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4章 商业版图的扩张(第1页)

雍正七年五月,京城的暑气一天比一天重。江兰刚从护理坊回来,就见大嫂抱着江小宝在院子里转圈,小宝胳膊上满是红通通的蚊子包,哭得撕心裂肺。江王氏拿着蒲扇使劲扇,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这鬼天气,蚊子比去年还多,大宝昨天也被咬得睡不着,涂了草药膏也不管用。”

江兰蹲下身,轻轻摸了摸小宝的胳膊,温热的皮肤下鼓着好几个硬包,看得她心疼。清代没有蚊香,宫里宫外对付蚊子全靠蒲扇和草药熏,可草药味冲,熏得人头晕,还不持久。她忽然想起穿越前家里常备的驱蚊香囊——用薄荷、艾草、丁香这些草药混合,装在布袋子里,既能驱蚊,还带着清香味,正好能解决眼下的难题。

当天晚上,江兰就翻出护理坊的草药账册,在纸上列起原料清单:薄荷要选今年新采的,气味浓;艾草得是晒干的陈艾,驱蚊效果更好;丁香少放些,味太冲会熏人;再加点金银花,既能中和气味,还能清热。她特意标注了比例:薄荷三成、艾草四成、丁香一成、金银花两成,这样配出来的香味清清爽爽,驱蚊效果也足。

第二天一早,江兰就去找王瑞。瑞祥号的药材铺里,王瑞正跟药农对账,见江兰进来,连忙放下算盘:“江姑娘可是有新主意了?”江兰把清单递过去,又说了驱蚊香囊的想法:“这几样草药你帮我多进些,要最好的。布袋子用细棉布,绣上简单的驱蚊图案,比如艾草叶、薄荷枝,既好看又能让人知道是驱蚊用的。”

王瑞接过清单,眼睛一亮:“这主意好!现在正是蚊子多的时候,不管是百姓家还是达官贵人,都需要这东西。我这就让药农送一百斤薄荷、一百五十斤艾草,布袋子让你娘那边的包衣妇女缝,正好她们做手帕的活也能错开时间。”

没几天,原料就送来了。江兰带着春桃、玲儿在护理坊的后院分拣草药——薄荷要挑叶子完整的,掐掉老茎;艾草要筛掉碎渣,只留完整的叶片;丁香得剥去外壳,取里面的籽;金银花要挑含苞待放的,香味更浓。分拣好的草药放在竹匾里晒干,阳光晒过之后,薄荷的清凉味、艾草的陈香混在一起,格外提神。

江王氏带着包衣妇女们也来了,这次她们不仅要缝香囊布袋,还要帮忙把草药混合装袋。张婶的手巧,缝的艾草叶图案活灵活现;李婶细心,装草药时每次都用小秤称,保证每袋的重量一样;王婶负责封口,用彩色的线缝出好看的花边。江兰在旁边指导:“每袋草药装一两就行,太多会鼓得像个球,不好带;太少驱蚊效果不够。”

小宝和大宝也来凑热闹,拿着小布袋在院子里跑,大宝举着袋子喊:“姑姑,俺这个袋子上有薄荷叶!等做好了,俺要挂在床头,再也不让蚊子咬俺了!”江兰笑着点头,伸手摸了摸他的头——这香囊不仅能驱蚊,还能让孩子们少遭罪,比什么都强。

第一批驱蚊香囊做了五百个,分两种:一种是给宫廷和贵妇用的,布袋上绣着精致的花鸟,草药里加了少量麝香(淡淡的,不冲),装在小锦盒里;另一种是给百姓用的,布袋绣简单的草药图案,用粗棉布缝制,装在纸袋子里。江兰先送了五十个宫廷款去坤宁宫,剩下的四百五十个让王瑞放在瑞祥号卖。

送香囊到坤宁宫时,皇后正被蚊子扰得心烦,见江兰送来的香囊,打开锦盒一闻,清凉的香味扑面而来,顿时觉得暑气消了大半。她把香囊挂在床头,笑着说:“这香囊真好,比熏艾草舒服多了,闻着也清爽。你有心了,知道本宫最近被蚊子烦得睡不着。”江兰连忙回道:“能为娘娘解忧,是臣的本分。这香囊不仅能挂在床头,还能放在车里、书房,哪里有蚊子就挂哪里。”

