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3章 枪归故土城立漠北(第1页)

漠北的残阳如血,将戈壁滩染成一片猩红。苏砚秋站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帐前,手里捏着半截断裂的燧枪枪管——这是从一具匈奴尸体上找到的,枪管上的刻痕清晰可见,正是军武学堂为边军特制的“护民”型号。

“查清楚了?”他的声音像淬了冰,目光扫过帐前肃立的将领。

周岳出列,单膝跪地:“回大人,抢走咱们武器的是匈奴余孽‘秃鹫部’。他们原是左贤王的死士,约三百人,趁乱抢走了二十支燧枪、五副钩镰枪,还有一箱未开封的火药。如今躲在黑石城旧址,扬言要‘用汉人的铁管,杀尽汉人’。”

黑石城是匈奴废弃的老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苏砚秋清楚,那些武器若流散出去,被其他部落仿造,或是用来袭扰刚安定的漠北,之前的牺牲都将白费。

“张勇,”苏砚秋的声音陡然提高,“你率五百骑兵,封锁黑石城四周的水源,断他们的后路;周岳,带十门轰天炮,架在城东的高岗上,不用强攻,先轰塌他们的粮仓;陈默,你的农桑兵熟悉地形,从西侧的密道摸进去,找到武器存放点,放火为号。”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记住,武器必须完好无损地带回来,一支枪、一颗弹都不能少。至于那些抢枪的人——”

“一个不留!”帐前将领齐声应道,甲胄碰撞声震得帐顶落尘。

次日拂晓,进攻开始。周岳的火炮率先轰鸣,铁弹精准地砸向黑石城的粮仓,火光冲天而起,浓烟裹着焦糊味弥漫在戈壁上空。城里传来混乱的呐喊,显然是断了粮的匈奴人在争抢仅存的食物。

张勇的骑兵在城外列阵,像一道铁墙堵住所有出口。有匈奴人想冲出来抢水,刚到城下就被燧枪的齐射击倒,尸体在城门口堆成了小山。

陈默带着农桑兵,借着晨雾摸到城西的密道。这密道是他前几日勘察地形时现的,原本是匈奴人储存草料的通道,狭窄潮湿,仅容一人爬行。士兵们举着火折子,在黑暗中摸索前进,靴底踩过腐烂的草料,出窸窣的声响。

“前面有光!”最前面的士兵低呼。密道尽头,隐约传来铁器碰撞的声音。

陈默示意士兵们停下,自己贴着岩壁探头望去——一间石屋里,十几个匈奴人正擦拭抢来的燧枪,旁边的木箱里堆满了火药,墙角还靠着几副钩镰枪。

“就是这里!”陈默打了个手势,士兵们迅散开,将带来的火油泼在草堆上。随着一声轻响,火光瞬间窜起,浓烟顺着密道往外涌。

石屋里的匈奴人慌乱起来,想往外冲,却被守在出口的农桑兵用砍刀砍倒。陈默带人冲进去时,正撞见一个匈奴头领举着燧枪对准他,他侧身躲过,挥刀劈断对方的手腕,枪“当啷”落地。

“检查武器!”陈默捂着被烟熏呛的喉咙喊道。士兵们七手八脚地将完好的燧枪、钩镰枪搬到一起,清点数目——二十支枪,一支不少;火药箱虽被火星燎到边角,内里却完好。

此时,黑石城的城门已被火炮轰开。张勇的骑兵如潮水般涌入,与负隅顽抗的匈奴人格杀在一起。苏砚秋站在城头,看着士兵们将抢回的武器整齐地堆放在空地上,每一支枪都擦拭干净,仿佛从未沾染过血腥。

“大人,所有抢枪的人,已全部斩杀。”张勇浑身浴血,单膝禀报,“黑石城已拿下。”

苏砚秋望着城下的尸体,又看了看那些失而复得的武器,心里没有半分轻松。他走到武器堆前,拿起一支燧枪,枪托上的“护民”二字在阳光下闪着光。“这些枪,是用来护民的,不是让敌人用来杀人的。”他缓缓道,“从今往后,边军武器实行‘一枪一牌’制,谁丢失武器,军法处置。”

清理完黑石城,苏砚秋下了一道令:在此处重建城池,取名“镇北”,作为漠北都护府的治所。

建城的日子,戈壁上热闹起来。陈默带着农桑兵丈量土地,规划街道、粮仓、学堂的位置;张勇的士兵们搬运石料,用格致研究所改良的“水泥”砌筑城墙,这种水泥掺了漠北的砂石,比内地的更耐风寒;周岳则从海军调来了工匠,指导士兵们在城中心建一座钟楼,钟声响彻十里,既是报时,也是预警。

附近归顺的匈奴人也来帮忙。一个曾参与过抢枪的俘虏,此刻正卖力地搬运砖块,他的家人被明军安置在城外的屯田区,分到了“家麦”种子。“苏相,”他用生硬的汉话请求,“让俺儿子去学堂读书吧,学你们的字,学你们的道理。”

