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8章 吴家堡船厂筑船坞(第2页)

七天后,混凝土基础干透,钢柱的安装开始了。可刚装了两根钢柱,新的问题就来了——每根钢柱重三千斤,靠十几个民工抬着往混凝土基础的预埋件上放,不仅慢,还容易放歪。有一次,民工们抬着钢柱往起走,脚下一滑,钢柱差点砸到地上,幸好铁牛眼疾手快,用肩膀扛了一下,才没出大事。

“这样不行!”铁牛揉着酸痛的肩膀,对叶青云说,“钢柱太重,靠人抬太危险,万一砸伤人,或者放歪了,混凝土基础都得砸坏,之前的活就白干了。”

邱远山也犯了愁:“以前咱们抬重东西用撑杆和滑轮,可撑杆最高只有两丈,钢柱要装到三丈高,撑杆够不着;而且滑轮只能吊一千斤以下的东西,三千斤的钢柱根本吊不动。”

叶青云站在一旁,看着民工们费力地调整钢柱的位置,脑子里忽然闪过现代龙门吊的样子——轨道、钢框架、滑轮组,这不就是为吊装大型构件设计的吗?他立刻让人拿来纸笔,飞快地画了起来:“咱们做个‘龙门吊’!”

图纸上,两条平行的轨道铺在船坞两侧的地面上,轨道上放一个可移动的钢框架(像个“门”字),框架顶部装一个大型滑轮组,滑轮组上绕着粗麻绳,麻绳一端挂着吊钩,另一端连接到绞盘(用两匹马拉动)。“轨道用铁板拼接,钢框架用铆接的钢柱钢梁做,滑轮组用之前改进的重型滑轮(能承重五千斤),绞盘用铸铁做齿轮,这样就能吊三千斤的钢柱了,还能在轨道上移动,把钢柱精准地放到预埋件上。”

邱远山盯着图纸看了半天,越看越兴奋:“龙门吊!这法子太妙了!能移动,能吊重,还能精准定位,比人抬强一百倍!只是……轨道和钢框架怎么做?”

“轨道好办,”叶青云指着图纸,“用咱们冶铁厂的铁板,每块长一丈、宽一尺、厚半寸,拼接起来,用铆钉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确保两条轨道平行,误差不过半寸。钢框架的钢柱用两丈高的,钢梁用五丈长的,铆接成‘门’形,底部装轮子,卡在轨道上,能来回移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邱远山立刻组织铁匠和木工动手——铁匠们加班加点打轨道用的铁板和钢框架的钢件,木工们则制作滑轮组的支架和绞盘的木架。半个月后,简易龙门吊终于做好了:两条轨道平行地铺在船坞两侧,钢框架稳稳地卡在轨道上,顶部的滑轮组闪着金属的光泽,绞盘旁的两匹马昂挺胸,透着一股威风。

试吊那天,所有人都围了过来。铁牛亲自负责操作绞盘,民工们把钢柱绑在吊钩上,邱远山喊了声“起吊”,铁牛赶着两匹马,绞盘慢慢转动,钢柱缓缓上升,升到三丈高时,铁牛又赶着马,让龙门吊沿着轨道移动,将钢柱精准地放在混凝土基础的预埋件上。

“成了!”民工们欢呼起来,邱远山激动地拍了拍叶青云的肩:“领,您这脑子真是太灵光了!有了龙门吊,别说钢柱,以后造船的龙骨都能吊!”

