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5章 破土打井(第1页)

第75章破土打井

一场雪後,山间冬至。

茅舍烟斜,风卷残雪,虽是寥落寒景,却也农闲时节。

耕田覆着厚雪,棉被一般压着黄土地,待到来年开春燕归时,又是一年农耕日。

院子的枣树打下通红的果子,晾成甜丝的干枣,秋收扛回的玉米也已晒透,和干辣椒一并串挂在墙头,黄红交错间很是喜庆。

村中富裕人家烧起热炕,厚实棉被卷起来,炕上铺起竹编的盖席,到了夜里再将褥子放回去。

白日里便架上一张小方桌,阿爹丶阿娘和娃儿们都围着小桌坐,打络子丶绣手帕,说说笑笑,日子缓缓又闲闲。

裴家这老屋没做烟管,竈房炉子也不通屋,天冷下来只能围着火膛子烤手。

竈房门已经很破旧,得用把马扎抵住才不穿风,可有时风劲了,还要将这木门吹开去。

膛子里火苗正旺,“噼噼啪啪”一片焰红。

给汉子做的一身棉袄棉裤还是穿在了裴松身上,裤管丶袖子都长,秦既白还细致给他掖好了。

那会子裴松顶不情愿:“你这件薄的不抗冻。”

“那你旧的给我吧,我烦椿儿帮忙拆开,棉花絮在我这里,这样也暖和。”

裴松晓得再说下去,他又要拿他有了身子说事儿,便没吭声。

新打的袄子穿在身上,热乎气暖进了心窝里。

窸窸窣窣声响,裴椿垂下头,用铁鈎将膛里红薯扒拉出来,外皮烤得黑如炭,可裂开口子的地方正淌着黄油,很是香甜。

追风闻见味,绕着圈跑得欢实,嘴里不住地呜汪呜汪。

将红薯夹到竈台上晾凉,裴椿道:“别叫小白哥干了,进屋来烤烤火吧,待会儿人该来了。”

“叫不动,非得把柴都劈好了才肯回。”

正说着,屋外又响起砍柴声,咚咚当当,打後院儿远远传来。

裴松抿了抿唇,伸手拿起块儿红薯,才烤出来的红薯正热乎,他烫得搓了把手,还是裴椿拿了只碗装起来:“这样端去,省着烫手。”

裴松嘿嘿笑了两声,拿过碗站起身,推门出去。

雪後已有半月馀,日头早将雪水晒化,土地却冻得硬实,脚踩上去冰凌碎开,吱吱嘎嘎作响。

山里捡回来的木头,秦既白用斧子劈成一般大小,也方便堆放进柴房里,柴火码得多,冬里日子才塌实。

脚步声传来,他擡起头,忙放下斧子拍净身上的灰,快走几步迎上前去:“松哥,外头风大,怎不在屋里歇着?”

裴松举举小碗:“刚烤的红薯,拿过来给你甜嘴。”

秦既白垂眸低笑,将裴松挽起的袖管放下来:“出门了就放下穿,别吹伤了手。”

听他絮叨,裴松耳根子都要磨出茧子,可心里却暖和,被拉到避风角落里,俩人就着一只碗,凑头吃红薯。

“那师傅啥时候来?”

“说是晌後就来,瞧这天色快了。”

“那我得快些劈,也好将地方腾出来。”

打井的师傅是个上了岁数的老头儿,因着村中一带没甚麽生意,寻常日子便在镇上做活儿,光是寻他就费了好一番工夫。

裴家虽在山脚下,可遥记得几多年前,这附近有过条河,深及膝头,裴松还带着弟妹去逮过小鱼。

也忘记是打哪年开始,这河水枯竭,鱼虾也没了。

可既有过河,这地下水该是充足。

寻水探源是手艺活儿,道理却简单,一片地界里,杨树柳树生得格外茂盛的,根茎下方或许有浅层水源,而夏时地面返潮丶冬时积雪先融处,也靠近水源。

老师傅在裴家细细寻觅过整日,终于在後院儿的东南角用石灰粉定下位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汉冠

汉冠

(新书已发,名为蜀汉)一个历史系高材生,不小心到了西晋末年。清谈论玄,纵横捭阖。王敦卫阶江应元。潘安贾谧贾南风。这是理智与荒唐并存的时代。这是一个寒门在高门大族中崛起的故事。(前期种田,后期争霸。)作者已有百万字老书曹魏,人品有保证,可放心收藏!轻松作,勿较真。...

重生之箭伤

重生之箭伤

有人说微操是近战的专署有人说猥琐是法师的象征有人说杀手是盗贼的别名有人说出血流是pk无敌的代表但没人说这些加在一起的弓箭手演绎什么于是激起另一个传说...

宋南夕周京泽

宋南夕周京泽

他花了四年的时间,屹立在了商业金字塔的顶峰,成为了首富。而他功成名就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权势强取豪夺娶了她,而后带着一个又一个的女人回家来羞辱她。...

悍妃之田园药香

悍妃之田园药香

第一天拿刀砍人,第二天与公鸡拜堂,第三天连坟头上的獾都敢吃,彪悍女医生穿越为受尽欺负的孤女,拖着软弱的婆婆,年幼的丈夫,还有三个鼻涕虫的小叔子小姑子,斗大伯...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