当天下午,后宫的嫔妃就都知道了驱蚊香囊。娴妃派人来要了十个,说要给宫里的孩子用;贵妃要了十五个,分给身边的宫女太监;连太后都让人来取了五个,说放在佛堂里正好。不到三天,江兰送去的五十个香囊就没了,张嬷嬷又来催:“江侍读,您快再送些香囊来,各宫都抢着要,连皇上的养心殿都来问了。”

瑞祥号的香囊也卖得火爆。百姓们听说有能驱蚊的香囊,一大早就在门口排队。李大爷买了两个百姓款,揣在怀里说:“俺家孙子天天被蚊子咬,有这香囊,终于能睡个好觉了。”王夫人买了五个宫廷款,笑着说:“这香囊又好看又好用,给我家姑娘带几个,出门也能带着。”不到五天,四百五十个香囊就卖光了,王瑞连忙派人去护理坊,让江兰加量生产。

江兰干脆让江王氏把包衣妇女的队伍扩大到五十人,专门做驱蚊香囊。草药不够,王瑞又从药农那里订了五百斤薄荷、八百斤艾草;布袋子不够,他就找织造局订了大批细棉布和粗棉布。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做两千个香囊,还是供不上货,连江南的裕丰号都派人来催,说江南的蚊子更多,百姓都等着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解决了驱蚊的问题,江兰又现了新痛点——大嫂每次出门,都要带个鼓鼓囊囊的针线包,里面的针、线、顶针、剪刀混在一起,要用的时候得翻半天,有时候还会扎到手。有次大嫂带着针线包去给大宝送衣服,想缝个扣子,结果线轴散了,针也掉了一根,急得满头大汗。

江兰看着大嫂手里的针线包,心里有了主意:做个分层的便携针线盒。她找江石头帮忙,让他找木匠做盒子——盒子要轻便,用楠木做,不容易裂;里面分三层,上层做个软木针插,用来放针,旁边挖个小槽放顶针;中层做几个小格子,用来放线轴,每个格子刚好放一个,不会散;下层做个抽屉,用来放剪刀、碎布、纽扣,抽屉上装个小锁,防止剪刀掉出来。

江石头找了京城最好的木匠,按江兰画的图做了十个样品。盒子做好后,江兰拿给大嫂试:“大嫂,你试试这个,看看好用不。”大嫂打开盒子,针插在软木上,线轴整齐地放在格子里,剪刀放在抽屉里,一目了然。她试着缝扣子,从针插里取针,从格子里拿线,用完后随手放回原位,再也不用翻来翻去。大嫂笑得合不拢嘴:“兰丫头,这针线盒太好用了!比我之前的针线包强一百倍!”

江兰又做了些调整:盒子外面刻上图案,宫廷款刻花鸟,百姓款刻缠枝纹;针插用红色的绒布包着,既好看又软和;线轴配成不同颜色,方便区分。她做了五十个样品,送了二十个去后宫,剩下的三十个让王瑞放在瑞祥号卖。

后宫的嫔妃见了针线盒,都赞不绝口。皇后把针线盒放在梳妆台上,笑着说:“以后本宫想缝个帕子、补个衣服,再也不用找半天针线了。这盒子精致,放在梳妆台上也好看。”贵妃买了十个,说要送给娘家的姐妹;娴妃买了十五个,分给宫里的格格们。瑞祥号的针线盒也很受欢迎,贵妇们买去当礼物,百姓们买来自用,不到十天,三十个样品就卖光了,订单排到了一个月后。

江兰干脆让木匠批量做针线盒,楠木不够,就用松木代替;图案不够,就找绣娘在盒子外面绣;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做五百个针线盒,还是供不应求。王瑞笑着说:“江姑娘,您这脑子怎么这么灵?做什么火什么,现在瑞祥号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眼看到了六月,暑气更重,江兰又现了一个大问题——家里的马桶没有盖子,一到夏天就臭味冲天,尤其是小宝还小,每次上厕所都捂着鼻子哭。江兰想起穿越前家里的马桶,都有盖子,还会放除臭的东西,她琢磨着:给马桶加个盖子,再在底层铺层草木灰,既能防臭味散出,又能吸水除臭。

她先在家里的马桶上试——找木匠做了个薄木盖,盖在马桶上,刚好能盖住;每次用之前,在底层铺一层草木灰,用完后再铺一层,臭味果然少了很多。小宝再上厕所,再也不捂着鼻子哭了,还指着马桶盖说:“姑姑,这个盖子好,不臭了!”

