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格致工坊的打铁声从早响到晚,火星子溅在苏砚秋的衣袖上,他却浑然不觉,目光紧紧盯着铁匠手中那根被锻打成弧形的钢管。“再弯半寸,对,就是这样——要能稳稳托住人的重量,还得轻便。”
三个月前,苏砚秋在一本旧书里看到“木牛流马”的记载,忽然灵光一闪:百姓出行多靠步行或畜力,若能造一种不用牛马、自己就能驱动的车子,岂不是能省不少力气?他拉着陈默(格致工坊的总工匠)画了十几张图纸,从木轮改成铁轮,从脚踏板直接连轮轴,到加上链条传动,不知推翻了多少方案,终于有了眼前这台雏形——两个铁轮子架着铁管焊成的车架,车把上装着简单的刹车,脚踏板通过链条带动后轮转动,看着虽简陋,却藏着不少巧思。
“苏大人,您试试!”陈默擦了把汗,把车子扶稳。苏砚秋深吸一口气,跨上车架,双脚离地的瞬间有些晃,蹬了两下脚踏板,链条“咔嗒”转动,车子竟真的向前滑了出去。“成了!”他惊喜地喊道,越蹬越顺,铁轮碾过地面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带着他冲出工坊,在空地上转了个圈。
“这玩意儿,比骑马省劲,比走路快!”苏砚秋停下车,额角渗着汗,眼里却闪着光,“就叫‘自行车’吧,自己能走的车。”
消息传到各都护府,百姓们都觉得新鲜。苏砚秋当即拍板:“量产!让家家户户都能骑上。”可真要推行起来,难题接踵而至——钢管需要大量铁料,链条要求精度高,普通百姓买不起怎么办?
他连夜写了份奏折,请求朝廷拨款,在各州府设“自行车工坊”,招募工匠培训,又定下“以工代赈”的法子:百姓可以用粮食、布匹抵部分价款,实在困难的,帮工坊做些杂活(如打磨零件、组装车子)也能换一辆。
第一个试点放在安南都护府。消息一传开,百姓们挤破了工坊的门。“苏大人,这铁家伙真能自己动?”一个老农摸着车把,满脸怀疑。苏砚秋亲自示范,骑着车子在田埂上稳稳驶过,惊得田埂边的孩童追着跑。“您看,载着一筐菜也没问题。”他停下车子,后座上的菜筐纹丝不动。老农们顿时来了兴致,纷纷报名学做零件。
工坊里很快热闹起来,铁匠们锻打钢管,妇女们用麻线缠裹车座(免得硌屁股),孩子们蹲在旁边看链条怎么“听话”地转,嘴里跟着喊“咔嗒咔嗒”。第一批自行车造好那天,安南都护府的街道上挤满了人,看着工匠们骑着车列队驶过,铁轮滚滚,带起一阵风。
有个叫阿桂的农妇,丈夫早逝,她每天要背着几十斤山货走两时辰山路去市集。苏砚秋给她送了一辆,教她骑车。阿桂摔了好几跤,膝盖磕得青一块紫一块,却越学越起劲。半个月后,她骑着自行车去赶集,车后座捆着山货,一个时辰就到了市集,比以前多卖了不少钱。“这自行车,是咱家的‘财神爷’!”她逢人就夸,车把上总系着红布条,说是讨个吉利。
很快,“华夏自行车”的名号传遍各地。苏砚秋让人在车架上焊了块小铁牌,刻着“华夏”二字,既显身份,又让百姓看着亲切。工坊越开越多,不仅能造普通款,还改出了能载货物的“货运自行车”(后轮两侧加了货筐),能载孩子的“母子车”(前梁加了个小座位)。
西域都护府的牧民们起初不爱用,觉得不如骑马威风,直到有个牧民骑着自行车赶羊——车子灵活,追起跑散的羊比马还快,还不用喂草料,这下谁也不说不好了。他们给自行车裹上羊皮座套,在车把上挂个铜铃,骑着它在草原上飞驰,铃声“叮铃铃”响,比马蹄声还热闹。
海东都护府靠海,渔民们改出了“水陆自行车”——后轮换成宽铁轮,能在沙滩上骑行,赶海时载着渔网,比扛着省力多了。孩子们则喜欢在码头边比赛,看谁骑得快,铁轮溅起的水花沾在裤腿上,笑声比海浪还响。
一年后,从江南的稻田到漠北的草原,随处可见自行车的身影。农妇骑着它去赶集,书生骑着它去学堂,货郎骑着它走街串巷,车铃声、“咕噜”声混着百姓的笑语,成了新的市井小调。
苏砚秋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在安南的田埂上慢慢蹬着。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车后座上,阿桂的小孙子正举着风车,风车转得飞快,像极了这越来越有奔头的日子。他忽然想起陈默的话:“大人,您说这自行车,会不会像当年的水车、曲辕犁一样,记在史书里?”
