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章 老兵之死绝境逢生(第2页)

“人!”有人终于喊出两个字,火膜被脚步踩裂,火星飞起一层薄薄的花。

青甲小将抬手,亲兵的戟翻腕,戟背先出,不戳人,横扫脚腕。两人栽下去,在泥里打了个滚。后面的两人拔刀就上,刀带着风,直奔老兵的背。

老兵不退。他一抬手,把那块“老三营斥候”的竹牌塞到嘴里,咬住。

另一只手一把按住绳,像按住一个要逃的孩子。他的背挨了一刀,身子重重一颤。那一颤像冬夜里桥上的风,吹得桥板哆嗦了一下,又稳住。

第二刀落下来的时候,他已经把身子往前挪了半寸,把重量压在那截木上。绳没断。车没动。

郭嘉看见那一刀,喉咙像被谁按住。他不得不过去。他不该过去,他该留在暗里看,算,等。但他还是过去。

脚下一滑,他扑到老兵背后,双手往前探,把老兵的肩往下一压,替他加了一分重量。那是一种笨拙的力量,笨到像是一个小孩子在帮父亲推车。

老兵咬着竹牌,“嗯”了一声,不知是笑,还是疼。他没有回头。他连头都没有抬。他只把按在绳上的那只手又往下扣了一指,指骨贴着绳,绳上的麻沫粘在他指缝里。

“退!”青甲小将喝。“退一步!”他的短戟变成了推杆,把两个人从火膜里硬推出去。亲兵们动作极快,半步就绕到了背后,截住一个人的膝窝。人一跪,刀就丢了。

另一个人扑上来,青甲小将没用戟,抬膝,膝盖顶在对方的小腹,空手夺刃,干净利落。火膜顺势往侧边蔓延,像一朵平着开的花,花心是灰,花边是细火。

“掀布!”郭嘉咬着字吐出两个音。他不喊“敌袭”,他不喊“杀”,他只喊“掀布”。最靠近的两个押运兵应声把相邻两辆车的粗布同时掀起,灰被风卷到半空,像一层细雾。雾不厚,却能遮人眼。

青甲小将抬手,灯油再落,火与灰在空中碰了一下,起了又灭,灭了又起,像一群被人吓到的萤火虫。吓住的不是萤火虫,是人——来劫的那几个人的眼睛被灰与火反复灼得流泪,他们一时看不清方向,刀与人混在一处,手忙脚乱。

“往西退!”郭嘉压着老兵的背,一边把他往后拖,一边用极短的词给青甲小将递路。短到没有主语,没有虚词,只有方向与动作。

他知道青甲小将听得懂。懂的人不需要句子,懂一个字就够。

局势在半息之间翻过去。

亲兵把四人压在泥里,戟背横在肩窝,刀被离手,手被拧到背后,灰把他们的脸涂成了苍白的面具。最先引路的那三个里,有两人已经退到沟外,另一人踩空,摔进浅槽。

他在泥里挣扎着要翻身,手撑到石板的边,掌心一滑,又栽回去。火膜过去,贴着他衣角舔了一下,衣角“噗”的一声冒出细烟。他忙不迭拍灭,灰弹起,落满他的头。

“走!”青甲小将见势已定,抬手放了出声的哨。声音不高,不尖,短短一截,像一根针,从铁碗底刺了一个孔,让远处的骑影把方向对准了这里。

老兵在这时倒下。他不是被火烫倒的,也不是被灰呛倒的。他是被那第一刀砍出的口子慢慢放倒的。血从衣背的裂缝里涌出来,又被风吹干成一层黏着泥的“薄壳”。

他咬着的竹牌从嘴边滑下来,落到郭嘉手边的泥里。郭嘉伸手去接,没接住,竹牌在泥里滚了一滚,印上两小点泥,像两只看着他的眼睛。

“老丈。”他用尽力气把人拖到火膜之外,背靠土埂坐下。老兵的手还搭在那根绳上。绳已经不需要他按了,木已经楔住。

可他的手还不肯松。他的指腹因为长年的粗活长了厚茧,茧边被麻沫粘得白。郭嘉把他的手指一根一根掰开,轻得像怕把什么脆弱的东西折断。

老兵的眼皮颤了一下,像要睁,没睁。他的喉间出极轻的一声气音,像风从破瓦缝里漏过。“递到了。”他像昨天那样说,只是这回,他没有笑。

郭嘉把那块竹牌按在他手心里,把他的五指合上。那是他唯一能立刻还的“礼”。礼轻,情重。他不说“我欠你”,也不说“还”。他说不出。他只在心里把这四个字压紧,压得像压住一块烫手的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蹄声自远处压来。黑底“孟”字的小牙旗从荒草的阴影里立起,旗没大,角很利。

马队不多,足够把这里的“口”堵住。青甲小将提缰迎上去,在半步外勒马,低声说了两句。

领队的骑将目光掠过火膜、灰面、绳与木,又在泥里那枚极小的铜钮上停了一息,像是认了什么,冲郭嘉微不可察地点了一下头。

“他要见人。”青甲小将倚着马鞍,声音压得很低,“孟将。”

领队没问“谁”,也没问“凭什么”。他看着郭嘉,目光沉静,并无轻慢:“上马。能坐?”

