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章 米粟风云(第1页)

第八章米粟风云

贞观十九年的秋日,长安城本该天高气爽,今年却闷热得出奇,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渭水水位持续下降,关中平原肥沃的土地裂开了一道道饥渴的口子。

柳宝儿坐在窦家後院那口深井旁,井壁渗出的凉意丝丝缕缕,驱不散心头的燥热。她手中是一卷她凭记忆整理丶用炭笔绘制的“关中地区近三十年降水与灾异简录”。图上,一条代表干旱频率的曲线,正呈现出一个陡峭的上升趋势。数据来源庞杂——有通过胡六等人从各地商队听来的消息,有从将作监流出的旧档中关于河流水位的零星记录,甚至还有太史局偶尔泄露的丶关于星象与气候的模糊关联。

“数据不会说谎,至少比人的嘴可靠。”她心中默念。通过交叉比对和简单的概率推算,她构建了一个原始的“灾异预警模型”。结论指向一个让她心惊肉跳的可能性:大旱之後,极大概率伴随蝗灾。

她的目光,投向了长安东西两市的米行。资本,必须流向确定性的未来。

此时,新粮尚未上市,陈米库存充足,米价平稳,甚至因期待新粮而略有下降。所有米商都盼着丰收,好将积压的陈米尽快出手,回笼资金。市场的情绪是乐观的,甚至是慵懒的,沉浸在“丰年”的预期里。

“认知偏差,即是最大的套利空间。”柳宝儿的眼中,闪过一丝属于掠食者的锐光。衆人皆醉我独醒。

她开始了隐秘而迅速的操作。通过胡六那些散落在市井的“兄弟”,化整为零,悄无声息地吸纳着市面上的陈米。她专挑那些储存良好丶但因“过时”而被米商视为包袱的隔年粟米。价格,被谨慎地压到极低。

资金,来自她盐引一役中分得丶未曾存入窦家公账的隐秘利润。这是她独立的“种子基金”,是她摆脱“童养媳”身份,走向财务自由的关键一步。

然而,大规模的收购,消息终究是捂不住的。很快,窦家内部负责庶务丶对柳宝儿这个“外来者”一直心存轻视的族叔窦德海,气冲冲地找到了老祖母面前。

“母亲!您不能再纵容那个丫头了!”窦德海声音洪亮,带着毫不掩饰的怒气,“她竟敢在外面私自囤积陈米!如今新粮眼看就要入库,她这般倒行逆施,是要让我们窦家沦为东西两市的笑柄啊!旁人只会讥笑我们窦家昏了头,连基本的农时稼穑都不懂了!”

老祖母拈着佛珠,眼皮都未擡,只淡淡道:“她花的,不是窦家的钱。”

“可丢的是窦家的脸!”窦德海更气了,“她一个外来人……不清不白,怎能如此肆意妄为!若是赌错了,这些陈米烂在库里,血本无归还是小事,咱们窦家几十年的信誉都要跟着受损!”

便在此时,柳宝儿被唤了进来。她步履平稳,对着上首的老祖母和怒气冲冲的窦德海行了一礼,姿态恭顺,眼神却无半分怯懦。

“宝儿,你族叔所言,你可有解释?”老祖母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件事。

柳宝儿擡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窦德海质疑的眼神。她知道,这是她第一次在窦家核心人物面前,展示超越“账房技巧”的宏观判断力和风险承担能力。

“祖母,族叔。”她声音清晰,不卑不亢,“我买的不是现在的米,是四十天後的米。”

她将手中那张绘满曲线和符号的桑皮纸在案上铺开,指尖精准地点向代表蝗灾发生概率的峰值区域。

“根据过往三十年的零星记录交叉验证,大旱之後,蝗灾起的概率超过七成。一旦成灾,新粮不继,青黄不接,民心恐慌……祖母,族叔,以为到时的米价,会当如何?”

窦德海在一旁嗤笑,指着那张图:“就凭你这几张鬼画符?若没有蝗灾呢?你这些陈米烂在库里,血本无归!到时看你拿什麽填这窟窿!难道还要窦家替你补不成?”

“若天不降灾,风调雨顺,”柳宝儿语气淡漠,将早已想好的丶也是唯一的退路抛出,“那就当为我亡夫积福,半价甚至三价施舍给城中贫苦饥民好了。”她脸上适时地露出一丝“虔诚”。

她心里计算的却是:一个冰冷的概率模型自动生成:蝗灾发生概率71.3%。预期收益曲线陡峭,失败情景下的损失上限为-12.5%。风险收益比极高,建议执行。她将这模型翻译成这个时代的语言来说服自己。

老祖母盯着那张汇聚了零碎信息却指向明确的图,沉默了。她浑浊却精明的眼睛里,第一次对柳宝儿流露出一丝超越“算账工具”的深沉审视。这女娃,看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风云变幻下的国计民生。这份眼光和胆魄,让她心惊。

“德海,”老祖母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一锤定音,“由她去吧。”

事情的进展,比柳宝儿预想的还要快,还要猛烈。

不到一月,关中各州县飞马传回急报:蝗蝻萌动,已成铺天盖地之势!

恐慌,如同瘟疫,比蝗虫更早地席卷了长安。米价应声而跳,一日三涨,有价无市。之前暗中嘲笑柳宝儿的米商们目瞪口呆,随即陷入了更大的恐慌与悔恨——他们库中的新粮预期已成泡影,而市面上流通的丶能应急的陈米,竟有大半已神秘地集中到了“窦家”手中(他们自然将功劳或罪名算到了窦家头上)。

窦家内部,风向立转。窦德海再次见到柳宝儿时,脸上已堆满了尴尬而又热切的笑容,仿佛之前的斥责从未发生。

然而,柳宝儿并未急于抛售牟取暴利。她做出了第二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通过窦家柜坊的名义,开仓平粜,稳定市价!

