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地火(第1页)

地火

父亲李建华出院回家休养,腿上依旧打着石膏,但精神明显好了许多,眉宇间那份属于劳动者的坚韧,驱散了几分伤病带来的阴霾。李铭将父母安顿好,确保家里请了可靠的阿姨帮忙,才将大部分精力重新放回公司。只是,他不再住在公司附近,而是每天驱车近一个小时往返于市区与父母家之间,风雨无阻。

回到公司的李铭,仿佛彻底换了一个人。他不再对雷耀派驻的技术小组流露出任何抵触情绪,反而变得异常“好学”和“配合”。他会主动邀请小组负责人讨论技术细节,认真记录他们提出的每一条“优化建议”,甚至在一次“安全委员会”的月度评审会上,他主动提出将平台核心推荐算法的叠代周期从两周延长到一个月,以“确保充分的测试和稳定性”。

这种近乎“自我阉割”的顺从,让雷耀方面颇为满意。张雷甚至在一次高层通气会上,隐晦地表扬了“铭宇科技”的“大局观”和“稳定性”。笼罩在公司上空的紧张气氛,似乎真的缓和了下来。

然而,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冰层之下,地火正在悄然运行。

王浩那条“种子已安全转移”的加密信息,是黑暗中的唯一星火。李铭没有立刻回复,也没有尝试联系。他知道,此刻任何不必要的接触都是危险的。他需要等待,需要让所有人都相信,那个曾经试图挣脱的李铭,已经彻底被驯服。

他开始了另一种形式的“工作”。白天,他扮演着那个温和丶顺从的CEO,处理着公司的日常事务,参加着各种会议。夜晚,当他回到父母家中,在确认周围安全後,他会打开一台从未连接过公司网络丶甚至没有安装任何国産软件的丶经过特殊处理的笔记本电脑。

他开始系统地整理自己重生以来的所有记忆碎片,不是关于具体的商业机会或技术节点——那些在当前的严密监控下已难以利用——而是关于未来十几年社会变迁的宏观脉络丶人们生活方式潜移默化的改变丶以及那些在技术管制之外悄然兴起的新需求和新思潮。

他像一个考古学家,仔细梳理着记忆的土层,试图从中提炼出某种规律,某种能够超越具体技术限制的丶关于“连接”与“价值”的本质思考。

同时,他更加关注李梓晴负责的“匠人计划”和社区运营。他不再从技术和数据的角度介入,而是以一个纯粹的“内容消费者”和“社区参与者”的视角,去观察丶去感受。他发现,那些看似“传统”丶“低效”的丶依靠口碑和人情维系的小社区,反而蕴含着一种强大的丶难以被资本和算法简单复制的生命力。

一个模糊的构想,开始在他脑中逐渐清晰——或许,未来的出路,不在于建造一个更大丶更智能的中心化平台,而在于赋能无数个这样的“小微社群”,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丶价值导向的生态网络。这个网络不追求数据的垄断和流量的吞噬,而是促进点对点的信任连接和价值交换。它或许发展缓慢,但根基深厚,难以被轻易摧毁或控制。

这个构想,与当前互联网主流的发展模式背道而驰,也巧妙地避开了“安全委员会”划定的诸多“敏感”领域。因为它依赖的不是高深的算法和海量的数据,而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信任和兴趣联结。

他将这个初步的构想,拆解成无数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丶符合“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基调的小项目丶小活动,通过李梓晴的渠道,一点点地融入到“铭宇生活”平台的日常运营中。比如,鼓励用户自发组织线下读书会丶手工艺体验沙龙;比如,推出“社区达人”认证,让有特长的普通用户也能成为小范围内的“意见领袖”;比如,尝试用区块链(此时还是极其小衆的概念)技术为匠人的作品打造不可篡改的“数字身份”,记录其创作过程和传承故事……

这些动作分散而微小,在雷耀技术小组看来,不过是“铭宇”在主流赛道受挫後,进行的一些“情怀式”的尝试和补充,无伤大雅,甚至有助于维持平台的调性和用户黏性,并未引起太多警觉。

李铭小心翼翼地推动着这一切,如同一个最耐心的园丁,在贫瘠的土地上,播种着看似弱小却蕴含着顽强生命力的种子。

期间,赵振的“振华商贸”完成了新一轮巨额融资,估值再创新高,俨然已成为国内电商领域不可忽视的一方诸侯。周瑞麟的“快团网”也通过与周家地産的深度绑定,构筑了坚实的线下壁垒。他们都曾试图再次挤压“铭宇”的生存空间,但在发现“铭宇”几乎放弃了正面竞争,一心扑在那些“小而美”的项目上後,也逐渐失去了兴趣,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战场。

外部压力似乎减轻了,但李铭内心的警惕从未放松。他知道,张雷的“注视”从未离开。

果然,在一个看似普通的下午,张雷的助理突然到访,没有预约,理由是“例行沟通”。

助理与李铭在办公室聊了半个小时,问的都是些公司近期运营丶团队稳定性之类的常规问题。但在临走时,助理仿佛不经意地提了一句:“李总,张总很关心您个人的状态。他觉得您最近似乎……清减了不少,建议您多注意休息。另外,张总让我转告您,他很久没和您下棋了,记得您棋力不错,有机会再切磋一下。”

