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章 特训营内竞锋芒 理论实战融一身1938年四川重庆(第1页)

特训班的第一天,林文澜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清晨六点的出操,他穿着从芜湖带来的旧军装,站在一群穿着统一呢子特训服的军官中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负责出操的教官是黄埔一期毕业的少将,盯着林文澜的旧军装,语气严厉:“林少将,特训营有规定,所有学员必须着制式服装,你这身衣服,不符合要求。”

林文澜愣了一下,才想起报到时参谋提过的“制式服装”,却因为赶路匆忙忘了领取。他刚要解释,旁边的李上校立刻上前一步:“报告教官,林少将刚从芜湖前线赶来,行李还没来得及整理,我这有一套备用的特训服,先借给他穿。”

教官点了点头,没再追问。出操结束后,林文澜拿着李上校递来的特训服,心里满是感激:“多谢李兄,不然我今天怕是要出丑了。”

“都是同学,不用客气。”李上校笑着说,“咱们这特训班,看似松散,其实规矩多着呢。比如上课不能迟到,沙盘推演要按流程来,甚至连吃饭都要按军衔高低排队——中央嫡系的规矩,得慢慢适应。”

林文澜默默记下这些话。上午的《现代战役指挥学》课,讲台后的教官是留德归来的战术专家,手里拿着粉笔,在黑板上画着复杂的战役地图:“年德军的‘春季攻势’,就是利用集中优势兵力,突破敌军薄弱环节,再进行纵深穿插……”

台下的军官们大多在认真记笔记,林文澜却听得有些吃力。他习惯了在战场上看真实的地形,黑板上的线条和符号,让他一时难以联想到实战。直到教官讲到“防御战役中的兵力部署”,举了“如何用一个旅守住宽五公里的防线”的例子,林文澜才猛地抬头——这不正是他在芜湖遇到的问题?

“报告教官!”林文澜举手起身,声音洪亮,“我在芜湖用一个旅守五公里防线时,采用了‘梯次防御+机动支援’的战术,在左翼马鞍山设主阵地,右翼清水河设警戒阵地,中间留一个营作为机动部队,日军三次进攻都没突破。”

教官愣了一下,随即示意他继续说。林文澜走到黑板前,用粉笔在地图上画出芜湖防线的地形:“日军有坦克和重炮,我就在主阵地前挖反坦克壕,灌满水,再设置鹿砦;他们的步兵擅长冲锋,我就用迫击炮在冲锋路线上覆盖射击……”

他讲得条理清晰,从地形利用到火力配置,从士兵士气调动到百姓支援配合,甚至提到了如何用缴获的日军武器反击。台下的军官们都抬起头,原本有些轻视“实战派”的黄埔系参谋,也忍不住拿出笔记录。

“很好!”教官拍了拍手,语气里满是赞赏,“林少将的实战经验,正好弥补了理论教学的不足。现代战役指挥,既要懂理论,更要会结合实际——你这个案例,明天可以在全班做专题分享。”

第一次上课就得到认可,林文澜心里松了口气。下午的《装甲兵战术协同》课,德国顾问用德语讲课,翻译在旁边同步转述。当讲到“装甲部队与步兵的协同进攻”时,顾问提问:“如果敌军在平原上用反坦克壕阻挡装甲部队,该如何突破?”

台下一片沉默。黄埔系的军官们大多从理论出,说“用炮火覆盖摧毁壕沟”,西北军的军官则说“派步兵迂回偷袭”。林文澜却想起在芜湖炸日军坦克的经历,起身答道:“可以派敢死队携带炸药包,在炮火掩护下,炸掉反坦克壕的两侧,让装甲部队从缺口突破;同时派步兵在坦克两侧掩护,防止敌军步兵靠近坦克。”

德国顾问眼睛一亮,用生硬的中文说:“你的想法,很实用!实战中,有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最好的办法。”

接下来的日子,林文澜渐渐找到了节奏。他白天认真听理论课,把老师讲的“战役指挥体系”“后勤保障流程”,一一对应到自己之前的实战经历中:在蕴藻浜时,要是懂“后勤梯次补给”,就不会出现弹药短缺;在南京撤退时,要是会“情报分析研判”,就能提前避开日军的伏击。

晚上的沙盘推演,是林文澜最擅长的环节。一次推演“防守长江防线”,他作为防御方指挥官,将部队分成“正面防御”“侧翼警戒”“机动反击”三部分,还特意在日军可能登陆的滩头设置了“假阵地”,引诱日军进攻,再用机动部队从侧翼包抄。

“林少将,你这‘假阵地’的点子,太妙了!”负责推演的教官看着沙盘上被“包围”的日军标记,笑着说,“日军最擅长侦查,却容易被表面的火力迷惑,你这一招,正好打在他们的弱点上。”

推演结束后,不少军官围着林文澜请教实战经验。黄埔四期的少校拿着笔记本,问:“林少将,您在芜湖怎么让百姓主动帮部队修工事、送物资?我们部队到了地方,百姓都躲着走。”

“很简单,把百姓当家人。”林文澜想起陈秀兰和乡亲们,语气诚恳,“在南京,我给守城的民团送热粥;在芜湖,我把缴获的粮食分给百姓。你保护他们,他们才会支持你——打仗不是光靠士兵,百姓才是最坚实的后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少校若有所思地点头,把这句话记在笔记本上,旁边画了个五角星。

