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沈飞扬手软脚软的推开了屋门,果然,外面就是堂屋,也是厨房。当间就是灶台,上面架着一口八印的大铁锅,灶台前有个小板凳,旁边靠着墙推着柴火。
北方农村的堂屋基本都是一个样,沈飞扬虽然上辈子是八零后,但是也是农村娃,从小也生活在农村,所以对这种农村的土灶台也不算是陌生。
拿着地上放着的火柴塞到灶眼里,然后又找了块松树明子,在灶台上摸了盒火柴,把燥里的火就给点着了。
然后这才快手快脚的从旁边的水缸里舀了瓢水,倒锅里,简单几下刷了锅,然后又舀了一瓢水,准备煮粥。
她现在的身体,加上饿的有些抽抽的胃,最适合的就是喝点粥。
这些做好了,她这才凭着记忆,掀开了堂屋地当间的地窖门。
沈飞扬费了点劲才把粮袋子从地窖里弄出来,她现在身体还很虚的。
其实说起来,这个家穷的都叮当响了,真没有必要把那点粮食藏来藏去的,不过可能是习惯使然,沈云芳就是把家里不过小半口袋的玉米面藏到了黑咕隆咚的地窖里。
抓出两把玉米面,就着瓢里的水给搅合开,正好铁锅里的水滚开了,她边搅合着边把玉米面下到了锅里。
顺便到鸡窝里看了看,把新出窝的两个鸡蛋用水冲了冲,一起放到了大锅里煮。
她则坐到小板凳上,边往灶膛里添树枝子,边想着自己的心事。
其实这个家并不应该这么穷的,不是说钱,说的是粮食,沈飞扬看了看自己脚边上那也就二十多斤的苞米面。
一个月前生产队里的水稻和玉米都下来了,她家虽然就她一个人了,但是每年四百八十斤的粮食还是有的。
今年分粮,沈云芳分到了一百二十斤稻谷,三十斤麦子,二百斤玉米,大豆三十斤,谷子三十斤,糜子五十斤,饭豆十斤,绿豆十斤,总共四百八十斤。
听起来四百八十斤粮食挺多的,但是对于七十年代的人来说,一年就这些粮食,真不太够。因为这些粮食都是带壳的,要是去了皮,能有三百六十斤就不错了,那就相当于一个人一天一斤粮食。对于一个一年到头肚子里都没有油水,还要出苦力的人,一天一斤的粮食真不够干啥的。再加上谁家能像沈云芳这样就一个人,哪家没有几个半大不大的孩子啊,这些孩子要是在生产队干活还好,有公分,分粮的时候也能凑合着分二三百斤的粮食,要是年纪小不能上工的孩子,村里固定按岁数段给分粮食,当然这些粮食也得算大人公分的。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孩子长身体的时候,吃的不比大人少,所以一家子粮食凑到一起,精打细算的能勉强够吃,要是大嘴马哈的,到了年底就得饿肚子。
按照正常来算,生产队分这些个粮虽然不是很富足,但是只要不天天吃干饭还是能对付过的。再有盖家屯里的人每家都会按人头分自留地,自己还能重点苞米啥的,所以盖家屯的村民虽然每年没有什么收入,但是只要肯干,肚子是饿不着的。
沈云芳一个小姑娘,别管是啥,一年分到四百多斤粮食,咋的也够吃了,可是现在沈家却只有这二十多斤苞米面了。
那剩下的哪去了呢?
沈飞扬叹了口气,小姑娘脑子好像有问题啊。
记忆里,那一百多斤稻谷,她自己就留下十多斤,剩下的都让她未来大伯哥给拎到未来婆婆家了,理由就是未来婆婆在家想吃大米饭想的不行了,在家炕头上哭呢,她这个做人家二儿媳妇的,虽然还没过门,也得尽份心力,所以有大米得先紧着老人吃。
忘了说了,别看沈云芳这小丫头才十五岁,但是已经说定人家了。
这又是一段故事。当初沈云芳的父亲在战场上是因为救战友牺牲的,而这个战友就是沈云芳未来的公爹。这下什么都不用说了,就是一出替父报恩的戏码,而当初沈云芳的老娘因为贪图人家给的五十块钱的聘礼,再加上也是想给唯一的姑娘找个好人家,所以就义无反顾的答应了。
在她老人家的想法里,我老公都为了你们家老头子死了,你们要是有点良心,将来怎么可能对自己姑娘不好,而且人家生活也比较殷实,能一下拿出五十块当聘礼的人家,生活肯定也差不到哪去,以后她一个老婆子跟着姑娘也有口饭吃。
从这件事上来看,虽然沈云芳的老娘也是心疼姑娘,但是也掩盖不了,她身为张家人骨子里的自私与势利。
这么多年,沈云芳就见过未婚夫李红军三次,相亲一次,订婚一次,那都是她四岁那年的事。还有就是一年前她妈妈去世,李红军从部队上请假回来看了看她,这应该才算两个人第一次见面。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李红军每个月都会给她邮一封信,信里都会夹带着一张五元的人民币。
沈飞扬手里的钱就是这么被沈云芳攒下的。
于是沈云芳这个傻姑娘虽然心里不咋乐意,但是看在李红军给她邮那么多钱的份上,又怕得罪婆家那些人,只得把自己刚刚分到手的一百多斤大米给了大伯哥,让他拿回去孝敬未来婆婆了。
