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9章 众志成城(第1页)

八月中下旬,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和英勇卓绝的斗争后,长江流域持续警戒的高水位终于开始缓慢回落,最危险的洪峰安然度过,各大干堤险情逐步得到控制。消息传来,举国上下紧绷了近两个月的神经,终于得以稍稍放松,随之而来的,不是懈怠,而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化悲痛为力量的全民行动。

“把洪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全力支援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新的口号取代了“誓与大堤共存亡”,出现在报纸头条和电视新闻里。一场规模空前的灾后重建战役,在洪水退去的土地上迅打响。全国各地的救援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不再是紧急的救生设备,而是变成了建材、粮食、衣被、种子、化肥……

国家启动了大规模的以工代赈和政策扶持,无数工程队伍开赴灾区,帮助修复水毁工程、重建房屋、恢复交通。那种在抗洪抢险中凝聚起来的“众志成城”的精神,此刻转化为了重建家园的坚定决心和高效行动。这是一曲由国家力量主导、全民参与的恢宏乐章。

在北京大学,刚刚开始大学生活的林雪,也时刻关注着灾情的进展。校园里也组织了募捐活动,她毫不犹豫地捐出了自己的一部分生活费。当看到洪水退去、重建开始的消息后,她做了一件让家人颇感意外的事。

她给江城的爷爷奶奶写了一封信,随信附上了一张一百元的汇款单。这在当时,可能是她省吃俭用攒下的大部分零用钱。她在信中说:

“爷爷,奶奶:

洪水终于退了,真是太好了!我在学校里一切都好,同学们也都在为灾区捐款。这是我平时省下的一点钱,虽然很少,但我想寄给你们,请你们帮我捐给最需要帮助的灾区小朋友,让他们能买点书本或者文具。

看到电视里那些解放军叔叔和那么多好心人都在努力,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点什么。我在学校会好好学习的,将来也要用学到的知识帮助更多的人。

想你们的雪儿。”

当周文瑾收到这封来自北京的信和那张薄薄的汇款单时,眼泪再次涌了出来。这次不是悲伤,而是被孙女的懂事和纯真善良所感动。她拿着信和汇款单给林瀚章看,林瀚章戴着老花镜,反复看了好几遍,沉默良久,最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嘴角流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孙女这份源自赤子之心的举动,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让他感到温暖和希望。

林向洋在灾区待了将近十天,直到第一批紧急物资全部顺利交接,并参与了一些基础的协调工作后,才风尘仆仆地返回深圳。

他黑了,瘦了,也变了。

回到公司,他没有立刻召开会议听取汇报,也没有急于处理积压的文件。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很久,只是看着窗外深圳繁华的街景,脑海中却不断闪回着大堤上那些疲惫而坚定的面孔,那些跳入洪流中的年轻身影,那些在灾难面前相互扶持的普通百姓。

陈静明显感觉到丈夫的变化。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将“效益”、“扩张”挂在嘴边,言谈间多了几分沉静和深思。晚上,他抱着儿子林帆,会久久地凝视着孩子纯净的睡颜,然后对陈静说:“静静,我们算是幸运的。以后做生意,赚钱固然重要,但有些东西,比钱更重要。我们的公司,得对社会有点真正的用处才行。”

这段亲临前线的经历,像一场灵魂的淬火,让他对财富、成功和企业社会责任有了颠覆性的认识。他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商业能力与更广泛的社会价值结合起来。

洪水退去后的第一次全家通话,气氛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

电话先是林向洋从深圳打到江城老家。

“爸,妈,向洋从灾区平安回来了。”周文瑾接过电话,赶紧告诉林向洋这个好消息,也让林瀚章在旁边听着。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周文瑾连声说道,“没受伤吧?那边是不是特别惨?”

“妈,我没事。就是……感触太深了。”林向洋的声音带着疲惫,但很沉稳,“你们是没亲眼看到,那些当兵的,真是……”

他的话匣子一旦打开,就有些收不住。他讲述着大堤上的见闻,讲述着战士们的英勇,讲述着普通民众的互助。没有炫耀,只有深深的敬意和感慨。

这时,林卫东也从西北基地打来了电话,加入了这场多方通话。

“向洋回来了?太好了!”林卫东的声音也带着激动,“我们在基地也天天看新闻,太震撼了!我们单位捐了款,庆兰她们学校的孩子还折了千纸鹤寄过去。”