只是,在这平粜之中,她加入了一个小小的丶却影响深远的“创新”。她让胡六的人在市井间散布消息:“窦家柜坊,售米安民!凡购米一石者,可获赠‘稳价券’一张。若一月内长安米价跌过此次购米价,凭此券可至柜坊领取差价补偿!”

“你这是在做什麽?”窦德海找到她,又是焦急不解,“此时正是获利了结的绝佳时机!这‘稳价券’更是无端增加风险,自缚手脚!”

柳宝儿站在窦家临时充作米仓的库房前,看着外面有序排队丶面带忧色却又因有一线希望而稍显安心的平民,缓缓道:

“族叔,我们赚两种钱。一种是米钱,此刻若肆意擡价抛售,利虽厚,却招致民怨沸腾,甚至引来官非,是为‘刀头之血’,不饮为妙。我此刻通过柜坊平价售出,利润已然极厚,更得了‘仁义’之名。”

“另一种,是心钱。”她指了指那些拿到“稳价券”,仔细收好的百姓,“他们买的不仅是米,更是一份‘不怕吃亏’的安心,一份对窦家柜坊的信任。这张纸成本几近于无,却锁定了他们未来的忠诚,甚至能口口相传,塑造我窦家信誉。这,才是长久之计,是无形的资産。”

她顿了顿,说出了一句让窦德海似懂非懂,却让幕後听闻此语的老祖母眼中精光一闪的话:

“财富的本质,是信任的凝结。摧毁信任易,建立信任难。我做的,是建立信任的生意。”

这场“米粟风云”最终以柳宝儿的大获全胜告终。她不仅赚取了巨额利润,更让“窦家柜坊”和“窦柳氏”的名字,第一次以“仁义”与“智慧”并存的复杂形象,传遍了长安城。而她随手设计的“稳价券”,也成了後来保险丶期权等金融産品的原始雏形,被衆多商人模仿琢磨。

经此一役,窦家内部再无人敢明面轻视这个深居简出的小娘子。老祖母对她的“投资”得到了超额回报,而柳宝儿也借此机会,将自己的影响力,从後院深闺,正式延伸到了窦家核心的柜坊业务之中。

她回到自己那间小屋,看着窗外长安城的万家灯火。

“看吧,我能撬动的,不仅仅是盐引和米价。”她低声自语,眼神坚定而明亮,“人心,亦可量化,亦可经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

只想要你的保护而已

舒礼理在学校被霸凌,父母老师也只以为是小孩子家之间的玩闹,失望至极之后,舒礼理不指望他们帮她了,她得靠自己找个有势力的保护她她看上了楼聿听,听说这个人有权有势还有颜。于是,偶然的一个冬天,她捡...

不只是学弟

不只是学弟

「我说学姊啊」他慵懒地靠着栏杆,「我认为所谓的长大成人就是接受自己的幼稚。」孟姿萤,是我的名字,同时也是我最大的包袱,自我懂事以来,这三个字似乎就意味着成熟可靠认真负责长得漂亮...

穿成锦鲤小夫郎

穿成锦鲤小夫郎

景黎穿越古代,成了一只世间罕见的小锦鲤,自带锦鲤buff,能让身边人快速转运。小锦鲤流落到一个僻壤山村,被村里有名的病秧子捡回了家。病秧子名叫秦昭,三年前来村里时记忆全无,身份成谜,病得爬都爬不起来,在村中受尽排挤。看着秦昭家里空荡荡的土房,景黎决定帮帮他。小锦鲤朝秦昭摇尾巴听说我能帮人达成心愿哦!秦昭什么都行?小锦鲤嗯嗯嗯!秦昭淡淡一笑我想要一位夫郎。从某天开始,村里那个病秧子忽然病好了,还走了大运。往山里一钻就挖到珍稀草药,随手救个人就是城中大贾的儿子,就连一锄头下地都能翻出一锭银子盖房娶亲建私塾,日子越过越好,村民奇得抓心挠肝,爬墙偷师转运秘籍。只见病秧子蹲在水池边,对沉在水底吐泡泡的鲜红锦鲤温声细语地哄乖乖出来吃饭,不让你生小鱼了。软萌锦鲤受x病弱美人攻食用指南1架空朝代架空背景架空一切,考据党慎入。2萌宠日常流种田文,种田养鱼谈恋爱,金手指粗。3主受,有生子。...

挺孕肚嫁战王,搬空京城去流放

挺孕肚嫁战王,搬空京城去流放

23世纪的末世强者叶初棠,穿成了被扔到乡下十五年,受尽欺辱的尚书府嫡女。开局就被管事嬷嬷下药,送给儿子当玩物?一脚断子绝孙,两脚全家死光!兽药无解,她跑到河里泡冷水澡,却一头扎进绝世美男怀里。帅哥,睡一个,保你不亏!一觉醒来,美男没了,渣爹来了。什么?要她代替庶妹嫁给变态老太监当对食?扒光庶妹衣裳,扔老太监床上...

第一次魔法世界大战

第一次魔法世界大战

夏洛特梅克伦穿越到了法尔斯帝国,只想做个异大陆的公务员,他也不是战斗人员但谁想到,文职人员也要上战场啊!...

抗战之王牌坦克手

抗战之王牌坦克手

这是中国版的狂怒和坦克大决战国军装甲兵团车长吴大龙带领车组弟兄,驾驶装甲薄弱的轻型坦克拼杀在抗日战场上,出生入死慢慢成长为王牌车长。本文基于真实抗战历史背景改编,无yy,不神剧,只求还原真实...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