叶青云笑着点头,目光落在远处——船坞的钢柱一根根立了起来,钢梁也通过龙门吊慢慢安装到位,顶部的棚子渐渐成型,像一个巨大的钢铁帐篷,笼罩着整个船坞。铁匠们还在忙碌,有的在给钢梁刷防锈漆(用桐油和石墨混合做的),有的在检查铆钉是否牢固;民工们则在船坞底部铺设木板,为后续造船做准备。

小白狐蹲在叶青云脚边,仰头看着龙门吊,琥珀色的眼睛里满是好奇,偶尔对着移动的钢框架轻叫两声,像是在为这新事物欢呼。叶青云弯腰抱起它,摸了摸它的绒毛:“你看,咱们的船坞快建好了,以后就能造大船,把盐运到更远的地方,吴家堡会越来越好的。”

小白狐蹭了蹭他的下巴,像是听懂了。

五、船坞渐成盼通航,工部协力绘新篇

随着龙门吊的投入使用,船坞的建设进度大大加快。二十根钢柱不到十天就全部安装完毕,五十根钢梁也通过铆接连接成顶部的棚架,棚架上再铺上木板和油布,一个能遮风挡雨的船坞主体终于成型。船坞的四周,混凝土墙也砌到了五尺高,墙外侧还堆了一层巨石,防止海浪冲击;墙内侧装了排水口,下雨时船坞里的雨水能及时排出去,不会积水。

邱远山每天都泡在船坞里,带着铁匠和民工检查每一个细节:钢柱的预埋件是否牢固,钢梁的铆钉有没有松动,棚架的油布有没有漏缝,排水口是否通畅。有一次,他现一根钢梁的铆钉有点松,立刻让人拆下来重新铆接,还特意叮嘱:“船坞要能用几十年,不能有一点马虎,现在偷一点懒,以后出了问题,就是大麻烦。”

铁匠们也越熟练——张师傅带领的钻孔组,钻孔的误差能控制在一分以内,铆钉穿进去严丝合缝;巴图带领的钢件组,打出来的钢柱笔直,没有一点弯曲;年轻铁匠们制作的铆钉,数量和质量都远预期,甚至还改进了铆钉的形状,让铆接更牢固。

与此同时,船厂的其他设施也在同步建设:船坞旁边建了两座铁匠铺,专门用来打造造船用的铁钉、铁环;建了三座木料仓库,储存从山里运来的楠木(造船的主要材料);还建了一座简易的码头,用来停靠待修的小船。

叶青云也没闲着,他时常去船厂视察,有时会和邱远山讨论木船的改进——比如在船底加一层铁皮,防止海虫啃咬;在船两侧装几个小滑轮,方便装卸货物;在船舱里加几个隔水舱,就算有一个舱进水,船也不会沉。

“领,您说的隔水舱太重要了!”邱远山拿着改进后的船图纸,“以前的木船要是进水,很快就会沉,有了隔水舱,安全多了,以后运盐走远海,也不用担心了。”

王五则负责物资调配——每天从山里运楠木到船厂,从冶铁厂运铁钉到铁匠铺,从粮库运粮食到民工的宿舍,确保船厂的建设不会因为物资短缺而停工。“领放心,楠木储备足够造五艘大船,铁钉也备了十万个,粮食够民工和铁匠们吃三个月,绝不会掉链子!”

铁牛也时常从港口过来帮忙,他带着港口的民工,帮着搬运木料和巨石,还在船厂周围加了巡逻,防止有人破坏。“俺跟兄弟们说了,船厂和港口一样重要,都是吴家堡的命根子,谁要是敢来捣乱,俺饶不了他!”

深秋的一天,船坞终于全部完工。站在远处望去,巨大的钢框架棚子在阳光下闪着金属的光泽,船坞两侧的轨道延伸向远方,龙门吊静静地停在轨道上,像一个守护着船厂的巨人。船坞里,民工们正在铺设最后一层木板,铁匠们在调试造船用的工具,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叶青云、邱远山、铁牛、王五站在船坞门口,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感慨。“三个月,从一片滩涂到一座船坞,不容易啊!”邱远山感叹道,“要是没有铆接、没有龙门吊、没有这么多铁匠,咱们根本建不成。”

叶青云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大海:“这只是开始。等船坞建好,咱们就造大船,把盐运到江南、运到大辽城,以后还能运盔甲、运皮毛,让吴家堡的名字传遍大夏的每一片海域。”

