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3章 心无旁骛地读书(第1页)

想起入冬前生产队组织马车去银盘湾煤矿拉煤的事,丁倩就悔得直拍大腿。那时候她满脑子都是英语单词和数学公式,把拉煤这档关乎冬天能不能活下去的大事忘得一干二净。等她反应过来时,煤早就被分光了,最后还是邻居大娘看她可怜,匀了她半筐煤末子,里面掺着几块勉强能烧的煤石。可这点东西哪够撑过内蒙的冬天?炉子里的火永远烧不旺,火苗小得像快灭的蜡烛,土炕更是冷得跟冰板似的,晚上躺上去,能冻得人一激灵。水缸里的水也结了厚厚的冰,早上想舀点水洗脸,得先拿斧头凿半天。

挑水成了丁倩最犯难的事。之前扭伤的膝盖还没好利索,别说挑着满满两桶水,就是空着手走快了都疼。她只能把用水省到了极致,渴了就从水缸里掰块冰含在嘴里,等冰慢慢融化,顺着喉咙滑下去,冰凉凉的,倒也能解点渴。饿了就煮土豆,锅里倒点融化的冰水,把土豆丢进去,煮到筷子能戳透就算熟了,连点盐都舍不得放。有时候读起书来入了迷,锅里的土豆煮糊了都不知道,等闻到焦糊味跑过去,锅里早就黑得冒黑烟,土豆硬得能当石头扔

这些“糗事”后来在村里传成了趣谈。张大爷家的小子不爱读书,每天就知道掏鸟窝,张大爷就拿着丁倩的事教育他:“你看看丁知青,读书读得连土豆糊了都不知道,你要是有这劲头,将来也能考大学!”

在乡亲们眼里,这哪是什么糗事?分明是丁倩学习太投入、太专心,是所有孩子都该学的榜样。丁倩自己也不觉得丢人,反而觉得挺开心——能从早到晚心无旁骛地抱着书本,不用想着下地干活,不用想着怎么应付各种“学习会”,这正是她梦寐以求的日子。

真正让她难受的,是那钻骨头缝的冷和填不饱肚子的饿。就算没有高考,知青的日子也不好过,每天要跟天斗、跟地斗,先解决吃饭穿衣的问题,才能谈别的。

天气越来越冷,屋里的温度低到了零下好几度,丁倩从早到晚都裹着那件洗得白的棉短大衣,晚上睡觉的时候,除了盖着自己的薄棉被,还要把堂弟给的厚棉袄、平时穿的外套都压在身上,头上戴着棉帽,脖子围着围巾,活像个裹得严严实实的粽子。

可就算这样,还是冷。手指冻得僵硬,握不住笔,她就把书摊在腿上,用眼睛默读,或者用冻得麻的嘴唇小声念单词,念着念着,嘴唇就没了知觉。

后背贴着冰冷的炕席,时间长了,冻得生疼,晚上经常在睡梦中被冻醒。实在睡不着的时候,她就挪到屋角的木箱旁边,把被子裹紧,斜靠在木箱上,蜷缩着眯一会儿,等稍微暖和点了,再接着起来看书。

照明也是个大问题。那时候煤油是定量供应的,凭票购买,丁倩手里的煤油票早就用完了,只能去供销社买柴油代替。柴油倒进灯里,点燃后没一会儿,就有一股浓烈的黑烟冒出来,顺着灯芯往上飘,很快就把狭小的屋子笼罩住。屋里的空气变得呛人,丁倩的脸蛋没一会儿就被熏得油腻乌黑,连呼吸都变得不顺畅,擤出来的鼻涕都是黑的。

她没办法,只能找了个口罩戴上。可口罩也不管用,没过多久,洁白的口罩上就印出了两个黑洞洞的鼻孔印,看着又滑稽又让人心疼。但丁倩一点都不觉得苦,她所有的心思都在复习上,每天睁开眼就想着今天要背多少单词、做多少题,闭上眼睛前还在回忆当天学的知识点,只恨时间过得太快,生怕不够用。

丁倩插队的村子藏在群山里,平时安静得像被世界遗忘了一样,可这份安静也意味着信息闭塞。距离高考只剩十几天的时候,窗外下起了大雪,群山被白雪盖得严严实实,整个村子银装素裹,好看是好看,却也把唯一的路给堵了。丁倩坐在屋里,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高考的具体流程,不知道考场在哪里,甚至不知道要不要带准考证,这些未知让她坐立难安。

思来想去,丁倩还是决定去固阳县找堂弟。她背上沉甸甸的书包,里面装着所有的复习资料和那件珍贵的英语课本,推开家门,顶着凛冽的寒风往三岔口车站走。

雪没到了脚踝,每走一步都要费很大的劲,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子割一样疼。她走一会儿就停下来搓搓手、跺跺脚,生怕冻僵了走不了路。

