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8章 心思与趣味 学者的双重境界(第1页)

中华文化素来讲究辩证之道,于学者修养更有精微要求:“要有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潇洒的趣味。”此非两端之割裂,实乃一体之双翼,共同构筑了学人完整的精神世界。兢业赋予学问以深度与尊严,潇洒则赐予学术以灵气与活力,二者相济,方能避免沦为枯守书斋的蠹鱼或浮泛无根的浪子,从而臻于真正的学术之境。

所谓“兢业的心思”,乃是学者对待学问所应秉持的一种敬畏和专注的态度。它并非仅仅是表面上的认真,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体现在学者对待学问时,如同站在深渊边缘、行走在薄冰之上一般,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和严谨。

它是焚膏继晷的执着,意味着学者愿意付出无尽的时间和精力,日夜不停地钻研学问,毫不懈怠。这种执着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一种持久的坚持,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能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

同时,它也是皓穷经的坚守,学者们在漫长的学术道路上,即使头花白,依然对学问充满热情,毫不放弃。他们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学问,不断探索、不断积累,只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知识的本质。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伟大的学者都展现了这种兢业精神。孔子读《易》,反复翻阅,以至于编连竹简的皮绳都断了多次;顾炎武着《日知录》,为了获取最真实可靠的资料,不惜亲自到山中采集铜矿石。这些都是敬业精神的生动写照。

这种心思要求学者具备甘坐冷板凳的毅力,不被外界的喧嚣和诱惑所干扰,专注于学问的研究。在细节处较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结论的因素;于疑难处深钻,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难以理解的问题。只有通过这种近乎苦行的自律,学者才能真正追寻到真理的光芒。

如果没有这种兢业精神,学问就很容易变得浮光掠影,只是表面上的了解,而无法深入其内核。思想也会如同无本之木,缺乏坚实的基础,难以长久立足。正如乾嘉学派的巨擘戴震所说:“学者当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只有凭借这份一丝不苟的兢业,学者才能穿透重重迷雾,逼近真实的本质,在知识的广袤疆域中留下属于自己的扎实脚印。

然而,如果仅仅局限于兢兢业业,那么学术研究就很有可能会陷入僵化的局面,而精神也会被困在条条框框的桎梏之中。所以说,“潇洒的趣味”显得尤为珍贵。这里所说的“潇洒”并非是指放纵不羁、行为放荡,而是指心灵的自由与脱,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从容和趣味。

这种潇洒意味着能够摆脱文献的束缚,跳出传统学术的围城,用一颗鲜活的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去审视学问。就像东坡先生在被贬谪到海南的艰难困苦之中,依然能够“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并且写下了无数豁达豪放的诗篇。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学创作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变得更加恢弘大气,这正是得益于他那份凡脱俗的潇洒趣味。

钱钟书先生也是如此,他除了在学术巨着方面有着卓越的贡献之外,还创作了一部生动而犀利的《围城》。这部作品展现了学问生命的另一种鲜活的面貌,让我们看到了学者在学术研究之外的另一面。正是这种潇洒的趣味,使得学者们不至于成为只会死读书的“两脚书橱”,而是让学术思考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从而焕出无限的创造生机。

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兢业和潇洒这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它们并不是相互削弱,而是相互成就、相辅相成的。

兢业是潇洒的基础,如果没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和扎实的基本功,所谓的“潇洒”就只能是空中楼阁,缺乏实际的支撑。而潇洒则为兢业指引方向,没有自由奔放的精神和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单纯的“兢业”很容易变成机械的重复劳动,失去了创造力和生命力。

正如庄子所说的“技近乎道”,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达到了极致的专业水平时,他所追求的就不仅仅是技术本身,而是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最深层次的敬业精神最终会引领人们走向心灵的自由,因为只有在对事物有了透彻的理解和掌握之后,才能真正地越束缚,达到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