江兰又做了些改进:宫廷用的马桶用瓷的,盖子也用瓷的,边缘打磨光滑,防止刮手;百姓用的马桶用木的,盖子用薄木做,轻便好拿;草木灰要筛细,不然会硌得慌。她做了十个样品,送了五个去后宫,五个去瑞祥号卖。

皇后用了改良后的马桶,当即就赞不绝口:“之前的马桶一到夏天就臭,现在加了盖子和草木灰,一点臭味都没有了。江兰,你这改良太实用了,赶紧让瑞祥号多做些,后宫各宫都要换。”皇上听说了,也让江兰送了两个去养心殿,用了之后说:“这改良虽小,却解了大麻烦,江兰总能从这些小事上想着朕和百姓。”

瑞祥号的改良马桶也卖得好。百姓们听说有不臭的马桶,都来买。张大叔买了一个木马桶,笑着说:“俺家的马桶臭得邻居都有意见,有这个,再也不用怕了。”李夫人买了一个瓷马桶,说要放在女儿的闺房里。不到半个月,瑞祥号就卖了三百多个马桶,王瑞又找木匠和瓷窑,批量生产。

随着驱蚊香囊、便携针线盒、改良马桶的推出,江兰的生意从日用品扩展到了家居。瑞祥号也跟着扩张——原本只有一间铺面,现在扩到了三间,一间卖日用品(兰馨皂、手帕、驱蚊香囊),一间卖家居用品(针线盒、改良马桶),还有一间卖药材和护理用品(护理坊的草药膏、纱布)。王瑞特意请人在门脸上写了“京城第一杂货铺”的匾额,开业那天,敲锣打鼓,热闹非凡。

江兰也没闲着,她每天都要去瑞祥号看看,跟王瑞对账,跟伙计们聊销售情况。伙计们都知道她是瑞祥号的“大功臣”,见了她都恭敬地喊“江姑娘”。有次江兰去的时候,正好遇到一个从外地来的商人,想代理瑞祥号的商品,王瑞笑着说:“江姑娘,您看,现在不仅京城的人认咱们的东西,连外地的商人都来求合作了。”

江兰看着瑞祥号里人来人往的景象,心里满是踏实。从兰馨皂到手帕,从驱蚊香囊到针线盒,再到改良马桶,她用现代的知识,解决了清代百姓的一个个痛点。这些小小的商品,不仅让她赚了钱,还改善了百姓的生活——孩子们不再被蚊子咬,妇女们出门带针线更方便,百姓们夏天不再受马桶臭味的困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天晚上,江兰和王瑞在瑞祥号的账房对账。账本上记着:驱蚊香囊每月卖五万多个,赚银两百两;便携针线盒每月卖三万多个,赚银一百五十两;改良马桶每月卖两千多个,赚银三百两;加上兰馨皂和手帕,每月纯利润能有八百两。王瑞看着账本,笑得合不拢嘴:“江姑娘,咱们现在每月的利润,比之前翻了十倍都不止!瑞祥号能有今天,全靠您的好主意。”

江兰笑着摇摇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要不是你找的好原料、好工匠,要不是我娘和包衣妇女们做的好活,要不是伙计们卖得好,瑞祥号也成不了京城第一。”她顿了顿,又说:“咱们不能只满足于京城,以后还要把生意做到地方去,让江南、西北的百姓也能用上咱们的东西。”

王瑞连忙点头:“您说得对!我已经跟江南的裕丰号、西北的通源号谈好了,他们愿意代理咱们的商品,下个月就开始货。到时候,咱们的生意就能遍布全国了!”

