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2章 父子奏对天威初动览奇峰(第1页)

连日大雪初霁,天空虽仍是一片洗练的冷蓝,阳光却已能勉强穿透寒意,在太极宫殿宇的琉璃瓦上投下些许稀薄的光斑。两仪殿内,地龙烧得暖融,檀香袅袅,驱散了不少冬日的肃杀之气。太宗皇帝李世民处理完一批紧急政务,略显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目光掠过御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疏,最终落在了一份关于河东道雪灾及后续赈济情况的详细奏报上。

灾情不算特别严重,但涉及百姓越冬生计,他一向颇为重视。奏疏中详细列明了灾情范围、受损情况、已拨付的钱粮数目以及地方官提出的若干安抚举措,看起来条理清晰,并无太大疏漏。

然而,不知为何,太宗忽然想起了冬至那日,李治在那宫宴之上,关于“减省浮费、体恤民力”的那番“微言”。那孩子当时虽显稚嫩,但其角度却着实有些新颖,甚至隐隐触动了他。这些时日,那个一向低调的儿子似乎确实有些不同,沉静了许多,也……专注了许多。

心中微动,太宗放下朱笔,对侍立一旁的内侍吩咐道:“传晋王来见朕。”

内侍领命而去。不过片刻,李治便疾步而来。他依旧穿着亲王朝服,仪容整洁,眉宇间带着一如既往的恭谨,但细看之下,那份恭谨之中,似乎又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静与坦然,不再是以往那般全然的小心翼翼。

“儿臣参见父皇。”李治依礼参拜,声音平稳。

“平身。”太宗抬手,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一瞬,似乎想从他脸上找出些什么。他随手将那份河东道雪灾的奏报推至案前,“治儿,你看看这个。河东雪灾,这是地方呈上的赈济条陈,说说你的看法。”

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考校,甚至可说是试探。以往,太宗极少会就具体政务询问李治的意见。

李治心中微微一紧,但并未慌乱。他上前一步,双手捧起奏疏,快而仔细地浏览起来。殿内一时寂静,只闻他翻阅纸页的沙沙声和炉火偶尔的噼啪声。

太宗看似随意地端起茶盏,目光却并未离开李治。他现这个儿子阅读奏疏时神情极为专注,眉头微蹙,并非草草浏览,而是在真正思考。

片刻后,李治放下奏疏,沉吟了一下,并未立刻回答,反而恭敬地问道:“父皇,儿臣可否先问一事?奏疏中所言‘已拨付粮秣五千石’,不知是已全部运抵灾区,放到灾民手中,还是尚在途中,或仍在府库?”

太宗眼中闪过一丝讶异。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直接指向了赈济实务中最关键也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执行效率与贪腐。许多官员只会看报表数字,却很少追问具体落实情况。

“据后续快马回报,约有三千石已至各县,正在按册分。余下两千石,因雪路难行,尚在转运。”太宗不动声色地答道。

李治点了点头,这才开始陈述自己的看法:“回父皇,依儿臣浅见,此番赈济条陈,大略无误,灾情统计、钱粮拨付皆依规制,可见地方官员是用了心的。”

先扬后抑,这是奏对的技巧。太宗微微颔,示意他继续。

“然而,”李治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稳,却多了几分深入的分析,“儿臣细观其安抚举措,多为开仓放粮、减免部分赋税等常例,虽能解一时之急,却似……未能全然因地制宜,思虑长远。”

“哦?如何未能因地制宜?又如何思虑长远?”太宗放下茶盏,身体微微前倾,兴趣明显被勾了起来。

“奏疏提及,此次雪灾,压垮民房甚多,尤以贫苦农户为甚。”李治条理清晰地说道,“如今严冬未过,仅放粮秣,虽可免其饥馑,但其无处避寒,老弱妇孺仍难免冻毙之虞。儿臣以为,除放口粮外,或可同时下令地方官府,因地制宜,或开放官署驿站容留灾民,或组织壮丁协助修缮房屋,甚至可由官府借贷部分茅草、木料,助其尽快搭建简易居所,方能真正助其度过寒冬。此其一。”

太宗目光微凝,听得极其认真。

“其二,”李治继续道,“减免赋税固然是好,但灾后百姓恢复生产仍需时日。儿臣在想,能否在明春播种之时,由官府出面,担保或是提供些许粮种、农具方面的借贷或补助?特别是对于那些房屋田产受损严重的农户,助其尽快恢复生计,以免其因灾致贫,甚至沦为流民。如此,或许比单纯事后的减免,更能稳固地方。”

他顿了顿,最后补充道:“再者,雪路难行,粮秣转运迟缓确是实情。但儿臣听闻,当地驻军亦有囤粮。是否可暂从军粮中调拨部分应急,同时加快民夫转运度,待民粮运到后再行补充军需?非常之时,或可行非常之法,一切以救民为先。当然,此议需谨慎,需有得力官员监督,以防混乱。”

李治说完,再次躬身:“儿臣愚钝,仅凭奏疏所言妄加揣测,或有不当之处,请父皇训示。”

殿内一片寂静。

太宗皇帝久久没有说话,只是用一种全新的、极其复杂的目光审视着眼前的儿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番奏对,远远出了他的预期!

