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解放卡车如同风浪中的舢板,在崎岖不平的土石路上剧烈地颠簸、摇晃。车厢里的人们像货物一样被抛来甩去,必须死死抓住车帮或彼此的行李才能勉强保持平衡。帆布篷隔绝了部分寒风,却也让车内充满了柴油味、尘土味和人体拥挤产生的闷浊气息。
没有人说话,每个人都咬紧牙关,对抗着这令人头晕目眩的颠簸,心中充满了对目的地既期待又恐惧的复杂情绪。车窗外,除了偶尔闪过的、同样荒凉的山体断面,什么也看不见。只有引擎的轰鸣和车轮碾过碎石的声音,宣示着他们正在不断深入这片大山的腹地。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有人几乎要晕车呕吐的时候,卡车猛地一拐弯,度明显慢了下来,最终在一片扬起的巨大尘土中,彻底停稳。
“到了!下车!”车后传来押车人员短促有力的命令声。
帆布篷被哗啦一下掀开,冰冷干燥的空气瞬间涌入,同时涌入的,还有一片相对开阔但却更加令人震撼的景象。
所有人都迫不及待地、踉踉跄跄地跳下车,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随即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
这里是一个巨大的、被几乎垂直的土黄色山壁三面环抱的山坳,像是一只巨掌的掌心。这就是“金湾”?
没有想象中的厂房林立,没有高耸的烟囱,没有整齐的道路,更没有热闹的人烟。映入眼帘的,是散落在山坳各处、依着山势胡乱搭建的几十排低矮的土坯房!这些房屋墙壁厚重,屋顶覆盖着厚厚的茅草或破旧的瓦片,窗户极小,许多只是用粗糙的木条钉着,糊着一层黄的旧报纸,显得原始而破败。这就是传说中的“干打垒”。
更远处,几个黑黢黢的、巨大的山洞张着大口,镶嵌在山体之上,里面隐约传来机械的轰鸣和放炮的闷响,那是正在开挖的车间或实验室。山壁上,蜿蜒着几条仅供人行的羊肠小道。整个“基地”看不到一棵像样的树,只有枯黄的杂草和裸露的黄土,在冬日的寒风中显得无比荒凉和简陋。
与他们来自的东北工业城那规划整齐、机器轰鸣的厂区相比,这里的一切都仿佛倒退了几十年,原始得让人心头凉。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在这一刻化作了实质性的重击,狠狠砸在每个初来者的心上。
“这……这就是金湾?”一个女同学的声音带着哭腔,几乎要崩溃。
“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我们是不是来错地方了?”另一个男生喃喃自语,脸上写满了失望和难以置信。
人群中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和低低的议论,一种幻灭般的情绪迅蔓延。
“都安静!”负责带队的军代表刘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们面前,脸色依旧冰冷,仿佛对眼前的景象和大家的反应早已司空见惯,“这里就是你们今后战斗和生活的地方!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革命工作不是请客吃饭!怕苦怕累,现在就提出来!”
他的厉声呵斥暂时压住了众人的骚动。但每个人脸上的迷茫和失落,却无法轻易抹去。
很快,几个先期到达、皮肤黝黑、穿着同样破旧棉袄的工作人员跑了过来,面无表情地开始分配宿舍。没有欢迎仪式,没有引导介绍,只有简洁到近乎粗暴的指令。
“男同志这边!三排四号!女同志跟这位走,去二排一号!”
“行李自己拿好!动作快!”
林卫东、马志军和徐工,还有另外七八个男同志,被分到了同一间宿舍。所谓的宿舍,就是一排干打垒土房中的一间。低矮的木门需要弯腰才能进入。
一推开门,一股混杂着泥土、汗味、霉味和烟草味的浑浊空气扑面而来。房间内部极其狭窄昏暗,几乎没有自然光。两面靠着土墙,另外两面是粗糙的木板隔断。最显眼的,是几乎占满整个房间的、用土坯和木板搭成的巨大通铺!铺上铺着厚厚的、已经变得黑硬的干草,上面散乱地放着几张颜色不一的旧褥子。
通铺对面,是一个用砖石简单垒砌的灶台,连接着通铺下面的炕道,这就是他们今后取暖的唯一来源——火炕。窗户果然只是一个小洞,糊着厚厚的报纸,几乎透不进光。屋顶上,悬挂着一盏小小的煤油灯,灯罩熏得黑,这就是夜晚的光源。
“这……这就是咱们的窝?”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扶了扶眼镜,声音干涩。
“通铺?我的天,这怎么睡?”另一个看起来家境好些的年轻人皱紧了眉头,嫌弃地看着那粗糙的草铺。
马志军把行李往炕上一扔,一屁股坐下去,炕面冰冷坚硬,硌得他龇牙咧嘴。他环顾四周,突然咧开嘴苦笑了一下,用一种夸张的语气说道:“嘿!我说同志们!咱们这下可是真真正正、彻彻底底地‘扎根山沟’了!连根须都扎进这土炕里了!”
