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翌日,天气放晴,大河村村民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不下雨庄稼就保住了,这几天他们天天打着伞去河边看,这河水湍急水位一直涨,他们这心啊一直提着,早上起来看天晴了最先去的就是河边,看到水位回落大家这提着的心才彻底放下。
只不过随着村里嫁到外村的姑娘带着孩子回娘家,她们带回一个震惊的消息,大河村下游多个村庄昨晚溃堤了,农田和房子大半被淹。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村里,村民为溃堤的那些村庄惋惜,毕竟村里有很多姑娘都是嫁到了附近村子,这女婿家招灾了他们也跟着发愁,村民心里同时升起庆幸,幸亏村长带他们提前修筑堤坝,不然大河村估计也得跟下游村子一样的结果,毕竟往年都是大河村先溃堤被淹,受灾最严重,下游的村子有时候甚至都没啥事。
只不过事态的发展出乎所有人之料,两天后下游被淹的几个村子,把他们大河村给告了,告他们的理由是大河村今年修筑堤坝才导致他们村被淹的,要让他们村赔。
安吉听后被气笑了,合着以前在他们眼里大河村是给他们档灾的呗。
结果新上任的县令经过调查后,直接把告官那些人打了二十大板扔了出来,并且下令把这几个村子的村长罢免了,这个结果自然是大块人心。
隔天衙门工房典吏带人来大河村考察堤坝,村长带着五位保长接待了衙门的人,安盛才见典吏询问堤坝是怎么修筑的,当即让安远回家拿书,然后详细说了修筑堤坝过程,要是以后河流沿线都按照他们村的法子修筑堤坝,那被淹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这是为民的好事,安盛才自然不会有丝毫隐瞒。
工房典吏听后频频点头,毫不吝啬的说了几句褒奖之言,心中同时感叹这大河村竟然能从书中找到这么好的修筑堤坝之法,回去后如实跟新上任的县令大人禀报。
安吉后来听说是王大郎挑拨族里人联合别村去告官的,安吉嘴角泛起笑意,王大郎她都快忘了,以前亏着还把他当对手防着呢,结果这人就是个作死的主,经过这事后王大郎还不得在二河村成了人人憎恨的对象啊,毕竟人的恶劣性就是很少反思自己错,而是会迁怒那个一开始唆使他们告官的人。
果然没过几日,从二河村传来消息,王大郎带着媳妇走了,至于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安吉每日忙着晾晒药材,新盖的那两间西厢房已经彻底沦为放药的库房,那些人采药越来越熟练,她现在每天支付出去的银子就一两多,这么下去她也弄不起,所以她把那一百六十两入股银子提前交了,拿回契约书后跟村长说了下实际情况,又从村长那里预支了收购药材的银子,银子是有数的到时她把账本记录清楚,拿出相应的药材给酒坊即可。
现在入股酒坊的银子统一放在村长那里管理,所有支出由安义记账,等酒坊盖起来后她会正式接管。
安生和安康两人在秋收前两天回到大河村,安生来安吉家还车,简单跟她说了请人的过程,说完道了句:村长让你去他家一趟。然后匆匆往家跑。
安吉嘴角浮起一抹笑意,知道这家伙是想媳妇了,回屋跟白茶说了声才往村长家走。
安生请回来的酿酒师傅名叫李淳,今年四十二岁,庆安府本地人,李师傅以前是府城一家酒坊的酿酒师傅,因酒坊其他师傅诬陷离开酒坊,后又经历丧子之痛儿媳改嫁,打官司几乎搭进全部家底,府城对他来说太过痛苦,所以在安生安康两人找上他时,才会同意带着夫人和唯一的孙女来他们这个小村子定居。
