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洛阳的清晨,薄雾尚未散尽,苏砚秋已身着朝服,站在紫禁城的午门外。朱红的宫墙在晨光中泛着沉稳的光泽,檐角的铜铃随着风轻轻晃动,出清越的声响,与远处传来的晨钟相和,自有一番肃穆庄严。
“苏大人,陛下在太和殿等着您呢。”内侍总管趋步上前,脸上带着恭敬的笑意,“百官也都到齐了,就盼着听您说说漠北的新鲜事。”
苏砚秋微微颔,整理了一下腰间的玉带,随着内侍穿过一道道宫门。石板路上的青苔被扫得干干净净,两侧的侍卫甲胄鲜明,目光如炬,却在他走过时,悄然垂下了眼帘——这位从漠北归来的重臣,身上带着风沙与麦香交织的气息,那是开疆拓土的底气,也是安抚万民的温度。
太和殿内,檀香袅袅。万历皇帝端坐龙椅,目光落在阶下的苏砚秋身上,带着显而易见的期许。两侧的文武百官也纷纷侧目,吏部尚书徐阶抚着胡须,眼里满是欣慰;兵部尚书则微微前倾着身子,显然更关心漠北的军防。
“臣苏砚秋,参见陛下。”苏砚秋跪地行礼,声音沉稳有力,“幸不辱命,漠北诸事已定,特回京复命。”
“平身。”皇帝的声音带着笑意,“快说说,这几年漠北的经济、军事,究竟如何了?还有你奏报里说的‘开疆扩土’,朕可是盼了许久。”
苏砚秋起身,从袖中取出一本厚厚的账册,双手呈上:“陛下,这是漠北近三年的各项统计。经济上,五城共开垦良田五百万亩,‘漠北嘉麦’亩产三石,累计收获粮食一千五百万石,除供应当地,通过商道运往中原的粮食达五百万石,充盈了国库粮仓。”
内侍将账册呈给皇帝,皇帝翻看几页,见上面密密麻麻记着粮税、商税、工坊产值,每一笔都清晰可查,不由得点头:“不错,光粮食就抵得上江南一个大府了。”
“不止粮食。”苏砚秋继续道,“东胜城的羊毛工坊年产‘漠北毯’十万条,西睦城的马市每年向军中和民间供应良马五千匹,镇北城的商铺年交易额达白银一百万两,这些收入不仅覆盖了漠北的军政开支,还盈余三十万两,已上缴户部。”
百官中响起低低的惊叹声。谁也没想到,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竟成了创收的富地。
“军事方面,”苏砚秋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几分,“漠北常驻军队五千人,分驻五城,配备燧枪三千支、轰天炮二十门,军武学堂毕业生担任各级将领,军纪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三年来,共剿灭残余匈奴叛军三次,俘虏两千余人,均已编入户籍,教其耕种,再无叛乱。”
他顿了顿,补充道:“更重要的是,通过‘汉匈共防’制度,匈奴部落组建了两千人的辅助兵,协助巡逻边境、守护商道,他们熟悉草原地形,是边军的得力臂助。如今的漠北,真正做到了‘兵民合一,攻防一体’。”
兵部尚书抚掌赞道:“苏相这招‘以夷制夷’,高明!既节省了军饷,又稳固了边防,值得在其他边镇推广!”
皇帝也面露喜色:“军强民富,这才是守土之道。那‘开疆扩土’呢?漠北纳入版图,具体的疆域如何划定?”