“哥,你是没看到,那些跳下去堵口子的兵,很多看起来比小雪大不了几岁……”林向洋的声音有些哽咽。

话题前所未有地高度一致!所有人都围绕着抗洪抢险、英雄事迹、民族精神展开。往日的观念分歧、道路选择的不同,在这场巨大的灾难和共同的情感冲击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林瀚章虽然话不多,但在周文瑾的转述和林向洋、林卫东的交谈中,他能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强大的家庭凝聚力。他甚至破天荒地对着话筒说了一句:“平安就好。经历一次,是财富。”

这场通电话,仿佛是一次家庭精神的洗礼和重塑。一条由抗洪精神编织的纽带,将分散在深圳、江城、西北、北京的林家人的心,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结在一起。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亲临前线、捐款捐物、远程关注、纯真祈愿——共同参与并见证了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共同为“九八抗洪”这部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写下了属于他们林家的小小注脚。

灾难,在夺走一些东西的同时,也馈赠了更为宝贵的财富——民族的凝聚力,家庭的向心力,以及每个个体对生命价值和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而当生活的轨迹重新回到常态,迈向新世纪的门槛也悄然临近,等待着这个国家和这个家庭去迎接新的挑战与辉煌。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dududu三江奔流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热门小说推荐
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

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

舒礼理在学校被霸凌,父母老师也只以为是小孩子家之间的玩闹,失望至极之后,舒礼理不指望他们帮她了,她得靠自己找个有势力的保护她她看上了楼聿听,听说这个人有权有势还有颜。于是,偶然的一个冬天,她捡...

不只是学弟

不只是学弟

「我说学姊啊」他慵懒地靠着栏杆,「我认为所谓的长大成人就是接受自己的幼稚。」孟姿萤,是我的名字,同时也是我最大的包袱,自我懂事以来,这三个字似乎就意味着成熟可靠认真负责长得漂亮...

穿成锦鲤小夫郎

穿成锦鲤小夫郎

景黎穿越古代,成了一只世间罕见的小锦鲤,自带锦鲤buff,能让身边人快速转运。小锦鲤流落到一个僻壤山村,被村里有名的病秧子捡回了家。病秧子名叫秦昭,三年前来村里时记忆全无,身份成谜,病得爬都爬不起来,在村中受尽排挤。看着秦昭家里空荡荡的土房,景黎决定帮帮他。小锦鲤朝秦昭摇尾巴听说我能帮人达成心愿哦!秦昭什么都行?小锦鲤嗯嗯嗯!秦昭淡淡一笑我想要一位夫郎。从某天开始,村里那个病秧子忽然病好了,还走了大运。往山里一钻就挖到珍稀草药,随手救个人就是城中大贾的儿子,就连一锄头下地都能翻出一锭银子盖房娶亲建私塾,日子越过越好,村民奇得抓心挠肝,爬墙偷师转运秘籍。只见病秧子蹲在水池边,对沉在水底吐泡泡的鲜红锦鲤温声细语地哄乖乖出来吃饭,不让你生小鱼了。软萌锦鲤受x病弱美人攻食用指南1架空朝代架空背景架空一切,考据党慎入。2萌宠日常流种田文,种田养鱼谈恋爱,金手指粗。3主受,有生子。...

挺孕肚嫁战王,搬空京城去流放

挺孕肚嫁战王,搬空京城去流放

23世纪的末世强者叶初棠,穿成了被扔到乡下十五年,受尽欺辱的尚书府嫡女。开局就被管事嬷嬷下药,送给儿子当玩物?一脚断子绝孙,两脚全家死光!兽药无解,她跑到河里泡冷水澡,却一头扎进绝世美男怀里。帅哥,睡一个,保你不亏!一觉醒来,美男没了,渣爹来了。什么?要她代替庶妹嫁给变态老太监当对食?扒光庶妹衣裳,扔老太监床上...

第一次魔法世界大战

第一次魔法世界大战

夏洛特梅克伦穿越到了法尔斯帝国,只想做个异大陆的公务员,他也不是战斗人员但谁想到,文职人员也要上战场啊!...

抗战之王牌坦克手

抗战之王牌坦克手

这是中国版的狂怒和坦克大决战国军装甲兵团车长吴大龙带领车组弟兄,驾驶装甲薄弱的轻型坦克拼杀在抗日战场上,出生入死慢慢成长为王牌车长。本文基于真实抗战历史背景改编,无yy,不神剧,只求还原真实...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