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养心殿的檀香燃到第三炉时,皇帝放下了手中的奏折。明黄的封皮上,“西北军务”四个朱字透着沉甸甸的威严,他指尖在“粮草短缺”四个字上反复摩挲,指腹的薄茧蹭过纸面,出轻微的沙沙声。
“李德全。”
廊下立刻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李德全弓着身子进来,手里捧着刚沏好的雨前龙井,茶烟袅袅,混着殿内的檀香,生出一种沉静的暖意:“万岁爷,您叫奴才?”
皇帝没看他,目光依旧落在奏折上:“长信宫那边,怎么样了?”
李德全的手微微一顿,茶盏的热气熏得他眼睛酸。他知道,万岁爷看似在问“怎么样”,实则什么都知道——这宫里的风吹草动,从来瞒不过养心殿的耳目。
“回万岁爷,淑妃娘娘……教训了苏常在几句。”李德全的声音压得极低,像怕惊扰了殿内的寂静,“说是苏常在穿了不合身份的云锦,僭越了规矩。”
皇帝的指尖停在奏折上,没说话。窗外的蝉鸣不知何时歇了,只有檐角的铜铃偶尔被风拂动,出叮咚的轻响,衬得殿内愈安静。
李德全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伺候万岁爷二十多年,太清楚这位帝王的性子——看似温和,实则眼里揉不得沙子。淑妃在长信宫当众掌掴苏凝,这事若是捅开了,怕是要掀起不小的风波。
“教训了几句?”皇帝终于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却让李德全后背沁出一层冷汗,“是用嘴教训的,还是用手?”
李德全“噗通”一声跪下,额头抵着冰凉的金砖:“奴才……奴才去的时候,苏常在脸上已经红了,嘴角还带着血……淑妃娘娘说,是教她懂规矩。”
殿内静得能听见香灰落在炉底的轻响。皇帝拿起案上的茶盏,却没喝,只是看着袅袅升起的热气,将他眼底的情绪藏得严严实实。
他想起苏凝。那个在御花园的紫藤架下抄《道德经》的女子,穿着半旧的青布裙,阳光落在她低垂的眼睫上,安静得像幅水墨画。他记得她递茶时指尖的微颤,记得她读“知止不殆”时温润的声音,记得她收到云锦时眼里一闪而过的欢喜——那点鲜活的、不加掩饰的情绪,在这规矩森严的后宫里,像株难得的绿芽。
可他更记得,自己是帝王。帝王的恩宠,从来不是无凭无据的施舍,是权衡,是制衡,是让后宫这盘棋,始终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赏云锦时,他不是没想过规矩,只是觉得,偶尔破一次例,或许能看看这株绿芽,能不能在风雨里站稳。
“淑妃现在在哪儿?”皇帝忽然问。
“在偏殿等着,说是要给万岁爷弹琵琶。”李德全连忙回话。
皇帝放下茶盏,声音平淡:“让她回去。告诉她,闭门思过三日,抄写《女诫》十遍。”
李德全愣了愣,随即大喜过望:“奴才遵旨!”他就知道,万岁爷心里是记着苏常在的!