苏砚秋点头:“镇北城建好后,就办一所‘汉匈学堂’,教孩子们读书、算数,也教他们种麦、牧马。”

三个月后,镇北城初具规模。三丈高的城墙用水泥砌成,坚硬如石;城内的街道纵横交错,铺着平整的石板;中心的钟楼已能敲响,声音在戈壁上回荡,惊起成群的飞鸟。

苏砚秋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的景象:屯田区的“嘉麦”已长出半尺高,绿油油的一片;匈奴人的蒙古包与汉人的土屋错落相间,炊烟交织在一起;学堂的孩子们正在空地上放风筝,风筝上画着汉匈儿童手拉手的图案。

“大人,军武学堂的毕业生到了。”秦风递上名册,“共五百人,都是精通格致、兵法的,将驻守镇北城,还有周边的五个卫所。”

苏砚秋接过名册,上面的名字大多熟悉——有当年在军武学堂爬桅杆最卖力的,有算学课总拿第一的,还有像陈海那样从渔民子弟成长起来的军官。

“告诉他们,”苏砚秋望着远方的戈壁,“守在这里,不光是守城墙,是守着这些麦田,守着这些炊烟,守着孩子们的风筝。什么时候,匈奴的孩子和汉人的孩子一起在麦田间奔跑,再也不记得什么仇恨,才算真的守住了这片土地。”

钟楼的钟声再次响起,雄浑而悠长。苏砚秋知道,镇北城的建立,不是北漠的终点,而是新的。那些染血的过往,终将被麦田的新绿覆盖;那些抢枪的仇恨,终将被学堂的读书声冲淡。而这座城,会像一颗钉子,牢牢钉在漠北的土地上,守护着来之不易的安宁,直到北漠真正成为大明版图上,一片充满生机的乐土。

喜欢槐下田舍请大家收藏:dududu槐下田舍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军婚:最强军官被大佬美人拿捏了

军婚:最强军官被大佬美人拿捏了

快穿大佬谢晚宁最后一个世界来到了七零年代,成了同名同姓的医生谢晚宁。为了完成原主遗愿,靠高超医术和空间灵泉救下大哥,也因为这事,引起了霍景川的注意。家庭原因,订婚对象避之不及,霍景川挺身而出,迎娶谢晚宁。未料谢晚宁因为种种事迹,名声响遍北城。随军后,家属院都在猜测,一向年轻俊逸,异常挑剔的军官霍景川会找个什么样的媳...

王建强陈娇娇

王建强陈娇娇

主角配角是王建强陈娇娇的小说名叫做没苦硬吃!放纵后我获天赋神通!王建强陈娇娇全文番外,是笔者圆月2024年写的一本都市小说,原文讲述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王建强没有再出门,一直在炼制丹药。自从觉醒了系统后,他炼制丹药就没有失败过。百分百的成丹率堪称非人。一月时间下来,之前购买的药材已经全部耗尽,得到了完美养身丹十颗,完美青灵丹上百颗。除此之外,也积累了大量修炼点。期间牛守仁又来了几次。都是一番场面话后才才自得离去。对此王建强倒只是心中冷笑,要不是看陈娇娇的面子,他早就让他滚蛋了。对现在的他而言,聚灵丹只是不起眼的小钱而已。修炼本就是个枯燥的活计。长时间修炼就更枯燥了,正好充当一下修炼间隙的调剂。...

我欲上琼楼

我欲上琼楼

琼楼高可攀,大道行将安。执我手中剑,锋刃指苍天!夏旸朝,历经两百余年的太平岁月,却因皇宫的独苗,引起无数的暗潮汹涌一个偏远渔村的少年,本想安稳太平度日,阴差阳错,陷入了江湖与庙堂的纷争...

七零钓系美人,靠撒娇拿下冷面军少

七零钓系美人,靠撒娇拿下冷面军少

再睁眼,温姝重生回到了七零年代。回想起上辈子被人坑害,错失良人,她就懊悔不已。这一次,她踩绿茶,揍渣男,励志成为独立女强人。终于,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京都大学,靠着时代红利,成为企业家。事业上取得成果了,剩下的就是看着面前八块腹肌俊男,她邪魅一笑,上前勾住他的脖子帅哥,有没有兴趣跟我谈个恋爱?蔺文轩表...

强撩!暗恋!总统阁下他温柔低哄

强撩!暗恋!总统阁下他温柔低哄

(暗恋闪婚甜宠先婚后爱感情流)传闻宁家那个从小走丢,在乡下长大还闹了满身笑话的宁大小姐一往情深的爱了京城第一贵公子沈慕白很多年。可两家联姻当天,沈慕白却当众抛下新娘,去追寻他的白月光。一时间,宁大小姐成为上流圈笑柄。众人幸灾乐祸,只道那个乡下土包子纯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活该有此下场。可没想到她转身就嫁了旁...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