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章 古城内的忧与盼(第1页)

郑怀远在那间四面透风的场院里,为战士们描绘着建设新世界的宏伟蓝图时,一墙之隔——不,是一城之隔的北平城内,却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光景。巨大的青灰色城墙,此刻不再是历史的丰碑,而更像一道冰冷的囚笼,将二百多万市民与外界隔绝,困在日益加剧的匮乏、恐慌和巨大的未知之中。

视角越过解放军严密的前沿阵地,越过那片寂静得可怕的无人区,悄然潜入这座千年古都的深处。

城内,早已失了往日帝都的从容与气度,更无即将过年的喜庆。时近黄昏,天色阴沉,寒风在狭窄的胡同里打着旋,卷起地上的尘土和碎纸屑。街道上行人稀疏,且都行色匆匆,面色惶然,仿佛背后有无形的鞭子在驱赶。两旁的店铺大多关门歇业,门上贴着“盘点”或“无货”的字条,偶有几家开门的,也是门可罗雀,货架上空空如也,或者只有些微不足道的杂物。一种萧条死寂的气氛,混合着煤烟末燃尽的呛人味道和若有若无的垃圾腐臭味,弥漫在空气里。

粮食!粮食!粮食!

这是悬在每个北平市民头顶最锋利的一把剑。围城已近月余,原有的存粮消耗殆尽,城外补给线被彻底切断,依靠飞机空投?那不过是杯水车薪,且大多落入了驻军之手,普通百姓难以企及。黑市上的粮价早已飞上了天,一根金条换不来几斤棒子面(玉米面)。政府的配给?更是遥遥无期,即便有,也是数量少得可怜,质量不堪入口。

在东城一条还算齐整的胡同里,一座小小的四合院显得格外冷清。这里住着中学历史老师傅斯年(傅先生)一家。傅先生年近五十,穿着件半旧的棉袍,戴着眼镜,此刻正坐在书房里。书桌上摊着几本线装书和学生的作业,但他心神不宁,根本无法专注于批改。

窗外,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沉闷的轰响,像是炮声,又像是哪里在爆炸,声音透过寒冷的空气传来,虽不剧烈,却每一声都敲打在人的心尖上,提醒着人们这座城市正被重兵围困的事实。

傅先生放下笔,叹了口气,起身走到窗边,掀开厚重的棉窗帘一角,向外望去。院子里光秃秃的,妻子赵大姐在角落里小心翼翼地翻捡着所剩无几的煤核,试图找出还能燃烧的。他的眉头紧紧锁着,内心充满了难以排遣的忧虑。

他是个知识分子,读史明理,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横征暴敛早已深恶痛绝。学生们反内战、反饥饿的游行,他内心是同情甚至支持的。但对于城外的共产党,他知之甚少,更多的是疑虑和恐惧。那些被官方报纸渲染的“共产共妻”、“清算斗争”的可怕传言,像鬼影一样在他心头盘旋。他担心一旦城破,这座凝聚了中华数百年文明精华的古都会毁于战火,担心自己这样的旧知识分子会被“清算”,担心维系社会运转的秩序会彻底崩溃,陷入无法无天的混乱。文化和秩序,这是他最看重的东西。

“唉……”他又叹了一口气,寒意从窗户缝隙钻进来,让他打了个冷颤。这冰冷的书房,仿佛成了整个北平城的缩影,寒冷、孤寂、前途未卜。

“吱呀”一声,房门被推开,妻子赵大姐端着一个粗瓷碗走了进来,碗里是少半碗几乎能照见人影的稀粥和一小块颜色暗沉、看不出原料的杂合面馍馍。

“老爷,先将就着吃点吧,灶上还温着点热水,一会儿喝了暖暖身子。”赵大姐的声音里带着疲惫和愁苦。她是个典型的家庭妇女,不似丈夫那样忧国忧民,她操心的是更实际的问题:米缸快要见底了,煤球也剩不下几个,这仗到底要打到什么时候?万一城破了,那些大兵会不会冲进来抢东西?一家老小的安全怎么办?