下棋?李铭心中冷笑。这是提醒,也是最後的试探。张雷在告诉他:我依然在看着你,别耍花样。所谓的“下棋”,无非是暗示他安于现状,做好一枚听话的棋子。

送走助理,李铭站在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他明白,表面的平静维持不了多久。张雷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他不能尽快让“铭宇”展现出新的丶在可控范围内的“价值”,或者如果他暗中布局的“地火”被察觉,等待他的,将是更彻底的清算。

他必须加快脚步。

几天後,李铭以“考察传统文化项目”为由,亲自去了一趟邻省一个以木雕闻名的小县城。名义上,他是去为“匠人计划”寻找新的合作对象。实际上,他在那里,与一个“恰好”也在当地采风的“独立摄影师”王浩,进行了一次短暂的丶没有任何电子设备在场的“偶遇”。

在县城老街一家嘈杂的茶馆里,两人背对着门口,借着茶碗的掩护,用只有彼此能听到的音量快速交流。

“种子情况?”李铭低声问。

“安全,分散,在多个开源社区和匿名服务器有加密备份,触发机制已设置。”王浩语速极快。

“新构想,”李铭将关于去中心化生态网络的初步思路,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一遍,“技术实现上,有没有可能完全绕开现有监管框架的核心敏感点?”

王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沉思片刻:“有难度,但……并非不可能。可以借鉴一些早期的P2P和分布式哈希表技术,结合非对称加密,构建一个数据自持丶逻辑上完全去中心化的架构。关键在于……激励机制和初始用户的获取。”

“激励机制我来想办法,可能要从线下实体和社群价值入手。”李铭道,“用户……就从我们现有的‘匠人’和深度社区用户开始渗透。你需要做的,是确保技术底层绝对干净丶透明,甚至……可以主动邀请‘审查’。”

“我明白。”王浩点头,“需要时间。”

“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但也最需要耐心。”李铭将茶钱放在桌上,“保持静默,非紧急勿联。”

两人如同陌路般先後离开茶馆。

这次短暂的会面,让李铭心中稍安。他知道,王浩已经理解了他的意图,并且技术上是可行的。剩下的,就是如何在严密的监视下,悄无声息地将这个构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回到晋阳後,李铭更加积极地推动着那些“小微项目”,甚至主动向“安全委员会”汇报进展,将其包装成“铭宇”履行社会责任丶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重要成果。

一切都似乎在朝着“稳定”丶“可控”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李铭以为已经初步稳住局面,可以继续推进地下计划时,李梓晴在一个深夜,匆匆敲响了他父母家的门。

她脸色苍白,手里紧紧攥着自己的手机,眼神里充满了惊惶和难以置信。

“李铭……我刚……刚接到一个海外打来的匿名电话……”她的声音因为恐惧而颤抖,“对方……对方说……他们手上有‘镜像’实验室未被彻底清除的……核心代码片段的交易记录……和……和王浩在海外匿名服务器上的访问日志……他们问……问我们想不想‘回购’这些……足以让我们万劫不复的证据……”

李铭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

“镜像”的尾巴……竟然没有被完全斩断?!而且落在了第三方手里?!

是张雷的又一种试探手段?还是……真的有其他神秘的势力,一直在暗中窥伺,并抓住了这个致命的把柄?

刚刚看到一丝曙光的前路,瞬间再次被浓得化不开的迷雾和致命的危机所笼罩。

窗外,夜黑如墨,仿佛有无数的眼睛,在黑暗中冷冷地注视着这间亮着灯的房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绝不原谅!大小姐送全家上刑场

绝不原谅!大小姐送全家上刑场

修仙者有没有夺舍重生的呢?夜昭表示,有!因为她就是!重获新生,夜昭放飞自我,肆意张扬的活着。只是多了一个叫四爷的男人,对她算计颇深啊。三世情缘,只锁一人。...

江天

江天

平行世界。西江省。江州市。湖中县某乡镇。一个平房门前,江天正坐在门口悠哉的晒着太阳。...

豪门弃子总想出家算卦

豪门弃子总想出家算卦

疯批神经质大佬懒趴趴私生子卦师砚九,符箓世家白家的私生子,好吃懒做,混吃等死,灵力低微是大家最鄙夷的那种人。可是有一天,天之骄子尚京却跟在砚九身后,粘人得不得了。砚九,你好香砚九,别出家当道士了,给我当媳妇更妙。砚九,我给你建个道观,道观里就咱俩。砚九11岁前,一个人孤零零的在白家长大。1...

分手大师的雌君他偷偷恋爱脑

分手大师的雌君他偷偷恋爱脑

刚刚开分,欢迎大家评论打星~沈翊穿书了,穿进了一本名叫的全员发癫,恋爱脑到种族灭绝的小说中。系统您需要拯救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恋爱脑。沈翊呵,干不了一点。系统奖励十个亿。沈翊义不容辞!作为金牌分手大师,剪红线他超专业的。当晚,星网上一条互动视频横空出世嘶!寡了几十年疯了吧?本想举报的雌虫们愤而点进视...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