小白狐从叶青云怀里跳下来,跑进船坞,在木板上欢快地跑着,尾巴摇得飞快。阳光透过棚架的缝隙,洒在它雪白的毛上,泛着温暖的光泽。

这一日的吴家堡,船厂的锤声、铁匠的敲打声、民工的号子声,与港口的海浪声交织在一起,成了乱世里最动听的乐章。所有人都知道,这座船坞的建成,不仅意味着吴家堡有了自己的船厂,更意味着他们有了走向更远未来的可能——在这片动荡的土地上,他们用双手和智慧,一点点搭建起属于自己的安稳与希望,而这希望,终将随着驶出港口的大船,驶向更广阔的天地。

喜欢一不留神就穿越请大家收藏:dududu一不留神就穿越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军婚:最强军官被大佬美人拿捏了

军婚:最强军官被大佬美人拿捏了

快穿大佬谢晚宁最后一个世界来到了七零年代,成了同名同姓的医生谢晚宁。为了完成原主遗愿,靠高超医术和空间灵泉救下大哥,也因为这事,引起了霍景川的注意。家庭原因,订婚对象避之不及,霍景川挺身而出,迎娶谢晚宁。未料谢晚宁因为种种事迹,名声响遍北城。随军后,家属院都在猜测,一向年轻俊逸,异常挑剔的军官霍景川会找个什么样的媳...

王建强陈娇娇

王建强陈娇娇

主角配角是王建强陈娇娇的小说名叫做没苦硬吃!放纵后我获天赋神通!王建强陈娇娇全文番外,是笔者圆月2024年写的一本都市小说,原文讲述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王建强没有再出门,一直在炼制丹药。自从觉醒了系统后,他炼制丹药就没有失败过。百分百的成丹率堪称非人。一月时间下来,之前购买的药材已经全部耗尽,得到了完美养身丹十颗,完美青灵丹上百颗。除此之外,也积累了大量修炼点。期间牛守仁又来了几次。都是一番场面话后才才自得离去。对此王建强倒只是心中冷笑,要不是看陈娇娇的面子,他早就让他滚蛋了。对现在的他而言,聚灵丹只是不起眼的小钱而已。修炼本就是个枯燥的活计。长时间修炼就更枯燥了,正好充当一下修炼间隙的调剂。...

我欲上琼楼

我欲上琼楼

琼楼高可攀,大道行将安。执我手中剑,锋刃指苍天!夏旸朝,历经两百余年的太平岁月,却因皇宫的独苗,引起无数的暗潮汹涌一个偏远渔村的少年,本想安稳太平度日,阴差阳错,陷入了江湖与庙堂的纷争...

七零钓系美人,靠撒娇拿下冷面军少

七零钓系美人,靠撒娇拿下冷面军少

再睁眼,温姝重生回到了七零年代。回想起上辈子被人坑害,错失良人,她就懊悔不已。这一次,她踩绿茶,揍渣男,励志成为独立女强人。终于,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京都大学,靠着时代红利,成为企业家。事业上取得成果了,剩下的就是看着面前八块腹肌俊男,她邪魅一笑,上前勾住他的脖子帅哥,有没有兴趣跟我谈个恋爱?蔺文轩表...

强撩!暗恋!总统阁下他温柔低哄

强撩!暗恋!总统阁下他温柔低哄

(暗恋闪婚甜宠先婚后爱感情流)传闻宁家那个从小走丢,在乡下长大还闹了满身笑话的宁大小姐一往情深的爱了京城第一贵公子沈慕白很多年。可两家联姻当天,沈慕白却当众抛下新娘,去追寻他的白月光。一时间,宁大小姐成为上流圈笑柄。众人幸灾乐祸,只道那个乡下土包子纯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活该有此下场。可没想到她转身就嫁了旁...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