安吉到时村长正在堂屋里和李师傅说着话,安吉笑着点头打招呼,然后坐在了李师傅对面的位置,李师傅下手边还坐着一位妇人,和一个三岁左右长相漂亮的孩子,这孩子睁着大眼睛一脸好奇的看着周围,不作不闹也不出声打扰大人说话,能看出是个很懂礼的孩子。
安盛才看着李淳笑道:这位是我的族侄女安吉,也是酒坊的总管事,以后酒坊的事都由她负责,李老弟有什么事就跟她说。他跟李淳年龄相仿,刚刚谈了会对他的遭遇不胜唏嘘,中年丧子还是唯一的儿子,这个打击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李淳沧桑的眼里闪过诧异,他没想到这大河村的酒坊会是个女子做主,压下心底的震惊跟这位酒坊总管事说着话。
安吉笑着说了几句欢迎客套话后,就把话语权交给村长了,她在一旁听着两位中年大叔说话,偶尔会插一句话显示下自己的存在,至于李淳手艺如何,她相信安生已经调查清楚了,不然安生是不会把人带回来的,这点她还是很相信他的。
李淳听村长让他们暂时住在他家厢房,笑着谢过后说道:我和妻子孙女既然选择在贵村定居,那么自然想有座自己的院子,如果方便请村长给我分个宅基地,顺便帮我找几个人把房子盖了,我想趁着冷前带着家人住进去。
路上安生和安康两位后生说了大河村的情况,这里他刚刚看了下依山傍水是个好地方,他来前把房子卖了,手里的银子足够在这里安顿,酒坊每月会给他二两工钱,即便没田地在这里也能很好的生活,以后他也不求什么,只希望和夫人在这里把唯一的孙女平安养大。
安盛才闻言爽快答应:这个好说,李老弟一会跟我去看看,你看中哪块宅基地都行,村里有专门盖房的泥瓦匠,三间房用不上二十天就能盖完,对了明天你跟我去趟县衙把户籍的事办了吧。
话落看了眼那漂亮的女娃问道:老弟你这孙女是正常跟着你落户,还是办个女户呢。他这么说也是因为李家就剩这么个丫头了,要是不落成女户李家岂不是要绝户了,毕竟从刚刚的谈话中李淳并无收养的意思。
这话把李淳听的一愣,女户啊,看了眼孙女一时难以下决定,不确定真的要把这担子留给孙女吗。
安盛才看了哪里不知怎么回事,用手指着安吉笑道:我这族侄女就是女户,如今娶了媳妇也有了孩子,你看我堂弟家的香火不是延续下去了吗。
安吉闻言向上翻了个白眼,这话说的真容易叫人误会。
李淳夫妇听后都诧异的看着安吉,这位娶了媳妇还有孩子了。
安吉一看就知人家误会了,所以出声解释了下,孩子是她收养的,不是她和她媳妇生的。
李淳夫妇闻言一脸深思,这样看来也不是不可行,互相看了眼决定晚一些商量下。
吃过晚饭,安吉和村长李师傅三人往建酒坊的地址走,他们想听听这酒坊该怎么盖,毕竟酒坊应该分工明确,哪里用来盖窖池酿酒,哪里用来盖酒窖,哪里用来当晾堂啥的,这应该都是有讲究的,这也是为什么要请到酿酒师傅后建酒坊的原因,毕竟他们都是些门外汉,看书里说的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一路上李淳跟村长和安吉说了下如何建酿酒作坊,安吉和村长听的频频点头表示受教,这里的道道李师傅不说他们还真不知道。
酿酒需要粮食,收购粮食后清洗干净,然后将粮食晾晒干,所以需要晾堂,就是专门晾晒粮食的地方,需要清洗粮食工人和晾晒粮食的工人,至于需要多少人看酒坊规模和出酒率来定。
酒是粮□□,曲为酒之骨,好曲酿好酒,无药不成曲,这酿的酒要想好喝必须放曲,而药曲为酒曲中最佳。
