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0章 母亲的心疼与忧虑(第1页)

那顿年夜饭,最终在一片狼藉和心照不宣的沉默中潦草收场。

林卫东的调和,像一层薄薄的纱布,暂时覆盖在父子间那道流血的伤口上,但纱布下的创面依然狰狞,稍一触碰,便是钻心的疼。没有人再有胃口品尝那些精心准备的菜肴,冰冷的鱼肉和凝结了油花的红烧肉,无言地诉说着这个团圆夜的破碎。

林瀚章第一个离开了餐桌。他没有再看小儿子一眼,也没有回应大儿子那试图缓和气氛的话语,只是默默地站起身,背着手,踱步到了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和偶尔划破黑暗的烟花,背影僵硬得像一块风化的岩石。他内心的风暴并未平息,只是从激烈的喷转为了压抑的涌动。林向洋那些话,像毒刺一样扎在他的心头——“过时了”、“穷光荣”、“受够了”……每一个字都在否定他的一生,否定他们那代人的牺牲与奉献。这种来自至亲的否定,比任何外界的质疑都更让人痛彻心扉。

林向洋也赌气般地坐在原地,胸口依旧堵得慌。大哥的话他听进去了几分,知道父亲或许是出于担心,但“铜臭”那两个字带来的羞辱感,以及父亲对他所选择道路的全盘否定,让他无法轻易释怀。他觉得自己没有错,错的是父亲僵化的思想,是这个家令人窒息的保守氛围。他需要的是认可,是理解,而不是这种带着怜悯和规训的“调和”。

赵庆兰默默地开始收拾碗筷,动作轻缓,生怕弄出一点声响,打破了这脆弱的平静。林卫东叹了口气,帮着妻子一起收拾,眼神里充满了疲惫和无奈。小林雪似乎也感受到了空气中不同寻常的凝重,乖乖地坐在一旁,不敢吵闹。

只有周文瑾,她的心像被放在炭火上反复炙烤。看着丈夫孤寂而愤怒的背影,再看看小儿子那倔强又带着委屈的侧脸,她只觉得一阵阵酸楚涌上鼻尖。那些关于“家国”、“价值”、“信念”、“市场”的大道理,她听不懂,也分辨不清谁对谁错。在她朴素的世界观里,没有那么多宏大的叙事,只有最实在的牵挂:儿子的冷暖,丈夫的安康,这个家的完整。

她胡乱地扒拉了几口已经冰凉的米饭,味同嚼蜡。等到餐桌大致收拾干净,赵庆兰带着林雪去了里屋,林卫东也迟疑着是否该再去和父亲谈谈时,周文瑾悄悄站起身,走到了兀自生着闷气的林向洋身边。

“向洋,”她轻声唤道,声音里还带着一丝哭过后的沙哑,“来,帮妈把厨房那点垃圾拿出去倒了。”

这是一个明显的借口。林向洋抬起头,看到母亲那双红肿的、盛满了担忧和恳求的眼睛,心头一软,那股梗着的怒气消散了些许。他默默站起身,跟着母亲走进了狭小、油腻的厨房。

厨房的门被周文瑾轻轻掩上,隔绝了外面客厅的视线。狭小的空间里,只剩下母子二人,以及空气中残留的油烟味。

周文瑾没有立刻说话,而是转过身,抬起手,轻轻抚摸着林向洋的脸颊。她的手指粗糙,带着常年操劳的痕迹,触碰到儿子年轻光滑却又明显清瘦了些的脸庞时,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怜惜。

“瘦了……”她喃喃道,眼眶又湿润了,“在外面,肯定吃了不少苦吧?是不是经常饿肚子?住的地方好不好?有没有受人欺负?”

一连串的问题,不涉及任何理想、价值,只关乎最琐碎、最实际的生存状况。这朴素的关怀,像一股暖流,瞬间冲垮了林向洋心中用愤怒筑起的堤坝。在父亲那里遭受的冰冷否定,在母亲这里得到了最温暖的接纳。

他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但强忍住了,故作轻松地笑了笑:“妈,我没事。好着呢!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吗?”

“好什么好!”周文瑾嗔怪地拍了他一下,力道却很轻,“别骗妈了。一个人在外面,举目无亲的,哪那么容易?”她说着,像是想起了什么,紧张地回头看了眼厨房门,确定关紧了,然后飞快地从自己棉袄内侧一个缝得紧紧实实的小口袋里,掏出一个用手帕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包。

她颤抖着手,一层层打开手帕,里面露出叠得整整齐齐的一小沓钞票。主要是些一块、两块的面额,还有不少毛票,显然是她平日里从牙缝里一点点省下来的。

“拿着!”她不由分说,一把将那些钱塞进林向洋的手里,紧紧握住他的手,不让他推拒,“你在外面用钱的地方多,别太逞强,该吃吃,该穿穿,千万别亏待了自己!身体最重要,知道吗?钱不够了,就给妈来信……”

那沓钱还带着母亲的体温,沉甸甸地压在林向洋的掌心。这比他赚到的任何一笔钱都更要沉重。他知道,这可能是母亲攒了许久,准备应付家里不时之需,或者只是想给自己添件新衣裳的钱。他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哽咽着:“妈……我不要,我有钱!我真的有钱!”他试图把钱塞回去,他如今口袋里的钱,远比母亲这些省吃俭用攒下的多得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有是你的!这是妈给的!”周文瑾态度异常坚决,用力按住他的手,眼神里是一种不容置疑的母爱,“在外面,别惹事,但也别怕事。凡事多长个心眼,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妈不图你大富大贵,就图你个健康、平安!”

