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港口旁谋建船厂,船坞成关键之钥
秋意渐浓时,吴家堡的港口建设已初见雏形——沿海路的泥土挖到了预设深度,深海区的混凝土块沉放了大半,岸边的码头地面也用水泥铺得平整光滑。叶青云站在码头边缘,望着远处往来的小渔船,却没露出多少笑意。身旁的邱远山捧着木船设计图,眉头也拧着:“叶领,木船的图纸倒是画好了,可没有船坞,船造出来没地方修,坏了也没地方补,总不能一直泊在海里任风吹浪打吧?”
叶青云点头,目光落在港口东侧一片空旷的滩涂上:“这里就建船厂,船坞是核心。咱们要造的木船长二十丈、宽三丈,吃水一丈,普通的浅滩根本容不下,必须建一个能容纳三艘大船同时修造的船坞——不仅要够深够宽,还得能挡住海浪,不然船坞里灌满海水,怎么干活?”
两人沿着滩涂往前走,脚下的泥土还带着潮气。叶青云蹲下身,抓起一把土,在掌心揉碎:“船坞的基础得用混凝土,不然海浪一冲就塌。底部铺三尺厚的混凝土,四周砌五尺高的混凝土墙,挡住海水;顶部要架钢柱钢梁,搭个棚子,下雨下雪也能施工。”
“混凝土没问题,咱们之前建港口用的配比已经熟了。”邱远山接过话,却又犯了难,“可钢柱钢梁怎么连接?没有焊接的法子,光靠木头撑着,撑不住那么重的棚子,万一塌了,砸坏船不说,还得伤人。”
叶青云早有想法,他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展开是一幅简单的结构图——两根钢柱顶端各钻了几个孔,一根钢梁两端也钻了对应的孔,用带螺纹的铁栓穿过去,再用螺母拧紧,旁边还画着一个小小的垫圈。“这叫铆接。”他指着图纸,“不用焊接,把钢件钻上孔,用铆钉(铁栓)穿起来固定,再加上垫圈,能防止松动。咱们之前做冲压机的机架用过类似的法子,只是没这么大规模,现在可以试试。”
邱远山盯着图纸看了半天,眼睛渐渐亮了:“铆接!这法子好!不用火焊,只需要钻孔和打铁栓,咱们的铁匠能做!只是……这么大的钢柱钢梁,钻孔得精准,不然铆钉穿不进去,还得试试。”
“那就先做小样品。”叶青云拍板,“你让人打两根小钢柱、一根小钢梁,按图纸钻孔,试试铆接的牢固度。没问题的话,就按这个法子来建船坞的顶部结构。”
二、铆接工艺初试验,铁匠短缺遇瓶颈
邱远山雷厉风行,当天就从冶铁厂调了一批熟铁,让铁匠打了两根三尺长的钢柱、一根四尺长的钢梁。钢柱和钢梁的表面先用车床(之前改进的简易车床)打磨平整,再用特制的钻头(冶铁厂新造的麻花钻)钻孔——钻头装在脚踏式钻床上,一个铁匠踩着踏板,钻头慢慢转动,另一个铁匠扶着钢件,确保钻孔位置精准。
钻好孔后,铁匠们用红热的铁坯打成铆钉——圆柱形,一端带帽,另一端留着多余的长度,方便铆紧。邱远山亲自上手,将钢梁放在两根钢柱顶端,对齐孔洞,把铆钉穿进去,再用大锤猛砸铆钉的另一端,直到砸出一个新的“帽”,将钢柱和钢梁牢牢固定在一起。
“成了!”邱远山试着晃了晃钢梁,纹丝不动,他激动地对叶青云说,“领,铆接真管用!这结构比木头结实多了,就算棚子上站几个人,也没问题!”
叶青云也松了口气,可没等高兴多久,冶铁厂的铁匠总管就找了过来,脸色焦急:“邱大人,不行啊!船坞要的钢柱有二十根,每根三丈长,钢梁有五十根,每根五丈长,光钻孔就得钻上千个,咱们冶铁厂就三十个铁匠,还得管冲压机的铁板、盔甲的甲片,根本忙不过来!昨天有三个铁匠累得中暑了,再这么下去,别说船坞,连盔甲都赶不上进度了。”
邱远山皱起眉——他如今是吴家堡工部负责人,管着冶铁、木工、造船、基建,手里的人手本就紧张,之前为了建港口,还调走了不少铁匠去做工具,现在船坞又要大量钢件,铁匠确实不够用。“这可怎么办?船坞的工期不能拖,港口下个月就要完工,到时候没船坞,木船造不出来,盐还是运不出去。”
叶青云想了想,说道:“招募!从外面招募铁匠!咱们的商驿不是在青运城、扬州、大辽城都有网点吗?让商驿的掌柜们帮忙宣传,就说吴家堡招募铁匠,每月五两银子,管三餐住宿,还能学新手艺(铆接、冲压),做得好的还能当工头,给安家补贴。肯定有不少铁匠愿意来。”
“五两银子?”邱远山愣了一下,“比普通铁匠的工钱高两倍,会不会太破费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叶青云摇头,“铁匠是技术活,好铁匠能顶十个民工。咱们现在缺的就是技术人,多花点银子,能让船坞早日完工,还能为以后的产业储备人才,值!”