苏砚秋走到殿中央的巨大舆图前,拿起朱笔,从镇北城一直向北划到贝加尔湖畔,向西至阿尔泰山脉,向东抵大兴安岭:“陛下请看,这是如今漠北省的疆域,比三年前扩大了三倍。新增土地中,可耕种的良田达一千万亩,牧场两千万亩,已开始组织流民开垦,预计明年可再迁流民五十万。”
他指着舆图上的红色标记:“这些是新现的矿脉,有铁矿、煤矿、盐矿,格致研究所已派工匠前往勘探,计划明年开矿,既能供应漠北的工坊,又能运往中原,填补内地铁矿的缺口。”
皇帝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指尖沿着朱笔划定的疆域缓缓划过,眼神里充满了感慨:“太祖爷当年北伐,也未能将疆土推到这么远。苏砚秋,你用粮食和城池,而非刀枪,就将这片土地纳入大明版图,功在千秋啊。”
“陛下谬赞。”苏砚秋躬身道,“臣只是顺势而为。百姓渴望安稳,无论汉匈,都想有田种、有饭吃。漠北能安定,是因为顺应了民心;疆域能拓展,是因为百姓愿意跟着朝廷,去更远的地方开垦生活。”
徐阶出列奏道:“陛下,苏相在漠北推行的‘移民实边’‘汉匈共融’之策,效果显着,臣建议将其编撰成书,往各边镇学习。尤其是‘商军结合’的模式,用商贸带动经济,用军队保障安全,实为长治久安之法。”
皇帝深以为然:“准奏。另外,传朕旨意,册封苏砚秋为‘漠北侯’,食邑一万户,赏赐金千两、锦缎百匹。漠北省的官员任免、军政事务,暂由苏砚秋全权负责,不必事事奏请。”
“谢陛下隆恩。”苏砚秋再次跪地谢恩,声音里带着一丝动容。他所求的从不是爵位赏赐,但这份信任,让他更觉肩上的担子沉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退朝后,皇帝留苏砚秋在御书房详谈。暖阁里炭火烧得旺,两人围着小几而坐,面前摆着漠北送来的新茶。
“砚秋,你说实话,漠北还需要朝廷做些什么?”皇帝的语气褪去了朝堂上的威严,多了几分恳切。
苏砚秋沉吟道:“臣恳请陛下在漠北设科举考场,让当地学子能就近应试,考取功名;再派些算学、格致的先生去漠北学堂,教孩子们新的学问。毕竟,武力能守住土地,文化才能留住人心。”
“好。”皇帝一口答应,“朕明日就下旨,让经世大学选派五十名先生,随你一同返回漠北。”
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两人身上,暖融融的。苏砚秋望着御书房墙上的《大明全图》,忽然觉得,这张图正在他们手中,一点点变得更辽阔、更完整。那些曾经的烽火之地,正在变成炊烟袅袅的家园;那些曾经的异域他乡,正在成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离开皇宫时,夕阳正将宫墙染成金色。苏砚秋回头望了一眼太和殿的金顶,心里清楚,这次回京面圣,不仅是汇报成果,更是接过了更重的使命——要让漠北的麦陇继续延伸,让新的城池在更遥远的土地上崛起,让“大明”这两个字,深深扎根在每一寸新增的疆土上,扎根在每一个百姓的心里。
他的脚步坚定,朝着漠北的方向。那里,有等待他的麦田、城池,还有无数期盼着好日子的人们。而他知道,开疆扩土的终极意义,从来不是疆域的数字,而是那些在土地上繁衍生息的生命,能一代比一代活得更安稳、更富足。
喜欢槐下田舍请大家收藏:dududu槐下田舍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快穿大佬谢晚宁最后一个世界来到了七零年代,成了同名同姓的医生谢晚宁。为了完成原主遗愿,靠高超医术和空间灵泉救下大哥,也因为这事,引起了霍景川的注意。家庭原因,订婚对象避之不及,霍景川挺身而出,迎娶谢晚宁。未料谢晚宁因为种种事迹,名声响遍北城。随军后,家属院都在猜测,一向年轻俊逸,异常挑剔的军官霍景川会找个什么样的媳...
主角配角是王建强陈娇娇的小说名叫做没苦硬吃!放纵后我获天赋神通!王建强陈娇娇全文番外,是笔者圆月2024年写的一本都市小说,原文讲述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王建强没有再出门,一直在炼制丹药。自从觉醒了系统后,他炼制丹药就没有失败过。百分百的成丹率堪称非人。一月时间下来,之前购买的药材已经全部耗尽,得到了完美养身丹十颗,完美青灵丹上百颗。除此之外,也积累了大量修炼点。期间牛守仁又来了几次。都是一番场面话后才才自得离去。对此王建强倒只是心中冷笑,要不是看陈娇娇的面子,他早就让他滚蛋了。对现在的他而言,聚灵丹只是不起眼的小钱而已。修炼本就是个枯燥的活计。长时间修炼就更枯燥了,正好充当一下修炼间隙的调剂。...
琼楼高可攀,大道行将安。执我手中剑,锋刃指苍天!夏旸朝,历经两百余年的太平岁月,却因皇宫的独苗,引起无数的暗潮汹涌一个偏远渔村的少年,本想安稳太平度日,阴差阳错,陷入了江湖与庙堂的纷争...
再睁眼,温姝重生回到了七零年代。回想起上辈子被人坑害,错失良人,她就懊悔不已。这一次,她踩绿茶,揍渣男,励志成为独立女强人。终于,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京都大学,靠着时代红利,成为企业家。事业上取得成果了,剩下的就是看着面前八块腹肌俊男,她邪魅一笑,上前勾住他的脖子帅哥,有没有兴趣跟我谈个恋爱?蔺文轩表...
...
(暗恋闪婚甜宠先婚后爱感情流)传闻宁家那个从小走丢,在乡下长大还闹了满身笑话的宁大小姐一往情深的爱了京城第一贵公子沈慕白很多年。可两家联姻当天,沈慕白却当众抛下新娘,去追寻他的白月光。一时间,宁大小姐成为上流圈笑柄。众人幸灾乐祸,只道那个乡下土包子纯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活该有此下场。可没想到她转身就嫁了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