这一刻,什么“铜臭”,什么“价值”,什么“信念”,在母亲这最原始、最无私的关爱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林向洋看着母亲布满皱纹的眼角和那双因常年劳作而关节粗大的手,再也忍不住,泪水盈满了眼眶。他低下头,紧紧攥住了那带着母亲体温和汗渍的钱,重重地点了点头:“嗯,妈,我知道……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您别担心。”

看到儿子收下了钱,周文瑾这才像是了却了一桩大心事,稍稍松了口气。她抬手,用袖子擦了擦自己的眼角。

母子二人在狭小的厨房里相对无言,却有一种无声的情感在静静流淌,温暖着这颗在寒夜里备受伤害的心。

过了一会儿,周文瑾像是下定了决心,对林向洋说:“你……你也别太怨你爸。他就是那个脾气,一辈子轴惯了,认死理。”她叹了口气,“他年轻的时候,也是把一腔热血都扑在了国家建设上,吃了太多苦,总觉得那样才是正路,才是光荣。他现在……可能也是一时转不过弯来。”

她替丈夫解释着,尽管这解释在激烈的观念冲突面前显得如此微弱。

安顿好儿子,周文瑾走出厨房,看到林瀚章依旧像尊雕塑般站在窗前,背影落寞而固执。她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

她没有像大儿子那样讲什么大道理,只是默默地拿起热水瓶,给丈夫那已经凉了的茶杯里续上热水。氤氲的热气稍稍驱散了一些窗玻璃上的寒霜。

“老头子,”她声音很轻,带着小心翼翼的劝慰,“喝点热水吧,站久了腿凉。”

林瀚章没有回头,也没有动。

周文瑾站在他身边,看着窗外偶尔亮起的烟花,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说道:“向洋……他长大了。翅膀硬了,想往外飞,就让他飞去吧。”

林瀚章的背影似乎微微动了一下。

“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觉得他走了歪路。”周文瑾继续说道,语气平和却坚定,“可孩子大了,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拦着他一辈子。”

她停顿了一下,说出了那句或许在她心里盘旋了很久的话:

“现在时代不一样了,瀚章。外面世界变化快,跟我们年轻那会儿,天差地别了。你别总拿咱们的老眼光,老规矩去要求他。他走的这条路,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也得让他自己走了才知道,咱们在旁边干着急、生闷气,有什么用?”

她的话语里,没有评判儿子道路的对错,也没有否定丈夫坚守的信念,她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时代变了,孩子大了。她站在一个更脱的立场,一个只关心孩子本身是否安好的母亲立场。

“我不管他做什么,是像卫东那样搞科研,还是像向洋这样去做生意,”周文瑾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只希望他们两个,都平平安安的,别出事,别生病,逢年过节的,能回来看看我,我就知足了……”

这是最朴素的母亲的心声,越了所有意识形态的纷争。孩子的健康、平安、快乐,远比那些抽象的观念之争更重要。

林瀚章依旧沉默地站着,没有任何回应。但周文瑾看到,他负在身后的、那双紧握成拳的手,似乎微微松开了一些。窗玻璃上,映出他复杂而疲惫的面容轮廓。

母亲的忧虑与心疼,无法立刻弥合父子间的裂痕,但它像一场悄无声息的春雨,默默浸润着这片因为观念冲突而板结的土地。它提醒着冲突中的双方,在那些宏大的词汇背后,还有着更本质、更坚韧的东西——亲情。而这,也为下一节中,那种即使存在争论也无法完全割断的亲情的纽带,埋下了最深的伏笔。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dududu三江奔流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秦思思容凛

秦思思容凛

结局番外不信人间有白头秦思思容凛精选小说推荐是作者脆脆鲨又一力作,探望秦念念买通了下人,时刻盯着秦思思的动静。同时,也使出了浑身解数要和容凛亲近。这太子妃的地位,她势在必得!王妃,近几日王爷精神不佳,王妃可以熬点提神的汤药送过去,他最喜冰糖雪梨汤。真的?说话的是府中的大丫鬟秋菊。她之前是一直服侍秦思思的。秋菊不敢诓骗您,现在府里谁不知道,太子妃的位置已经非您莫属,秋菊秋菊希望王妃以后多加提携很好。秦念念勾唇冷笑,是个有眼力的,好好跟我,以后定不亏待与你!秋菊大喜,连忙说是。秦念念是不会熬汤的,但她知道有个人会。荒园内。秦思思一身粗布麻衣,脸上全是操劳和疲惫,再也没了往日的神采。秦念念微微松了口气,然后让秋菊找秦思思熬了碗汤。秦思思也没多问什么,乖乖熬好,就被秋菊给...

姜青黎靳寒夜

姜青黎靳寒夜

瞬间,一股不好的预感自...

半夜,阎王来哄小瞎子睡觉

半夜,阎王来哄小瞎子睡觉

十七岁这年,没了记忆也没人要的小瞎子在黑暗中摸索着,和一个来人间索命的厉鬼做伴。那厉鬼不爱说话,只有在樊璃走错路时,才会伸出一只冷冰冰的手牵他回屋,厉鬼咬人很疼,情绪不稳定,看到樊璃躲着自己就大发雷霆。后来樊璃得知,这厉鬼叫谢遇,是名震天下的大将军。当年谢遇被敌国围杀,一个人死在了徐州城。死之前他念着某人的名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