“等等。”皇帝叫住他,“别说是朕的意思,就说……是她自己失了仪态,罚她静思己过。”
李德全的脚步顿住了。他这才明白,万岁爷罚淑妃,不是为了给苏凝出气,是为了维护后宫的平衡——既不能让淑妃觉得帝王偏宠,也不能让苏凝觉得自己无依无靠。
“奴才明白了。”他躬身退下,走到门口时,听见皇帝又说,“去看看苏常在,让太医给她送些上好的去淤药膏,告诉她……安心休养,不必急着来谢恩。”
李德全应了,心里却叹了口气。这帝王的心,真是比海底的针还难猜。
皇帝重新拿起那本奏折,却怎么也看不进去了。眼前反复出现的,是李德全描述的画面——苏凝跪在地上,半边脸红肿,嘴角淌着血,却对着淑妃说“谢娘娘教诲”。
他见过太多后宫女子的眼泪。有的哭是为了博同情,有的哭是为了争怜惜,有的哭是为了算计。可苏凝没哭。挨了打,受了辱,她选择了最笨拙也最聪明的方式——忍。
这忍,不是懦弱。是懂得在绝对的权势面前,收起所有的棱角;是明白在这深宫里,活下去比争一口气更重要;是清楚“知止不殆”四个字,在后宫的另一种写法——知进退,懂藏锋。
“有点意思。”皇帝低声自语,指尖在奏折上轻轻敲击着。他忽然想起苏凝抄的那本《道德经》,其中“柔弱胜刚强”六个字,被她用朱笔圈了又圈。当时他还笑她迂腐,如今看来,这小女子,倒是比谁都懂其中的深意。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照在案上的龙涎香上,投下细长的影子。皇帝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长信宫的方向。那里的玉兰花还在落,像一场无声的雪。
他知道,今日这一巴掌,打醒的不仅是苏凝,也是他自己。他原本以为,这后宫不过是些争风吃醋的戏码,却没料到,一个末等常在,能在屈辱里透出这样的韧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德全。”他扬声唤道。
“奴才在。”
“碎玉轩的份例,往上提一级。”皇帝的声音平静,“不必声张,悄悄办了。”
李德全心里一动,连忙应下。份例往上提一级,不算恩宠,却足够让宫里人明白,这位苏常在,不是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
皇帝看着窗外的暮色,忽然觉得,这后宫的棋,或许比他想的要有趣些。淑妃的刚,苏凝的柔,刚易折,柔能存。而他要做的,就是看着这柔里的刚,能生长出怎样的形状。
夜色渐浓,养心殿的烛火亮了起来。皇帝坐在案前,重新批阅奏折,只是偶尔会停下笔,目光落在空着的茶盏上——那本该是苏凝送来的冰糖雪梨,此刻却不知成了哪处的狼藉。
他没再问起苏凝的伤势,也没再提长信宫的事。就像什么都没生过一样。
可李德全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帝王心里那杆秤,在今日的掌掴与忍辱里,悄悄偏向了那个叫苏凝的女子。这偏向,不是偏爱,是对“懂事”的认可,是对“隐忍”的欣赏,是一种更冷静、更理智的……关注。
而这种关注,往往比一时的恩宠,更能在后宫的风雨里,为一个女子撑起一片安稳的天。
皇帝放下朱笔时,已是三更。他望着窗外的月光,忽然想起苏凝红肿的脸颊,和她平静的眼神。那眼神里没有怨,没有恨,只有一种近乎透明的清醒。
“隐忍懂事。”他轻轻念出这四个字,像是在给苏凝,也像是在给自己,下一个精准的注脚。
这印象,一旦落下,便不会轻易抹去了。
喜欢深宫孤女请大家收藏:dududu深宫孤女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结局番外不信人间有白头秦思思容凛精选小说推荐是作者脆脆鲨又一力作,探望秦念念买通了下人,时刻盯着秦思思的动静。同时,也使出了浑身解数要和容凛亲近。这太子妃的地位,她势在必得!王妃,近几日王爷精神不佳,王妃可以熬点提神的汤药送过去,他最喜冰糖雪梨汤。真的?说话的是府中的大丫鬟秋菊。她之前是一直服侍秦思思的。秋菊不敢诓骗您,现在府里谁不知道,太子妃的位置已经非您莫属,秋菊秋菊希望王妃以后多加提携很好。秦念念勾唇冷笑,是个有眼力的,好好跟我,以后定不亏待与你!秋菊大喜,连忙说是。秦念念是不会熬汤的,但她知道有个人会。荒园内。秦思思一身粗布麻衣,脸上全是操劳和疲惫,再也没了往日的神采。秦念念微微松了口气,然后让秋菊找秦思思熬了碗汤。秦思思也没多问什么,乖乖熬好,就被秋菊给...
瞬间,一股不好的预感自...
十七岁这年,没了记忆也没人要的小瞎子在黑暗中摸索着,和一个来人间索命的厉鬼做伴。那厉鬼不爱说话,只有在樊璃走错路时,才会伸出一只冷冰冰的手牵他回屋,厉鬼咬人很疼,情绪不稳定,看到樊璃躲着自己就大发雷霆。后来樊璃得知,这厉鬼叫谢遇,是名震天下的大将军。当年谢遇被敌国围杀,一个人死在了徐州城。死之前他念着某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