特训班过半时,委员长亲自来营地讲“战时政治工作”。礼堂里,委员长站在台上,目光扫过台下的五十名军官,最后落在林文澜身上:“林文澜,你在南京保护百姓,在芜湖坚守防线,做得很好。军人不仅要会打仗,更要懂民心——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才能打赢这场抗战。”

被委员长当众点名表扬,林文澜立刻起身敬礼,心里满是激动。他知道,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所有从实战中成长起来的军官的肯定。

课程接近尾声时,特训班组织了一次“实战拉练”——模拟日军进攻重庆外围阵地,学员们分成红蓝两军,进行为期三天的对抗演习。林文澜被任命为蓝军(防御方)总指挥,手下有三个模拟团的兵力。

演习开始后,红军(进攻方)按照德国战术,集中“装甲部队”猛攻蓝军左翼。林文澜没有按理论课教的“集中兵力防守左翼”,反而下令左翼部队“佯装撤退”,同时派一个团绕到红军后方,摧毁了他们的“补给基地”。

“林少将,你这是违规!理论上,左翼是防御重点,不能轻易撤退!”红军指挥官找到裁判官,语气不满。

林文澜却平静地解释:“实战中,日军的补给线是软肋。我放弃左翼的次要阵地,引诱他们深入,再断他们的补给,他们就算突破左翼,也撑不了多久。”

裁判官沉吟片刻,最终判定:“蓝军战术有效,红军因补给中断,进攻失败。”

演习结束后,德国顾问特意找到林文澜,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是我见过的,最会把理论和实战结合的中国军官。将来,你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指挥官。”

一个月的特训很快结束。结业典礼上,林文澜被评为“优秀学员”,委员长亲自为他颁了结业证书,还单独召见了他。

“文澜,你在特训班的表现,我都知道了。”委员长坐在沙上,递给林文澜一杯茶,“接下来,你先回芜湖,把旅带好。等时机成熟,我会给你更重要的任务——抗战需要你这样的将领,国家也需要你这样的将领。”

林文澜双手接过茶杯,心里热血沸腾:“请委员长放心,属下一定不负厚望,带好部队,多杀鬼子,早日收复失地!”

离开重庆时,李上校和其他几位学员来送行。李上校递过来一本《现代陆军指挥手册》,上面写着“赠文澜兄,共勉”:“将来咱们在战场上相遇,可要互相配合,打个大胜仗!”

“一定。”林文澜接过手册,放进布包。卡车驶离特训营,他回头望去,半山腰的“忠勇爱国”石碑越来越小,心里却有了更清晰的方向——他不仅要带旅守住芜湖,更要带着在特训班学到的本事,将来指挥更多的部队,把日军赶出国土,为死难的同胞报仇,为国家的未来而战。

车窗外,川东的群山连绵起伏,像一道道坚固的防线。林文澜摸出胸口的宝鼎勋章,又翻开李上校送的手册,指尖在“战役指挥”的章节上轻轻划过——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喜欢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请大家收藏:dududu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傅祈年林希+

傅祈年林希+

我老公曾经有多爱我呢?当年为了能娶到我,单是求婚,他就求了九十九次。直到第一百次,我终于被他的坚韧打动。成为海市人人艳羡的傅太太。新婚当天,我给了他九十九张和好券。约定只要这些和好券没用完,我就会一直陪在他身边。结婚五年,他每出去陪一次白月光,就会用完一张和好券。当他用到第97张和好券的时候,老公突然发现我变了。我不再哭闹,也不再求他留下。只在他因为小白兔秘书失了理智的时候,悄悄问他你去陪她的话,我能用张和好券吗?男人愣了一下,罕见的心软了好,反正我才用到六十多张,你想用就用吧。我嗯...

偏偏偏爱+番外

偏偏偏爱+番外

偏偏偏爱作者无限贰贰简介有些人的爱像初一月光,悄然无息,却已如约而至。大三那一年,裴浅海甩了即将远赴德国交换学生的医学院男友江北驰。三年半后再相遇,她是一个靠接案维生的斜杠设计师,他已经是独当一面的住院医师。几次擦肩而过,没擦出火花,反到是冰渣四溢。裴浅海也不意外,当时撕破脸也要分手的是她,他没出言讽刺已经展现了专题推荐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总有渣O想重生

总有渣O想重生

渣O重生含泪追夫火葬场前高岭之花后黑化疯批AX前浪荡不羁后温柔人妻O重生前,祝挽星凭借着好相貌和显赫家世把圈儿里的alpha玩了个遍,据传言说祝小公子非有三层别墅不上塌。大家都说这种不讲O德的二世祖一定入不了陆少爷的眼,而陆廷鹤我刚买了别墅,三层的。祝挽星额恭恭喜?陆廷鹤上去坐坐。重生后,昔日风流贵公子甘为人妻,温柔小意体贴备至,只愿赎清自己作下的孽。大家都说这是陆少爷前世修来的好福气,而陆廷鹤嗤笑一声,给那双纤细的手腕绑上领带。跑什么,这就装腻了?我还没玩够呢。祝挽星没有跑,去便利店了。陆廷鹤去便利店干什么,指望店员救你吗?祝挽星哥想…想绑着,家里没有绳子又名含恨而终后疯批攻他憋狠了陆廷鹤X祝挽星高亮1双重生|狗血|甜宠|追夫火葬场|都洁2受控度较深慎入,先酸后甜3攻要复仇道德水平不高4挺过前几章,这就是双向奔赴的甜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