同样地,最高层次的潇洒也必然建立在深厚的积累之上。朱熹一生格物穷理,严谨治学,可谓兢业至极,但他也能写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充满哲理和诗意的句子,展现出他内心深处的潇洒与通透。而李白的诗歌潇洒豪放,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但这背后是他“铁杵磨成针”般的刻苦努力以及对六朝文学的深入研究。

这种兢业与潇洒的融合,使得学问既能像大树一样深深扎根于大地,又能像星辰一样高高悬挂于天空,既有扎实的根基,又有高远的视野,从而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

于当代语境中,此古训更具警醒意义。在一个或鼓吹“内卷”至上的功利主义,或推崇“躺平”的虚无主义的时代,学者尤需在这两种倾向间保持清醒。我们既需抗拒那种缺乏灵魂深度的技术化经营,也要警惕沦为毫无担当的轻浮嬉戏。真正的学者,应在实验室里兢兢业业,也能在山水间感悟生命;应在书斋中孜孜不倦,也能对人间烟火抱有深切的关怀与趣味。

学者之路,是一场在谨严与自由之间寻求平衡的永恒舞蹈。以兢业之心脚踏实地,以潇洒之趣畅游苍穹,方能同时抵御精神的僵化与浮泛,在深潜与飞跃之间,抵达那智慧与诗意交融的澄明之境——这不仅是学术的理想,更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生命姿态。

喜欢华夏国学智慧请大家收藏:dududu华夏国学智慧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强势的他

强势的他

强制爱,咳,想到哪写哪...

木零木海龙

木零木海龙

最强世界木零木海龙番外笔趣阁热门小说是作者森林梦又一力作,随着南宫香和南宫玉离开,空旷的甬道前就只剩下了木零和公孙才。而此刻公孙才低沉而怨毒的声音才缓缓响起。想怎么样?你竟然问我想怎么样?公孙才发出的一连串低沉的冷笑在甬道里响起。既然就剩下我们两个人,现在也该是我们算算旧账的时候了吧。公孙才冰冷的声音,像是透过九幽传入木零的耳朵里。木零的面色难看的看着公孙才道你是想在这里解决一切吗公孙才缓缓抬头看着木零,眸中一片血红,面色扭曲对着他说道不错你就留在这里长眠吧!和那些死人一样。随着公孙才冲着木零厉声吼道,公孙才就像是冲出地狱的猛鬼一样,手中指甲暴涨向木零的心脏头颅狠狠刺来。木零倒吸了一口冷气,只见在公孙才的身后还有一片黑雾浮现而出,八条有人头大小的黑色长鞭化作两只黑...

何晏之林尽染

何晏之林尽染

结局番外无人怜我痴情意何晏之林尽染精彩小说欣赏是作者寒夜泊舟又一力作,02何晏之未说完的哽在喉咙里,他脸上还带着诧异的表情,也许是这一次我的反应太过反常,他忍不住冲过来重重敲我的门林尽染,你又在搞什么鬼?我告诉你,闹脾气也要有个限度!你不就是想锁住我,逼我和你结婚吗?我告诉你,我偏不!我站在门内只觉得可笑。我今年已经二十八了,并不算年轻,早几年的时候哥哥给我打电话偶尔会问到我的婚事,刚开始我还坚定地告诉他,是因为何晏之现在公司忙,等创业成功一定会娶我。于是,我哥便分了一部分资源,给何晏之开了几个大单,他的公司蒸蒸日上,可后来我再问何晏之,他却总是推脱,次数多了,他就开始发脾气,渐渐地我也就不敢再问。有一次,我听到他和几个兄弟喝酒,他的兄弟打趣问他什么时候结婚。何晏之笑道谁知道呢。婚姻是爱...

征天之仙界骗局

征天之仙界骗局

大祸去,千里孤城,万里空巷,孤魂遍野,天地同殇!茫茫宇内,枯静寂寥,仿似在以无声的方式控诉不公的天道!苍凉大地,血雨纷飞,仿似在悲伤的陈述所遭受的蹂躏与摧残!浩汤汪洋,澎湃汹涌,仿似在咆哮着怒斥...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