三、商驿传讯招良匠,百匠齐聚破困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消息通过商驿传了出去——青运城的商驿掌柜把招募告示贴在最热闹的市集,扬州的李掌柜专门拜访了当地的铁匠行会,大辽城的耶律烈也帮忙通知了北蛮部落里的铁匠(北蛮有不少擅长打马具的铁匠)。
招募告示一出,果然引来了不少铁匠。第一个来的是青运城的老铁匠张师傅,六十多岁,打了一辈子铁,因为青运城的铁匠铺被赵家刁难,活越来越少,听说吴家堡待遇好,还能学新手艺,带着两个徒弟就来了。“叶大人,俺别的不会,就是钻孔、打铁栓拿手,您放心,俺肯定把活干好!”张师傅握着叶青云的手,满是老茧的手劲十足。
接着,扬州的几个年轻铁匠也来了,他们听说吴家堡有“能压铁板的机器”(冲压机),好奇得不行,想来见识见识;北蛮的五个铁匠也来了,他们擅长打大型钢件,之前帮耶律烈打过马桩,听说要建船坞,觉得有挑战,主动报名。
不到半个月,邱远山就招募到了一百名铁匠,加上原来的三十名,总共一百三十名,足够支撑船坞的钢件制作。邱远山把铁匠分成三组:一组负责打钢柱钢梁(由北蛮铁匠带队,他们力气大,擅长打大型件);一组负责钻孔和铆接(由张师傅带队,他经验丰富,能保证精准度);一组负责制作铆钉和垫圈(由年轻铁匠组成,他们手脚快,学习能力强)。
为了让铁匠们尽快上手,邱远山还在冶铁厂旁边搭了个“实训棚”,每天早上教大家看图纸、认尺寸,下午实战练习。张师傅耐心地教年轻铁匠钻孔:“钻孔的时候要稳,脚踏板别踩太急,钻头歪了,孔就偏了,铆钉穿不进去,钢梁就废了。”北蛮的铁匠头领巴图则教大家打钢柱:“钢坯要烧透,锤打的时候要顺着纹路,不然钢柱容易裂,咱们建船坞,要的就是结实,不能偷工减料。”
铁匠们的热情很高——不仅因为待遇好,更因为吴家堡的技术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可能。以前在别的地方,铁匠只能打打农具、马具,可在吴家堡,能打三丈长的钢柱、能学“铆接”这种新法子,还能参与建“能停大船的船坞”,这种成就感是以前没有的。
“邱大人,您看俺打的这个铆钉!”一个年轻铁匠拿着刚打好的铆钉跑过来,铆钉两端的帽又圆又平整,“俺按张师傅教的,烧到红透再锤,比以前打得好多了!”
邱远山接过铆钉,满意地点头:“好!继续练!咱们的船坞能不能结实,就看你们的活细不细了!”
四、船坞施工遇吊装难,青云巧绘龙门吊
船坞的建设很快步入正轨——混凝土基础率先开工,民工们用木板搭好模板,将水泥、沙子、碎石按“一比二比三”的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再倒进模板里,用振捣棒(简易的木槌)把混凝土敲实,防止有气泡。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养护七天,每天浇水,确保强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舒礼理在学校被霸凌,父母老师也只以为是小孩子家之间的玩闹,失望至极之后,舒礼理不指望他们帮她了,她得靠自己找个有势力的保护她她看上了楼聿听,听说这个人有权有势还有颜。于是,偶然的一个冬天,她捡...
「我说学姊啊」他慵懒地靠着栏杆,「我认为所谓的长大成人就是接受自己的幼稚。」孟姿萤,是我的名字,同时也是我最大的包袱,自我懂事以来,这三个字似乎就意味着成熟可靠认真负责长得漂亮...
景黎穿越古代,成了一只世间罕见的小锦鲤,自带锦鲤buff,能让身边人快速转运。小锦鲤流落到一个僻壤山村,被村里有名的病秧子捡回了家。病秧子名叫秦昭,三年前来村里时记忆全无,身份成谜,病得爬都爬不起来,在村中受尽排挤。看着秦昭家里空荡荡的土房,景黎决定帮帮他。小锦鲤朝秦昭摇尾巴听说我能帮人达成心愿哦!秦昭什么都行?小锦鲤嗯嗯嗯!秦昭淡淡一笑我想要一位夫郎。从某天开始,村里那个病秧子忽然病好了,还走了大运。往山里一钻就挖到珍稀草药,随手救个人就是城中大贾的儿子,就连一锄头下地都能翻出一锭银子盖房娶亲建私塾,日子越过越好,村民奇得抓心挠肝,爬墙偷师转运秘籍。只见病秧子蹲在水池边,对沉在水底吐泡泡的鲜红锦鲤温声细语地哄乖乖出来吃饭,不让你生小鱼了。软萌锦鲤受x病弱美人攻食用指南1架空朝代架空背景架空一切,考据党慎入。2萌宠日常流种田文,种田养鱼谈恋爱,金手指粗。3主受,有生子。...
23世纪的末世强者叶初棠,穿成了被扔到乡下十五年,受尽欺辱的尚书府嫡女。开局就被管事嬷嬷下药,送给儿子当玩物?一脚断子绝孙,两脚全家死光!兽药无解,她跑到河里泡冷水澡,却一头扎进绝世美男怀里。帅哥,睡一个,保你不亏!一觉醒来,美男没了,渣爹来了。什么?要她代替庶妹嫁给变态老太监当对食?扒光庶妹衣裳,扔老太监床上...
夏洛特梅克伦穿越到了法尔斯帝国,只想做个异大陆的公务员,他也不是战斗人员但谁想到,文职人员也要上战场啊!...
这是中国版的狂怒和坦克大决战国军装甲兵团车长吴大龙带领车组弟兄,驾驶装甲薄弱的轻型坦克拼杀在抗日战场上,出生入死慢慢成长为王牌车长。本文基于真实抗战历史背景改编,无yy,不神剧,只求还原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