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天黑透的时候,秦翡在镜头前支了盏旧台灯。
台灯是爷爷留下的,金属灯杆上锈了点,像撒了层细沙,但灯泡还亮,暖黄色的光刚好圈住她和手里的智能拐杖。
不多不少,像给她俩搭了个小小的舞台,把外面的黑暗都挡在了光外面。
灯杆上缠的浅灰布条松了点,垂下来一小截,在光里晃了晃。
她伸手拽了拽,指尖蹭过布料上的纹理——这是张奶奶昨天用旧毛衣拆的线,亲手缠的,线里还带着点毛衣的软劲儿。
张奶奶当时说“金属杆太凉,缠点布暖和,你直播时手搭着也不冰”,想起这话,秦翡嘴角弯了弯,又把布条往紧了缠了缠,缠得跟张奶奶当时一样整齐。
她正低头给拐杖扶手缠防滑胶带,选的是张奶奶挑的浅灰色。
张奶奶说“这色耐脏,沾了灰也看不显,老人用着不心疼”,秦翡记在心里,特意找小陈要了这种胶带。
胶带剪得方方正正,没有一点毛边——她用尺子量着剪的,每段长o厘米,不多不少,像给拐杖量体裁衣。
剪的时候,刀刃慢慢划开胶带,没出刺耳的声响,怕吵到桌上的小零件。
每缠一圈,她就用指腹轻轻压一压,把胶带里的气泡赶出去,压得平平整整。
压完还会凑到眼前看,眯着眼睛检查,确认没有翘边,才敢缠下一圈——她怕胶带松了,老人握着会滑。
“上次张奶奶说,毛边会刮到她的毛线手套。”她对着镜头小声解释,声音轻得像怕吵醒谁。
指尖还沾着点胶带的黏性,轻轻蹭了蹭衣角,想把黏性蹭掉,免得粘到零件上。
张奶奶的手套是浅棕色的,织了菱形花纹,软乎乎的。
上次试旧拐杖时,被胶带的毛边勾了个小洞,张奶奶心疼了好半天,说“这手套还是我闺女给我织的”,秦翡从那以后,剪胶带都格外小心。
直播间里安安静静的,五十万在线观众没刷一个特效,连小礼物的弹窗都没有。
只有细碎的白色弹幕飘着,像小雪花落在屏幕上,轻轻的,不晃眼。
「慢点儿剪,别蹭到手指,胶带边缘有点锋利」
「胶带缠紧点,老人握着力道大,松了容易滑」
「上次我姥姥用的拐杖就掉过胶带,握着手心都磨红了,秦小姐考虑得真细」
「我妈说要是早有这拐杖,她上次就不会摔着了」
一条接一条,全是实实在在的关心,没有半句虚话。
突然,屏幕中央“嘭”地炸开朵金色火。
不是平台常见的闪瞎眼款式,尾焰裹着柔和的红光,像傍晚的晚霞,落在屏幕上暖融融的。
顶端飘着“国家环境监测中心赠——致敬为民的科技力量”的字样,黑色的字衬着红光,特别清晰,没一点模糊。
国徽在光里看得清清楚楚,连光晕的弧度都透着规整,像用尺子量过尺寸,不多一点,不少一点。
没有多余的特效,不花哨,却让人看着心里暖,像突然喝了口热粥。
弹幕瞬间静了两秒,连白色的小字都停了,屏幕上安安静静的,只有那团红光在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一觉醒来,秦茵茵穿越了,还穿成了一本年代文里的恶毒反派小姑子!更惨的是,秦茵茵穿越的时候,反派小姑子已经被女主给整到乡下了!想到原主最后的凄惨结局,秦茵茵不禁打了个寒颤。为了躲避书中的悲惨结局,秦茵茵一直小心翼翼的生活,却仍然有麻烦找上门,无可奈何之下,秦茵茵打上了村里那个兵哥哥的主意。杨仲郗最近频频关注村里刚来的...
我叫毅,来美国已经许多年了。依稀记得第一步踏上美国领土时候的那份激动,那时我还是个单纯的学生,只为求学而来。若干年后,啤酒的苦涩在刺激着我的味蕾,我也差不多能理解那出自北京人在纽约的名言的含义。天堂和地狱,一线之隔,一念之差。一个选择,便铸就一个不同的世界。有些往事憋得久了便会成为心魔,我依然对我的未来充满向往,断然不会让自己的心魔毁了自己,所以不如把它用文字释放出来,杀死碾碎它。...
当冷清秋不再是冷清秋时,当冷清秋不再爱上金燕西时,当冷清秋和白秀珠成为好朋友时,金粉世家的故事又会如何继续下去呢。...
...
华夏军神卸甲藏锋,因特殊原因回到都市。当片儿警,斗四门,美女环绕,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