他试图用玩笑活跃气氛,但笑声干巴巴的,反而更添了几分凄凉。
徐工默默地将自己的行李放在炕角一个相对平整的位置。他仔细摸了摸炕面,又看了看那个简陋的灶坑,微微叹了口气,轻声道:“比想象中还要艰苦一些。晚上得想办法把炕烧起来,不然没法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卫东没有说话。他也感到一股巨大的失望和茫然袭来。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眼前的原始和简陋,还是出了他的预期。他想起了父亲林瀚章描述过的东北建设初期的“干打垒”,似乎也比这里要好上一些。至少,东北还有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供应。
放下行李,有人提议出去看看。走出宿舍区,他们很快现了更多“惊喜”。
所谓的食堂,只是一个更大的、四面透风的简易棚子,里面摆着几条粗糙的长条桌凳。几个穿着油腻白大褂的大师傅正在一口巨大的铁锅前忙碌着,锅里冒着热气,但飘出来的味道却十分寡淡。
用水更是个大问题。整个山坳只有山脚下一个用石头围起来的、小小的蓄水池,据说水源是山泉,但水量有限,而且需要自己去挑!几个先来的职工正挑着木桶,排着队打水,那水看起来有些浑浊。
“还要……自己挑水?”一个女同学几乎要晕过去。这对于他们这些城市里长大、习惯了自来水的大学生来说,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体力劳动。
傍晚时分,山里的温度骤降。寒风从山坳口灌进来,像无数根冰冷的针,刺透厚厚的棉衣。人们不得不躲回冰冷的宿舍。
尝试生火取暖成了第一道难关。几个男生手忙脚乱地往灶坑里塞柴火,却弄得满屋浓烟,呛得人眼泪直流,火却没烧起来。最后还是徐工有经验,他仔细地搭好柴火,留出通风道,才终于将火点燃。炕面渐渐有了些温度,但屋子里依旧寒冷,煤油灯昏黄的光线只能照亮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更多的地方隐没在浓重的阴影里。
现实,用它最粗粝、最冰冷的方式,给了这些满怀报国激情和浪漫想象的年轻人沉重的一击。最初的使命感和神秘感,在生存的基本需求面前,变得有些遥远和模糊。
沉默和压抑再次笼罩了这间狭小的宿舍。有人拿出家人的照片默默看着,有人望着窗纸呆,有人则直接躺倒在冰冷的铺上,用被子蒙住了头。
马志军也不再开玩笑,他凑到林卫东身边,压低声音说:“卫东,说真的,这地方……比北大荒兵团还够呛啊。咱们那点理论知识,在这儿能顶用吗?别到头来,光学会挑水砍柴了。”
林卫东望着煤油灯跳动的火苗,没有说话。他想起刘代表冰冷的眼神,想起“金湾”这个代号,也想起父亲和郑伯伯的期望。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身体上的适应或许只是第一关。
如何安顿下来,如何在这极其原始的条件下开始工作和学习,如何让内心的火焰不被这冰冷的现实浇灭……这一切,都像山外的重峦叠嶂一样,横亘在他们面前。
而基地的管理者,显然不会放任这种失落和迷茫的情绪蔓延下去。他们自有他们的办法。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dududu三江奔流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白月光的糖,女儿的砒霜林曦贺南风完结文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是作者三更小夜曲又一力作,叫做白月光的糖,女儿的砒霜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现代言情,作者三更小夜曲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林曦贺南风,剧情主要讲述的是女儿躺在急救室,意识模糊的时候,还在不停解释,说她没有偷拿林曦阿姨的糖。我哭到崩溃,一遍遍给贺南风打电话。他却冷声驳回了我八千块钱的手术费申请女儿刚才还好好的,现在就不行了,周妍你是不是当我是傻子?!...
月光坠落作者猫猫头简介孟湘南暗恋着校草顾应昭,因为不善言辞,她用匿名留言软件和顾应昭在网络上维持着不见面的小暧昧。在她眼中,顾应昭时而阳光风趣,时而却阴沉悲观,直到某一天,机缘巧合下,她才知道,原来一直与她聊天的,竟然是顾应昭同父异母且城府深沉的哥哥陆嘉显。陆嘉显一直以为孟湘南喜欢的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直到专题推荐暗恋在线阅读加入书架...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变形记冬瓜茶仙人(阿里瓜瓜大瓜)文案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老奶奶。有一天,老奶奶捡到了一只动物。再有一天,那只动物翻了个跟斗变成人啦!再再有一天,那只动物甩着大花尾巴进城了。内容标签乡村爱情布衣生活幻想空间主角吕宋果柏子仁┃配角雷宁第一章现专题推荐大瓜冬瓜茶仙人阿里瓜瓜空间文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
何知夏做了何家十五年的掌上明珠,却在十六岁生日当天被告知是个假千金。从此,疼她的爸妈成了何娇的。呵护她的大哥也为了何娇,将她赶出家门。就连她的未婚夫,也站在了何娇那边。23岁那年,何知夏惨死街头。重活一世,她决定放弃爸妈大哥,连同未婚夫也一起放弃。亲情爱情,都没有她的命和前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