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86章 拍卖灵奴(第2页)

大殿正中有一扇圆形拱门,门中有一层绿色的灵波浮动,庄玉看一眼便知是拍卖场常用的小型传送门。

到了绿波拱门前,灰袍男修朝庄玉躬身拜道:

“前辈请入门,还有一刻,戌时三刻拍卖会便开始。”

庄玉微一点头,就手持绿色法牌,走进了绿波拱门。

他的身形消失在拱门中,同时从另一扇绿波拱门中出来,出现在了一座七八丈方正的石室中。

扫一眼石室中的布局,庄玉便觉和当年在北冥南梁拍卖场中的非常相似。

正前方的石壁上,有一面偌大的灵窗,灵窗中是一层清色灵力法幕,那灵力法幕外面一片漆黑,但能清楚看到外面下方的一座绿色的圆形拍卖台,台上正中也有一根绿色法柱。

在石室的正中,有一张偌大的绿色玉椅,前方一张绿色玉桌,上面摆着六品灵膳和一壶灵酒。

玉椅的右扶上,也悬浮着一颗绿色珠子,庄玉知晓那是“拍价珠”,等拍卖开始,朝那珠子稍注灵力,便是对拍卖之物上价了。

这石室的几面石壁中,也都有很强的隔神禁制,庄玉隐约能感觉到,石室在地下深处,在坊市的西北方向,不出百里。

观察了下之后,庄玉坐到了玉椅上,安心等待着,没有动桌上的灵膳和灵酒。

到了戌时三刻,灵窗法幕外的拍卖台上,一个绿袍身影从下方的黑暗中走上了拍卖台。

看其身姿,是一名女修,脸上戴着一张青蛇面具。

绿袍女修走到拍卖台上,向拍卖台四个方向都躬身一拜,口称感谢各方前辈前来参加这场拍卖会,其声音非常妖娆。

虽隔着灵窗法幕,庄玉能感觉到,这绿袍女修不是妖修,也不是人修,而是一具傀儡,有筑基巅峰的实力。

绿袍女修在朝向庄玉的方位上,站定了身姿,又说了几句恭维之话后,就开始了当场的拍卖。

第一件灵物,是一件火系法器,灵光一闪,出现在了拍卖台的绿色法柱上。

那法器名为御火杖,一出现在拍卖台上,杖身影像就被清楚地投到了庄玉所在石室的灵窗法幕上。

火杖通体赤红,长度四尺,粗度寸余,盘着三条栩栩如生的火蛟雕纹。

约有五息后,绿袍女修就介绍起了这根御火杖,其灵性品阶、神通功效、来头出处,都说得颇为详细。

介绍完后开始起拍,两千中品灵石起拍,每两百中品灵石往上喊一次价,庄玉觉得尚可。

拍卖台的绿色法柱上,很快有灵光闪亮而起,有修士开始叫价了。

最终那根御火杖,只拍到了三千九百中品灵石,就被不知哪位修士拍走了。

前面拍卖的灵物,庄玉都无甚关心,专等第九件的养神乌。

待第七件灵物,一件天南传闻的藏宝灵图拍卖完毕,庄玉正了正身姿。

很快地,一株粗胖的灵株,就出现在了拍卖台的法柱上。

那灵株分为两个部分,下身是一个两段葫芦,非常地臃肿,看起来颇丑,上面则是一根绿藤,绿藤有尺余长,长有十多片绿叶,看起来颇为赏心悦目。

这便是养神乌,只一出现在法柱上,庄玉就看出其品阶很不错。

拍卖台上的绿袍女修,身姿妖娆地开声道:

“诸位前辈,这便是今晚的第九件灵物,五十株养神乌中的一株。”

“诸位前辈皆知,养神乌是安心养神的灵材,在修炼神识、炼丹制符方面用处极多,即便带在身上也于修炼有利。”

“当前离火残宫又将现世,养神乌又成了各方修士采买的重头。”

“这次我牙丘拍卖场,一次拿出五十株上等养神乌拍卖,也正是为了助力各位前辈的残宫之行。”

“妾身可以向诸位前辈保证,今晚拍卖的五十株养神乌,全部出自天妖谷的盘蒙山,并且均由天妖谷盘蒙老祖亲手培育过,全部为上等养神乌。”

“这五十株养神乌,不可分拍,一万中品灵石起拍,五百中品灵石上价一次。”

“诸位前辈若是有意,请出手吧。”

一听到此等价格,庄玉心中一紧,一股灵力摸向了自己储物戒中的灵石。

而接下来让庄玉没有想到的是,五十株养神乌的拍价快往上涨去,不大一会儿功夫就到了三万中品灵石。

到了这等价格,一株六百中品灵石,庄玉已不准备再出手了,他觉得自己应去中土大界购置灵材了。

最终那五十株养神乌,被不知哪位身家丰厚的憨修,以三千六千中品灵石给拍了去。

最后面的一件灵物,是一头水系兽卵,庄玉已没有心思再看,心中开始盘算自己何时去趟中土大界,是自己亲自去,还是让四猿去,又或者分身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网游之欢乐搅基+番外

网游之欢乐搅基+番外

附本作品来自书互联网,禁止转载!!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网游之欢乐搅基作者冰夏雪席洛宁是娱乐圈大神,是个快奔三的同志。事业有成,只是感情还处于空窗期。无聊时玩游戏碰见自己初恋,两人在日常相处中再续前缘。又跟一群热爱搅基的少年,每天过着热热闹闹欢乐搅基的游戏生活。PS作者热爱网游,特别对键盘网游情有独钟。此乃作专题推荐冰夏雪娱乐圈网游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成福红梅+

成福红梅+

成福的事在我们村里似乎总是焦点,也总是被村里的人津津乐道,这一次被人议论的原因是成福出轨了,我们村里那个快六十岁的成福。出轨,这个在城里流行的词语就这么贴到了他的身上,也将成为大年三十餐桌上一道增加乐趣的菜品。村里有一处小有历史的文化广场。说是广场,其实也只是过去晒粮打谷的碾场而已。一间只有5米长宽,方正的小平房立在碾场中间。屋檐上有很多的五角星,泛着淡淡的红色,村里人把这里叫看护房。看护房有三面都做了大窗户,主要是为了方便在碾场晒粮食的人看管之用。现在的看护房早就失去了作用,窗户被装上了木板。正门的墙面则是一个类似于现在的公示栏的位置,一层层的白纸红纸叠在一起,就像一个个的白事和喜事交织在一起,隐约能看到那些有哭有笑的人。现在的小...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