说:“这有何难?我认识几家酒楼的掌柜,回头我跟他们提一句,让他们来尝尝你的卤味。”
沈砚连忙道谢:“那就麻烦苏公子了。”
“跟我客气什么。”苏文彦摆了摆手,“不过话说回来,酒楼的口味可能更挑剔些,你或许可以试试做些偏清淡的卤味,比如卤鸭、卤鸽,少放些重料,突出本味,说不定更合他们的胃口。”
沈砚把这话记在心里。当天下午就去肉铺买了只鸭子和两只鸽子,回铺子后按着苏文彦说的,调整了卤料配方,少放了些八角、桂皮,多添了些陈皮、香叶,卤出来的味道果然清醇些,鸭皮油亮不腻,鸽肉鲜嫩入味。
第二天,苏文彦带了位胖乎乎的掌柜来。掌柜是街口“聚福楼”的,尝了沈砚做的清卤鸭,眼睛一亮:“这味道不错!不腥不腻,配着我们楼里的酒正好。这样,以后每天给我们送十斤,价钱好商量。”
沈砚喜出望外,连忙应下。有了聚福楼的开头,没过几天,又有两家饭庄找上门来,定下了每日的供货量。批量供货虽然利润比零售稍低,但胜在稳定,还能消化掉多做的卤味,省去不少功夫。
他算了笔账,加上给酒楼的供货,现在每天的净利润能稳定在五百文以上,一个月下来就是十五两银子,比在小镇时翻了好几倍。手里的银子不知不觉攒到了三十多两,除了日常周转,还能存下不少。
这天,沈砚去采买时,看到街角有个铺面要转租,位置虽不如现在的好,但面积大了近一倍,后面还有个小院子,正适合做后厨。
他心里一动,上前问了问价格,月租要二两银子,不算便宜,但若是租下来,能把后厨和前厅分开,还能多雇几个人手,扩大规模。
回到铺子,他把这事跟春桃他们说了说,春桃第一个赞成:“沈小哥,租!现在这铺子太挤了,扩大了咱们也能多做点卤味,把生意做更大!”
大刘也点头:“是啊,我看行,有个院子还能自己腌点咸菜,配着卤味卖肯定受欢迎。”
沈砚心里已有了决断。他去找了转租的房东,定下租期,先付了三个月的租金和押金,又花了五两银子简单修缮了一下铺面,添了灶台、货架,忙了近半个月,新铺子总算收拾妥当。
搬过去那天,苏文彦特意送来一块“生意兴隆”的匾额,笑着说:“恭喜沈老板乔迁之喜,这下可真是要大展拳脚了。”
沈砚看着宽敞明亮的新铺子,看着忙前忙后的春桃、大刘和秋禾,心里涌起一股热流。
百味展
新铺子的生意走上正轨,沈砚心里那根紧绷的弦总算松了些。他把后院收拾出来,搭了个遮雨的棚子,专门用来处理食材和熬制卤汤,前院则改成明亮的售卖区,靠窗摆了两张小桌,方便客人临时歇脚尝味。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
人性是复杂的。大多数人为道德法律所约束,一生兢兢业业,无行半点恶事。然而这并非说,这些人心中便半点恶念也不生。无论你是面朝黄土的农民,精明干练的商人,保家卫国的军人,亦或是指点江山的政客,都不能说自己由生至死,半点恶念也没有过。乃至于,终南山下出尘的年青道人也不能说。这是终南山下一间普通的民房,干净整洁,孤独的立靠在密林之中。房内共有两室,一间做书房,足足摆放十个书架,上面整齐着码着各种图书另一间做起居用,里面一应家电齐全,大床上除了被褥竟是各式的抱枕其余厨卫客厅等地自不必说。...
穿越的第二天,实在饿得受不了了的余舟试图上山去找吃的。结果意外捡了个人回来。在邻里们异样的目光里,他看了看床上昏迷的男人,再看了眼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实在不知道‘男男有别’跟家徒四壁哪个更可怕一些。等后来夫郎在怀,孩子绕膝的时候,余舟才明白,一切都是上天最好的安排。两人互相扶持,从一无所有开始奋斗的故事中间有一部分会涉及科举。本文主攻互宠,架空历史,甜且苏。男人,女人,双儿的设定,温馨向种田文。...
苦逼打工人摇身一变女杀手?好心江湖郎中背后竟另有多重身份?艾柠这次穿书主要就办三件大事第一!玩命吸猫!第二!保护男神太子殿下!第三!金盆洗手搞钱!(亲,真的不给家里的主子来根逗猫棒吗?猫爬架猫抓板猫薄荷我们应有尽有!什么?!娘子夫君不让养?我们还有猫咖!现场撸可还行!对于资深猫奴艾柠而言,世界上最大的痛苦莫过于...
人生最倒霉的不是你穿越百年变成英国街头一无所有的流浪汉,而是你明知道那艘船叫泰坦尼克还得硬是往上冲。这是为了一条毛毯而走上拯救主角,最后却跟男配二相杀相爱的不归路的故事。主角艾米丽卡尔霍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