郭嘉点头。他起身的那一瞬,疼像一只猛地咬住背脊的兽。他几乎站不稳。世界像慢了半拍,火膜在风里铺展开又收回去,灰在空气里一层层落下,像冬天里稻草碎成的雪。

他知道这是卷轴的反噬——脑后的那一刀还在搅动。他把齿往下一咬,咬在疼的根上,把那只看不见的兽逼退半尺。

他没回头。若回头,他会看见一张覆了草席的身影,那草席边角旧,纤维露毛,像老兵袖口的边

那张草席会在风里微微起伏一点,又很快平。他不能回头。他得把这张“脸”带走,不是用来哭的,是用来“借”的。

借给该见他的人看——世上有一种“脸”叫“无名者的脸”,它不靠名,不靠印,只靠一回又一回“不费劲儿”的递水。这样的脸,比彩绸更阔,比朱印更重。

他跨上马。青甲小将把细杆从他袖里抽出,一并交给领队:“旁道的标记。”领队点头,把细杆夹在腋下,压低声音:“走。”

马队往西北切出去。火膜在背后熄了,灰落在地上,像一层浅浅的霜。

亲兵把那几名劫车人五花大绑,脸上的灰把他们的五官涂得白,白得像刚出窑的瓷坯。

有人在咒骂,有人在呛,更多的是不出声。他们知道今夜这口“口”被堵了,再来要换路。换路的代价不止是人,是气。气弱一次,后头的手就更容易伸进来。

马走到荒草最密的地方,风在耳畔像刀又像纸。纸割人无声。

郭嘉把头靠在马鞍的背面,眼睛闭了一瞬。他并不睡。他在卷轴的余辉里,轻轻触了一下那条“金皮稻草龙”的影。影仍在东南,仍然亮,仍然剥落着粉。

他把它推到心海的一角,像把一盏漂亮却照不亮路的灯塞进箱底,然后把目光转向另一边——“孟”。那不是龙的影,是刀的影,短,硬,黑。他在心里落下四个字:弃之,择毒。

马队穿出荒草,入一线浅坡。坡后藏着一处临时的会合点,黑底“孟”字旗插在石缝里,旗杆不高,杆身扎在一堆碎石后。火光极暗,压在地面,免得被远处的人看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秦思思容凛

秦思思容凛

结局番外不信人间有白头秦思思容凛精选小说推荐是作者脆脆鲨又一力作,探望秦念念买通了下人,时刻盯着秦思思的动静。同时,也使出了浑身解数要和容凛亲近。这太子妃的地位,她势在必得!王妃,近几日王爷精神不佳,王妃可以熬点提神的汤药送过去,他最喜冰糖雪梨汤。真的?说话的是府中的大丫鬟秋菊。她之前是一直服侍秦思思的。秋菊不敢诓骗您,现在府里谁不知道,太子妃的位置已经非您莫属,秋菊秋菊希望王妃以后多加提携很好。秦念念勾唇冷笑,是个有眼力的,好好跟我,以后定不亏待与你!秋菊大喜,连忙说是。秦念念是不会熬汤的,但她知道有个人会。荒园内。秦思思一身粗布麻衣,脸上全是操劳和疲惫,再也没了往日的神采。秦念念微微松了口气,然后让秋菊找秦思思熬了碗汤。秦思思也没多问什么,乖乖熬好,就被秋菊给...

姜青黎靳寒夜

姜青黎靳寒夜

瞬间,一股不好的预感自...

半夜,阎王来哄小瞎子睡觉

半夜,阎王来哄小瞎子睡觉

十七岁这年,没了记忆也没人要的小瞎子在黑暗中摸索着,和一个来人间索命的厉鬼做伴。那厉鬼不爱说话,只有在樊璃走错路时,才会伸出一只冷冰冰的手牵他回屋,厉鬼咬人很疼,情绪不稳定,看到樊璃躲着自己就大发雷霆。后来樊璃得知,这厉鬼叫谢遇,是名震天下的大将军。当年谢遇被敌国围杀,一个人死在了徐州城。死之前他念着某人的名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