好不容易到了车站,等了快一个小时,才盼来那辆熟悉的旧班车。到了固阳县,堂弟早就在车站等她了,一看见她就赶紧接过书包:“姐,你可算来了,我还担心你路上出什么事呢!”堂弟爽快地答应让她住在自己宿舍,还说高考的时候能陪她一起去考场,丁倩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堂弟的宿舍不大,却比她在村里的知青房暖和多了。紧挨着书桌的地方立着一个铁炉子,炉子里的煤烧得正旺,橘红色的炉火跳跃着,把整个房间烤得暖融融的。丁倩一进门就把棉大衣脱了,感觉浑身的寒气都被驱散了,舒服得叹了口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书桌上摊满了复习资料,姐弟俩各占一半,低着头埋头看书。桌子中间放着丁倩带来的小收音机,音量调得很低,刚好能听见里面的声音。除了每天固定的《新闻联播》,收音机里还播放着许多以前被批判为“大毒草”的电影插曲和戏剧,像《洪湖赤卫队》里的《洪湖水,浪打浪》,《南泥湾》里的同名歌曲,还有《上甘岭》里的《我的祖国》。

这些旋律丁倩太熟悉了,小时候妈妈经常唱给她听。时隔十多年,再次听到这些熟悉的歌声,丁倩的眼睛一下子就湿了。她一边翻着英语课本,一边听着歌声,那些优美的音符像一股股暖流,流进她的心里,把这些年的委屈和辛苦都冲散了不少。

丁倩敏锐地察觉到,这些重新播放的音乐和文艺作品,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在悄悄传递着一个信号——日子要变好了,那些不好的岁月要过去了。她能感觉到,整个社会的氛围都在变,恢复高考只是一个开始,更多的好消息还在后面等着。

晚上睡觉前,丁倩看着窗外的路灯,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对于她这样的知青来说,年的冬天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命运很可能会在这个冬天生改变。只是那时候的她还不知道,恢复高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就像一把巨大的舵轮,不仅改变了无数青年的人生,更把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给扭转了过来,让中国朝着更好的未来大步迈进。

接下来的几天,丁倩和堂弟一起复习,累了就听听收音机,饿了就去食堂买两个馒头。看着身边认真学习的堂弟,听着收音机里熟悉的歌声,感受着屋子里温暖的炉火,丁倩的心里充满了希望。

她知道,再过十几天,她就要走进考场,去迎接属于自己的命运之战,而她已经做好了准备。

喜欢年高考又一春请大家收藏:dududu年高考又一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贫僧不想当影帝

贫僧不想当影帝

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少年武僧被孪生兄弟坑进演艺圈结果一不小心成了影帝的故事。正经简介许臻是个在寺庙长大的孤儿。老主持一手将他拉扯大,二人不是父子却胜似父子。许臻本想二十岁后正式入戒,为师父养老送终。结果,十八岁那年,一个自称是他哥哥的人却联系到了他。说母亲去世了,问他要不要来祭拜。许臻思量良久,最终还是听从了师父的建议。是青灯古佛还是红尘俗世,且下山去看看再做决定。然而。山下等待他的却是身为十八线艺人的孪生哥哥把他扔在家里当替身,自己跑!路!了!小师父,你就帮我这一次吧。哥哥的经纪人看着一脸懵比的许臻,欲哭无泪地道我搭着人情搭着面子,死皮赖脸才求来的这部戏。结果现在临阵开天窗,我以后还怎么做人?求你了,帮帮我,演好演坏都无所谓!许臻看着面前红彤彤的5万块钱,犹豫了。他想起了西南角漏雨的斋堂,以及颤颤巍巍的藏经阁,默默算了算帐。小僧一心向佛,未得禅心,怎能轻易涉足红尘之事许臻一脸严肃地道得加钱。...

快穿:炮灰初恋求生指南

快穿:炮灰初恋求生指南

系统888被老大001系统踹进时空隧道,刚出场就被小世界不长眼的主角踢了一脚。高高在上的主角满脸鄙夷,丑死了。刚救了他一条狗命的888给本统等着!!888磨好刀,转头一看,嘿,美女,看书不看?后来,那些看完了书,发现自己终有一天会惨死的女人们,纷纷出手将主角碾死了。...

六零,送女主空间的小崽崽不干了

六零,送女主空间的小崽崽不干了

一睁眼,苗青成了年代文里的路人乙,面对马上就要撒花给女主送金手指的情节,苗青用嘹亮的哭声,开启了与剧情中完全不同的人生。谁知,刚训练好小弟们,苗青突然知道所在公社叫红旗公社,附近还有青山大队红星大队靠山屯大队。苗青快来人,这边有瓜!...

太子

太子

内惩院,王族人人谈之色变的责刑之地。而在六个月前曾尊太子的咏棋,如今却沦落至此。最是无情帝王家,门败者下场凄惨,这他都懂得。可他不懂,为什麽昔日相安无事的兄弟,如今却这麽狠心折辱他。要他开口求饶丶要他屈服于他的膝下,甚至要他婉转求欢。咏善啊咏善,如今继位为太子的你,究竟要的是什麽?十六年来,咏棋的目光总是不看着他。与弟弟咏临同为双胞,但咏棋总是对咏临欢展笑颜,对自己,却是刻意的疏远。他不懂,明明都是相同的容貌,明明都同为他的兄弟,但他却不曾这麽新腻的对自己就算折辱他也一样。咏棋啊咏棋,你为什麽不懂,我要的很简单啊...

溪涧

溪涧

溪涧干涸的栀子花,被流淌的溪水卷起,在一条奔流的水中奔进溪水终将汇入大海,栀子树在面朝大海的方向繁茂如云。完结啦,估计还有两篇番外内容标签娱乐圈现代架空成长轻松治愈救赎其它无...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