这不再是冬至那日略带书生意气的泛泛而谈,而是真正切入到了政务的实处!李治提出的每一条建议,都具体、务实,直指赈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疏漏和可改进之处。尤其是关于军粮暂借、灾后生产恢复以及具体保暖措施的提议,不仅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真切关怀,更展现了一种难能的务实精神和一定的魄力!

这哪里还是那个只知读书、体弱畏事的晋王?这分明是一个已经开始懂得如何运用权力、思考如何真正解决问题的……潜在治理者!

太宗心中波澜起伏。他看到了李治身上那种不同于太子的沉稳(太子有时过于急躁),不同于魏王的机巧(魏王有时失之浮华)的特质——一种基于仁厚之心和务实态度的、沉静的力量。

良久,太宗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军粮之事,干系重大,需慎之又慎。但你所言修缮房屋、保暖安民、以及虑及春耕之事……确是老成谋国之见,思虑甚为周全。”

他顿了顿,目光深沉地看着李治:“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李治心头一跳,知道最关键的时刻来了。他不能提及东方墨,但也不能全然贪功。他恭敬地回答:“儿臣近日多读了些前朝应对灾异的实录,又翻阅了地方志中关于气候农时的记载,偶有所得。加之……加之时常想起父皇教诲,为君者当以民为本,故遇事便不自量力,多思虑了几分。妄言之处,请父皇恕罪。”

他将功劳归于“读书”和“父皇教诲”,既解释了来源,又捧了太宗,回答得滴水不漏。

太宗闻言,眼底最后一丝疑虑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欣慰、惊讶,甚至还有一丝淡淡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放松。仿佛一直紧绷的某根弦,终于看到了一个或许可以期待的承接者。

他没有明确褒奖,只是轻轻颔,语气缓和了许多:“嗯,多读书,多思考,是好事。日后若有见解,可写成条陈,递上来朕看。”

“是!儿臣遵旨!”李治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恭敬应道。

“下去吧。”太宗挥了挥手。

“儿臣告退。”李治行礼,缓缓退出了两仪殿。

直到儿子的身影消失在殿外,太宗才收回目光,重新落在那份河东道奏疏上。他拿起朱笔,却并未立刻批阅,而是沉吟片刻,对身旁的内侍吩咐道:“传朕口谕给中书省,就河东雪灾事,增补几条:其一,令地方官务必确保灾民有避寒之所,可开驿馆,可助修屋,不得有冻毙之事;其二,着户部会同当地官府,议一议明春粮种借贷补助之可行细则,报朕览阅。”

内侍心中暗惊,连忙记下领命。陛下这几乎是完全采纳了晋王殿下的建议!

太宗看着内侍离去,目光再次投向殿外晴朗却寒冷的天空。

天威之下,心湖已动。他一直以为群峰之中,唯有太子与魏王两座高山值得瞩目,却未曾留意,在那云雾遮掩之处,另一座奇峰,已悄然显露其沉稳而独特的山脊。

虽未至高,其势已显。

喜欢千年一吻请大家收藏:dududu千年一吻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历史同人)[清穿]太子的作精胞弟+番外

(历史同人)[清穿]太子的作精胞弟+番外

清穿太子的作精胞弟作者衾寒月暖文案被最敬重的皇阿玛两度废黜,胤礽心如死灰,父子至死都不再相见。不想一睁眼竟有了重来一世的机缘,只是这一世,他多了个心灵相通的胞弟。胤祾是废太子胤礽执念所化,最亲近的人就是自己的哥哥,每每哥哥不开心,他就会特别生气,他一生气,就喜欢作,他一作,整个宫里上上下下都提心吊胆的。不用说也知道倒霉专题推荐衾寒月暖清穿父子文在线阅读加入书架...

星际八卦时代

星际八卦时代

亲王的尊严不容侵犯。他被死对头睡了的事绝对不能被人发现!玛德为什么全帝国都在帮那家伙查一夜情对象?稳住,不能慌,反正打死不承认。...

叶婉晴秦晏瑾+

叶婉晴秦晏瑾+

了笑。心灰意冷的走在夜色下,谁知走到半路,我的胃病犯了。为了研究抗胃癌药,这八年来,我经常昼夜颠倒,饮食不规律,早就患上了很严重的胃病。我疼的跌坐在路边,思路却飘去了过往。当年,我和秦晏瑾都是医科大的学生,我比他大。当时我研二,他大三。我们是在一次医学辩论上相遇的,因我在辩论赛上大杀四方,他被我深深吸引住,就开始疯狂的追求我。请我吃饭,看电影,最终,我同意了他的爱意。其实我最初的研究方向,是眼部疾病与视觉问题,可随着秦晏瑾母亲因胃癌去世,我就转变了研究方向。当时,秦晏瑾抱着我,像个孩子般无助的哭泣,为什么这个世界上要有胃癌?念初,这世上要是有治疗胃癌的特效药就好了因他的一句话,我转变了研究方向。我爱他,所以想要实现他的所有愿...

[综]审神者是源赖光

[综]审神者是源赖光

吾名,源赖光。新上任的审神者这么对众人道。注意主攻,cp光切可能微酒茨微晴博不逆不拆,其他心证,如有不适请见谅不喜欢可以叉掉,请不要ky,不撕,感谢...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