傅先生看着碗里的食物,毫无食欲,只是摇了摇头:“你先吃吧,我不饿。”

“不饿不饿,天天不饿,这身子怎么熬得住?”赵大姐埋怨着,把碗放在桌上,“我刚才去胡同口老张家想换个鸡蛋,你猜怎么着?根本换不着!老张家自己都快断炊了!听说前街刘家的孩子,饿得直哭,都没奶水了……”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和压低的议论声。赵大姐侧耳听了听,对傅先生说:“我出去看看,好像是街坊们在嘀咕啥。”

胡同口,果然聚着几个裹得严严实实的邻居,都是家庭主妇或老人,一个个面带愁容,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昨天夜里,西直门那边又响枪了,吓死个人!”

“可不是嘛!这天天提心吊胆的,啥时候是个头啊!”

“我家就剩最后一把棒子面了,这日子可咋过啊!”

一个消息稍微灵通点的压低声音说:“我听说啊,城外头的解放军,跟咱们想的不一样……”

这话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连赵大姐也下意识地凑近了些。

“咋不一样?”

“听说他们不抢东西,买卖公平,还帮着老百姓挑水扫地呢!”

“真的假的?当兵的还有这样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唉,谁知道呢?也许是骗人的?不过,要是真的……能和平了就好啊!早点和平了,这日子就能过下去了!”一个老太太双手合十,喃喃念叨着,她对谁坐天下并不关心,只求能安安稳稳地活下去。

“是啊,早点和平了就好……”众人纷纷附和,这是最普遍、最底层的心声。长期的战乱和围困,早已磨尽了任何政治热情,只剩下对和平最基本、最强烈的渴望。

赵大姐听着,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她回到屋里,把听到的只言片语学给傅先生听。

傅先生听着,眉头依旧紧锁。这些传言,他也有所耳闻,甚至偷偷听过几次模糊的延安广播。但多年的阅历让他不敢轻易相信。“但愿如此吧……只是,兵者,凶器也。一旦破城,局势能否控制得住,难说啊……再者,共产党……毕竟信奉的是苏俄那套主义,于我国情是否相合?于文化是否……”他摇着头,内心的疑虑并未消除。

就在这时,院门被轻轻敲响。赵大姐警惕地问:“谁啊?”

门外传来一个年轻的声音:“师母,是我,张文远。”

是傅先生的一个学生。赵大姐松了口气,打开门。一个穿着旧学生制服、脸色冻得青的年轻人闪了进来,他警惕地四下看了看,迅从怀里掏出几张折叠的、粗糙的油印传单,塞给赵大姐。

“老师,师母,你们看看这个!”学生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和紧张,“外面都在传!”

傅先生接过那还带着学生体温的传单,走到灯下(电力供应早已不稳定,灯光昏暗)。只见传单纸张粗糙,字迹却清晰有力。上面的标题赫然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告北平市民书》!

他的心猛地一跳,赶紧往下看。上面的内容,与他平日所见所闻截然不同:

“……本军奉命解放北平,旨在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除人民痛苦……”

“……保护全市各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犯……”

“……保护民族工商业……”

“……保护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体育场所及其他一切公共建筑……”

“……望我全体市民严守秩序,勿信谣言,共同维护北平之完整……”

尤其吸引他目光的是“保护民族文化”和“欢迎各界共同建设新北平”等字样。

傅先生反复看着这几行字,手指微微颤抖。这些话语,像是一道微弱的光,穿透了他心中厚重的疑虑迷雾。保护文化?建设新北平?这……这似乎与他想象中的“破坏”和“清算”不太一样。

“这……这是从哪里来的?”他压低声音问学生。

“外面好多地方都有,偷偷贴的,散的。老师,很多人都看到了!”学生激动地说,“也许……也许解放军真的不一样?”