江兰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满是憧憬。她知道,商业版图的扩张只是开始——这些商品带来的不仅是利润,还有影响力。她能用赚来的钱支持护理坊,建更多的分坊,免费给百姓看病;能用这些商品改善百姓的生活,助力胤禛的新政;还能通过商业合作,结识更多的人,为以后涉足军政领域铺垫。

回到家时,院子里的灯还亮着。江王氏正在缝驱蚊香囊,江石头在修针线盒的模具,大嫂在整理针线盒里的碎布,大宝和小宝拿着香囊在院子里跑,丫蛋在给大家端热水。看着这热闹的景象,江兰心里暖暖的——她不仅改善了自己家的生活,还带动了这么多人,让大家都能靠自己的双手赚钱,过上好日子。

她走进院子,拿起一个刚缝好的驱蚊香囊,放在鼻子下闻了闻,清凉的香味让她想起穿越前的日子。她知道,无论在哪个时代,只要用心观察,用心做事,为百姓着想,就能做出有意义的事,就能在这个时代站稳脚跟,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她的商业版图,还会继续扩张,她的初心,也会一直不变——用现代的知识,为这个时代带来温暖和改变,一步步从穿越者,变成真正的时代变革者。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dududu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贫僧不想当影帝

贫僧不想当影帝

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少年武僧被孪生兄弟坑进演艺圈结果一不小心成了影帝的故事。正经简介许臻是个在寺庙长大的孤儿。老主持一手将他拉扯大,二人不是父子却胜似父子。许臻本想二十岁后正式入戒,为师父养老送终。结果,十八岁那年,一个自称是他哥哥的人却联系到了他。说母亲去世了,问他要不要来祭拜。许臻思量良久,最终还是听从了师父的建议。是青灯古佛还是红尘俗世,且下山去看看再做决定。然而。山下等待他的却是身为十八线艺人的孪生哥哥把他扔在家里当替身,自己跑!路!了!小师父,你就帮我这一次吧。哥哥的经纪人看着一脸懵比的许臻,欲哭无泪地道我搭着人情搭着面子,死皮赖脸才求来的这部戏。结果现在临阵开天窗,我以后还怎么做人?求你了,帮帮我,演好演坏都无所谓!许臻看着面前红彤彤的5万块钱,犹豫了。他想起了西南角漏雨的斋堂,以及颤颤巍巍的藏经阁,默默算了算帐。小僧一心向佛,未得禅心,怎能轻易涉足红尘之事许臻一脸严肃地道得加钱。...

快穿:炮灰初恋求生指南

快穿:炮灰初恋求生指南

系统888被老大001系统踹进时空隧道,刚出场就被小世界不长眼的主角踢了一脚。高高在上的主角满脸鄙夷,丑死了。刚救了他一条狗命的888给本统等着!!888磨好刀,转头一看,嘿,美女,看书不看?后来,那些看完了书,发现自己终有一天会惨死的女人们,纷纷出手将主角碾死了。...

六零,送女主空间的小崽崽不干了

六零,送女主空间的小崽崽不干了

一睁眼,苗青成了年代文里的路人乙,面对马上就要撒花给女主送金手指的情节,苗青用嘹亮的哭声,开启了与剧情中完全不同的人生。谁知,刚训练好小弟们,苗青突然知道所在公社叫红旗公社,附近还有青山大队红星大队靠山屯大队。苗青快来人,这边有瓜!...

太子

太子

内惩院,王族人人谈之色变的责刑之地。而在六个月前曾尊太子的咏棋,如今却沦落至此。最是无情帝王家,门败者下场凄惨,这他都懂得。可他不懂,为什麽昔日相安无事的兄弟,如今却这麽狠心折辱他。要他开口求饶丶要他屈服于他的膝下,甚至要他婉转求欢。咏善啊咏善,如今继位为太子的你,究竟要的是什麽?十六年来,咏棋的目光总是不看着他。与弟弟咏临同为双胞,但咏棋总是对咏临欢展笑颜,对自己,却是刻意的疏远。他不懂,明明都是相同的容貌,明明都同为他的兄弟,但他却不曾这麽新腻的对自己就算折辱他也一样。咏棋啊咏棋,你为什麽不懂,我要的很简单啊...

溪涧

溪涧

溪涧干涸的栀子花,被流淌的溪水卷起,在一条奔流的水中奔进溪水终将汇入大海,栀子树在面朝大海的方向繁茂如云。完结啦,估计还有两篇番外内容标签娱乐圈现代架空成长轻松治愈救赎其它无...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