苏砚秋笑了,低头看了看车架上的“华夏”铁牌,在暮色中泛着光。或许吧,但对百姓来说,史书上的记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铁轮滚滚,能载着他们,驶向更省力、更安稳的日子。
远处,工坊的灯亮了,陈默正带着工匠们改进新款自行车,据说要加上能照亮的小油灯,这样夜里也能骑。铁轮转动的声音,工匠们的谈笑声,还有远处传来的车铃声,在晚风中交织,像一写给这片土地的歌。
喜欢槐下田舍请大家收藏:dududu槐下田舍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快穿大佬谢晚宁最后一个世界来到了七零年代,成了同名同姓的医生谢晚宁。为了完成原主遗愿,靠高超医术和空间灵泉救下大哥,也因为这事,引起了霍景川的注意。家庭原因,订婚对象避之不及,霍景川挺身而出,迎娶谢晚宁。未料谢晚宁因为种种事迹,名声响遍北城。随军后,家属院都在猜测,一向年轻俊逸,异常挑剔的军官霍景川会找个什么样的媳...
主角配角是王建强陈娇娇的小说名叫做没苦硬吃!放纵后我获天赋神通!王建强陈娇娇全文番外,是笔者圆月2024年写的一本都市小说,原文讲述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王建强没有再出门,一直在炼制丹药。自从觉醒了系统后,他炼制丹药就没有失败过。百分百的成丹率堪称非人。一月时间下来,之前购买的药材已经全部耗尽,得到了完美养身丹十颗,完美青灵丹上百颗。除此之外,也积累了大量修炼点。期间牛守仁又来了几次。都是一番场面话后才才自得离去。对此王建强倒只是心中冷笑,要不是看陈娇娇的面子,他早就让他滚蛋了。对现在的他而言,聚灵丹只是不起眼的小钱而已。修炼本就是个枯燥的活计。长时间修炼就更枯燥了,正好充当一下修炼间隙的调剂。...
琼楼高可攀,大道行将安。执我手中剑,锋刃指苍天!夏旸朝,历经两百余年的太平岁月,却因皇宫的独苗,引起无数的暗潮汹涌一个偏远渔村的少年,本想安稳太平度日,阴差阳错,陷入了江湖与庙堂的纷争...
再睁眼,温姝重生回到了七零年代。回想起上辈子被人坑害,错失良人,她就懊悔不已。这一次,她踩绿茶,揍渣男,励志成为独立女强人。终于,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京都大学,靠着时代红利,成为企业家。事业上取得成果了,剩下的就是看着面前八块腹肌俊男,她邪魅一笑,上前勾住他的脖子帅哥,有没有兴趣跟我谈个恋爱?蔺文轩表...
...
(暗恋闪婚甜宠先婚后爱感情流)传闻宁家那个从小走丢,在乡下长大还闹了满身笑话的宁大小姐一往情深的爱了京城第一贵公子沈慕白很多年。可两家联姻当天,沈慕白却当众抛下新娘,去追寻他的白月光。一时间,宁大小姐成为上流圈笑柄。众人幸灾乐祸,只道那个乡下土包子纯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活该有此下场。可没想到她转身就嫁了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