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七章 借调(第2页)

众人听了,便快分派开来。

不一刻,整个院中寂静无声,只听得一片沙沙的纸张翻动和笔墨书写的声音。

两名推官带来的是展昭誊抄的几本账册,分别来自白锦堂、徐评、林振和宋七,加上展昭从司库调出并誊抄的底账,均交由院中的三司吏人们磨勘复核。

三司虽掌管着整个国家的财务,但三司吏人却是这当中最底层、最被轻视的一群。

北宋一朝,三司官员任期较短,普遍对业务流程不熟悉。相比之下,三司吏人多长期在固定岗位任职,既看得懂账册,又对财务制度最为了解。

正因如此,包拯和庞籍听了三司使的介绍,权衡再三,抽调了十几个最底层的吏人,将他们召集到一处,闭关查账。

同时,包拯还调了十余名缉司官,将院子围得密不透风,他下了严令:不能使一个人、一只苍蝇放出去。十几个人的吃喝拉撒,全在院子里。每日,他派了专门的人来送吃食茶水,连做饭和送饭的人,也都是开封府里的。

账目没算清楚之前,不准一个人离开院门一步。

在三司吏人们开始磨勘复核的同时,宰相庞籍和三司使王伯虞也依计划,分别派人去向各位吏人家中,替他们向家中告假,还送了些银钱布匹和吃食等物,安抚家眷。

庞籍才从官家那里下了朝,刚到了家,屁股还没坐热,便有下人来报,称御史包拯的人前来求见。

老庞不敢怠慢,连称快请,不及换衣服便跑出来迎接。

来的人并不是开封府的官员,而是包拯的贴身随从,他递给庞籍一封书信,称御史叮嘱,定要亲手交给庞籍。

书信里面写着有关三司吏人在开封府的日常开销等,包拯称,这笔钱不能从开封府的公使钱里扣除,还需要宰相批复,由三司支付。

庞籍听了,一口茶差点没喷出来,心想这老包也太抠了,十几个人的吃饭能花几个钱,铁面无私就罢了,内里也真真是个铁公鸡,一分都舍不得外放。

他心里虽这样想,面上却仍是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点小事何劳御史挂念,本相已与使官交代清楚,三司自会派人将这笔款子送至开封府。只是不便张扬,请御史见谅。”

来人听了,便与庞籍见了礼,告辞而去。

老庞一脸苦笑,虽不情愿,也只得喊人备车,挪动着自己笨重的屁股,一路颠到三司。见了王伯虞,先将他痛骂了几句,再将老包写的账目扔到他脸上,叫他务必这两日就将钱送过去。

??北宋三司的部分职位,如三司副使、判官等僚属,已经成为职官迁转的必由之路。由此而产生一系列严重问题,如:在此岗位上升迁、转岗的度过快,官员理财经验不足、业务不熟悉、权势泛滥、任人情举荐等等。

?如故事中的贺正廷、沈邈,都曾做过三司判官。但两个人的职场轨迹完全不同。

?贺正廷就是北宋历史上真实的反面写照:他将三司判官的职位当作跳板,快将自己转到更高一阶的职位。

?而沈邈则因为熟悉业务、踏实肯干,从三司判官升至三司副使。

?本章故事中,包拯请来的三司吏人,是三司最底层的业务员,也是最不受待见、福利待遇最低的牛马打工人。

?他们身份低下,往往受到轻视。但三司吏人们任职时间长,熟悉行政流程和业务。但他们却没有直接的话语权。

?宋仁宗曾接受盐铁都勾押官的建议,要求三司官员认真听取熟悉业务的吏人的意见。说明,长期任职的三司吏人,不但熟悉当时的条法,更了解财政制度的利弊,能够就制度改变提供合理化建议。

?——《北宋三司财务行政体制研究》

喜欢开封o请大家收藏:dududu开封o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汉冠

汉冠

(新书已发,名为蜀汉)一个历史系高材生,不小心到了西晋末年。清谈论玄,纵横捭阖。王敦卫阶江应元。潘安贾谧贾南风。这是理智与荒唐并存的时代。这是一个寒门在高门大族中崛起的故事。(前期种田,后期争霸。)作者已有百万字老书曹魏,人品有保证,可放心收藏!轻松作,勿较真。...

重生之箭伤

重生之箭伤

有人说微操是近战的专署有人说猥琐是法师的象征有人说杀手是盗贼的别名有人说出血流是pk无敌的代表但没人说这些加在一起的弓箭手演绎什么于是激起另一个传说...

宋南夕周京泽

宋南夕周京泽

他花了四年的时间,屹立在了商业金字塔的顶峰,成为了首富。而他功成名就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权势强取豪夺娶了她,而后带着一个又一个的女人回家来羞辱她。...

悍妃之田园药香

悍妃之田园药香

第一天拿刀砍人,第二天与公鸡拜堂,第三天连坟头上的獾都敢吃,彪悍女医生穿越为受尽欺负的孤女,拖着软弱的婆婆,年幼的丈夫,还有三个鼻涕虫的小叔子小姑子,斗大伯...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