于是沈云芳这个傻姑娘虽然心里不咋乐意,但是又怕得罪婆家那些人,只得把自己刚刚分到手的一百多斤大米给了大伯哥,让他拿回去孝敬未来婆婆了。
然后是舅妈偷摸的来家里哭穷,拉着她的手说当初是如何如何帮着她娘俩了,暗示她不能忘恩负义。
这个傻妮子不知道是咋想的,为了有个好名声,居然就给那个舅妈拿了一百斤苞米。
所以最后她自己就剩下几十斤苞米了。
可能沈云芳这傻丫头还是有些指望才能这么干的,沈飞扬回忆了一下,这孩子不管是分粮前还是分粮后,都很少在自己家开火,差不多每天都厚着脸皮去村里的几个伯伯姑姑家,这家蹭一顿,那家混一顿的。
当然谁看她这样的也不带给她好脸色的,但是她为了省粮食,就愣是当没看到,还是见天的一到饭点就凑到人家饭桌上去。
这才是真的不咬人膈应人呢。
就这样的,还想要好名声,估计在盖家屯,她的名声都臭到家了。
沈飞扬就是想想都替沈云芳这丫头觉得羞愧,也替她的智商感到着急。这都是什么神一样的逻辑啊。
把自己赖以生存的粮食都白送给外人了,就为了图个好名声,然后就在自己家跟前祸祸。难道盖家屯的人都是死人吗,在这的名声就不是名声了吗。
沈飞扬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真是愁人啊,人家惹了祸拍拍屁股走人了,苦了她这个接班人还得在这受别人的白眼过日子啊。
不到十分钟,粥就煮好了,她赶忙把灶膛里的柴火都撤了出来,拿着家里唯二的两个二大碗,一个盛粥,一个放剥了皮的鸡蛋。
她又在灶台上翻了翻,没找到糖,只有一个绿色的酒瓶子里装了点酱色的液体,她拿到鼻子前闻了闻,确定这瓶是酱油。还有就是旁边要倒不倒放着的小半袋的大粒盐。
家里咸菜大酱啥的到是有,只是都被藏到了地窖里,想到还要爬上爬下的,沈飞扬放弃了。她拿起酱油瓶子,小心的往鸡蛋上倒了点,然后用筷子把鸡蛋一点点夹碎,让每一个鸡蛋碎块都沾上点酱油。
然后她就这么一口粥,一口酱油鸡蛋的吃了起来,不大一会儿两碗半粥,两个鸡蛋就让她唏哩呼噜的都吃完了。
沈飞扬摸了摸肚子,感觉要是再有一碗她也能吃进去。哎,还是没吃饱啊。
她从小凳上起身,肚子里随着她的动作响起了水声,这是不是就是水饱啊。
没有在自哀自怨下去,沈飞扬手脚利索的把大锅和两个碗刷了,然后看了看天,也不知道是早上几点了。她还是决定先把自己家的几只鸡喂饱了,然后在出去上工。
家
沈云芳家是个典型的东北农村屋子,一共就三间屋,一进屋就是堂屋,也是厨房,左右两面都有一个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人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不少人在医美这行干得久了,总会忍不住给自己也来上一刀,尤其是女人。这个行当里,我可能算个异类。我从没在脸上动过刀。 除开随着在行业里深耕,越发了解医美的代价之外,跟我老公崇尚天然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以为这是老公疼我入骨,却不知这背后竟是丑陋残酷的谎言。...
...
二十四岁是出嫁的芳龄。其实按照常理来说,十六岁就应该出嫁,但我家比较特殊,有钱也有权,所以仗着某个亲戚在宫里的地位甚高,作威作福的我家狂妄的视天下规矩如无物。既然头上的大家长们都是这般的用鼻孔看天下,那我为什么要在十六岁豆蔻年华就糟蹋掉自己快乐的人生?...
本书真正的名字,,书名略草率(下面才是真标签)我的名字是五十岚大二,原名工藤大二,是个穿越者,工藤新一的亲弟弟。五岁的时候在一次跟踪琴酒的时候被发现,被伏特加那个憨大个从背后偷袭并打晕,被新的老父亲琴酒带回组织训练了十年,但是系统延迟了整整六年才觉醒。迟迟六年才成了王牌狙击手和知名小说家。人类的一生是有极限的,除非...
林乐一转学第一天就目睹了一场街头大战,本想就此别过,没成想大战中的男主角人竟成了自己的邻居,对于多了一个自来熟的邻居,林乐一无奈表示也行吧。可是她逐渐发现她这个邻居好像脑子不太好使,总是间歇性发作看着操场上闪瞎人眼的浮夸大爱心,林乐一木着脸真诚发问南哥,你是不是过于投入了?这不是过节麽,得有氛围。呵呵呵呵呵,林乐一关爱的看了他一眼,这情人节跟他一个单身狗有什麽关系,他庆祝什麽鬼??诸如此类,数不胜数,谁家好人给邻居送礼送戒指的啊!!!林乐一忍无可忍,发出真挚的关怀宋南聿,去医院挂个号。年纪轻轻什麽就痴呆了呢?男生宠溺的笑着,小朋友,拐着弯骂哥呢内容标签情有独钟天作之合轻松热血忠犬暗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