安吉一听心中着实好奇,原来制作酒曲还需要药材啊,嘴角微扬出声:安生应该跟您说了,以后酒坊主要卖药酒,所以药材这块李师傅需要什么尽管跟我说。她家现在就药材多。
李淳闻言捋着胡须点头应了,他确实需要一些药材,以前都是酒坊里的管事去药铺买,这活还真是安吉总管事的活。
想罢眸中闪过思量,看着安吉问道:李某不才还会酿制黄酒,不知总管事可需要黄酒制作药酒。
安吉一听当即表示需要,有些药酒配方还真得需要黄酒泡制才行。
安盛才听两人说完了,示意李老弟继续说,他刚刚听得津津有味,想知道制酒下道工序是什么,他刚刚在心里合计了下,晾晒工和清洗粮食的工人,能让村里二十人有工可做,加上安吉把她那一保的人都教了采药,这要是再多点工种,岂不是村里家家都有人来上工,到时每家每月都有固定收入,这日子岂不是会越过越好。
安吉要是知道村长所想,一定会为他鼓掌,真是一位时刻为民着想的好村长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少年武僧被孪生兄弟坑进演艺圈结果一不小心成了影帝的故事。正经简介许臻是个在寺庙长大的孤儿。老主持一手将他拉扯大,二人不是父子却胜似父子。许臻本想二十岁后正式入戒,为师父养老送终。结果,十八岁那年,一个自称是他哥哥的人却联系到了他。说母亲去世了,问他要不要来祭拜。许臻思量良久,最终还是听从了师父的建议。是青灯古佛还是红尘俗世,且下山去看看再做决定。然而。山下等待他的却是身为十八线艺人的孪生哥哥把他扔在家里当替身,自己跑!路!了!小师父,你就帮我这一次吧。哥哥的经纪人看着一脸懵比的许臻,欲哭无泪地道我搭着人情搭着面子,死皮赖脸才求来的这部戏。结果现在临阵开天窗,我以后还怎么做人?求你了,帮帮我,演好演坏都无所谓!许臻看着面前红彤彤的5万块钱,犹豫了。他想起了西南角漏雨的斋堂,以及颤颤巍巍的藏经阁,默默算了算帐。小僧一心向佛,未得禅心,怎能轻易涉足红尘之事许臻一脸严肃地道得加钱。...
系统888被老大001系统踹进时空隧道,刚出场就被小世界不长眼的主角踢了一脚。高高在上的主角满脸鄙夷,丑死了。刚救了他一条狗命的888给本统等着!!888磨好刀,转头一看,嘿,美女,看书不看?后来,那些看完了书,发现自己终有一天会惨死的女人们,纷纷出手将主角碾死了。...
一睁眼,苗青成了年代文里的路人乙,面对马上就要撒花给女主送金手指的情节,苗青用嘹亮的哭声,开启了与剧情中完全不同的人生。谁知,刚训练好小弟们,苗青突然知道所在公社叫红旗公社,附近还有青山大队红星大队靠山屯大队。苗青快来人,这边有瓜!...
内惩院,王族人人谈之色变的责刑之地。而在六个月前曾尊太子的咏棋,如今却沦落至此。最是无情帝王家,门败者下场凄惨,这他都懂得。可他不懂,为什麽昔日相安无事的兄弟,如今却这麽狠心折辱他。要他开口求饶丶要他屈服于他的膝下,甚至要他婉转求欢。咏善啊咏善,如今继位为太子的你,究竟要的是什麽?十六年来,咏棋的目光总是不看着他。与弟弟咏临同为双胞,但咏棋总是对咏临欢展笑颜,对自己,却是刻意的疏远。他不懂,明明都是相同的容貌,明明都同为他的兄弟,但他却不曾这麽新腻的对自己就算折辱他也一样。咏棋啊咏棋,你为什麽不懂,我要的很简单啊...
溪涧干涸的栀子花,被流淌的溪水卷起,在一条奔流的水中奔进溪水终将汇入大海,栀子树在面朝大海的方向繁茂如云。完结啦,估计还有两篇番外内容标签娱乐圈现代架空成长轻松治愈救赎其它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