傅先生沉默了。他坐回椅子里,拿着那几张轻飘飘却又重如千钧的传单,久久不语。脸上的忧色并未完全褪去,但紧锁的眉头似乎舒展了一些。他需要时间消化这些信息,需要更多的证据来验证。

窗外,天色彻底黑了下来。寒风呼啸着刮过屋顶,出凄厉的声响。城内零星响起了几声枪响,不知是走火还是冲突,旋即又归于死寂。断电了,一片漆黑,只有偶尔闪烁的烛光或油灯光芒,在无尽的黑暗中挣扎着,如同这座古城和它的人民的命运,飘摇不定,却又顽强地等待着黎明。

希望的种子,已经借着这粗糙的传单,悄然播撒进了这片被恐惧和疑虑冻结的土地。

但和平的讯号,何时才能真正到来?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dududu三江奔流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军婚:最强军官被大佬美人拿捏了

军婚:最强军官被大佬美人拿捏了

快穿大佬谢晚宁最后一个世界来到了七零年代,成了同名同姓的医生谢晚宁。为了完成原主遗愿,靠高超医术和空间灵泉救下大哥,也因为这事,引起了霍景川的注意。家庭原因,订婚对象避之不及,霍景川挺身而出,迎娶谢晚宁。未料谢晚宁因为种种事迹,名声响遍北城。随军后,家属院都在猜测,一向年轻俊逸,异常挑剔的军官霍景川会找个什么样的媳...

王建强陈娇娇

王建强陈娇娇

主角配角是王建强陈娇娇的小说名叫做没苦硬吃!放纵后我获天赋神通!王建强陈娇娇全文番外,是笔者圆月2024年写的一本都市小说,原文讲述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王建强没有再出门,一直在炼制丹药。自从觉醒了系统后,他炼制丹药就没有失败过。百分百的成丹率堪称非人。一月时间下来,之前购买的药材已经全部耗尽,得到了完美养身丹十颗,完美青灵丹上百颗。除此之外,也积累了大量修炼点。期间牛守仁又来了几次。都是一番场面话后才才自得离去。对此王建强倒只是心中冷笑,要不是看陈娇娇的面子,他早就让他滚蛋了。对现在的他而言,聚灵丹只是不起眼的小钱而已。修炼本就是个枯燥的活计。长时间修炼就更枯燥了,正好充当一下修炼间隙的调剂。...

我欲上琼楼

我欲上琼楼

琼楼高可攀,大道行将安。执我手中剑,锋刃指苍天!夏旸朝,历经两百余年的太平岁月,却因皇宫的独苗,引起无数的暗潮汹涌一个偏远渔村的少年,本想安稳太平度日,阴差阳错,陷入了江湖与庙堂的纷争...

七零钓系美人,靠撒娇拿下冷面军少

七零钓系美人,靠撒娇拿下冷面军少

再睁眼,温姝重生回到了七零年代。回想起上辈子被人坑害,错失良人,她就懊悔不已。这一次,她踩绿茶,揍渣男,励志成为独立女强人。终于,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京都大学,靠着时代红利,成为企业家。事业上取得成果了,剩下的就是看着面前八块腹肌俊男,她邪魅一笑,上前勾住他的脖子帅哥,有没有兴趣跟我谈个恋爱?蔺文轩表...

强撩!暗恋!总统阁下他温柔低哄

强撩!暗恋!总统阁下他温柔低哄

(暗恋闪婚甜宠先婚后爱感情流)传闻宁家那个从小走丢,在乡下长大还闹了满身笑话的宁大小姐一往情深的爱了京城第一贵公子沈慕白很多年。可两家联姻当天,沈慕白却当众抛下新娘,去追寻他的白月光。一时间,宁大小姐成为上流圈笑柄。众人幸灾乐祸,只道那个乡下土包子纯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活该有此下场。可没想到她转身就嫁了旁...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