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60节(第1页)

张安世又道:“那么如何破茧而出呢?”

足利义教道:“在于精神。”

张安世道:“是何精神?”

“先欲立志,其次需不畏险阻,先行废儒,再次便是实干之精神,宋王殿下,我现在就很有精神。”

张安世见他神采奕奕,果然很有精神。

张安世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大明的那些大儒,他们怎么说都有理,朝廷推行理学的时候,他们著书立说,一个个阐述自己的观点,将这理学的学说,弄的滴水不漏,毫无破绽。

现如今,下海弄新学,亦是很快总结出了一个滴水不漏,教人看了之后,便为之拜服的新学理论体系。

就不能有多大的说服力,可对足利义教为首的这些倭人,简直就是震撼弹。

这一路,他们结伴而行,从午门行往崇文殿,一路交谈甚欢的样子。

足利义教道:“宋王殿下,倭国欲行新政,可否?”

张安世道:“当然可以。”

足利义教道:“我虽看过许多典籍,可如何着手,却不甚了然。”

张安世道:“这个容易,倭国多派遣明使来大明,学习十年二十年,再回贵国,殿下就有人才可用了。”

足利义教不禁震惊,派遣使者进行学习,这一点,倭国是有经验的。

只是,要花费这么多的时日,他却无法接受。

“真是教人苦恼啊。”

于是张安世道:“殿下似乎还有什么话想说,为何欲言又止?”

足利义教叹气道:“我此时正处壮年,十年二十年之后,只怕就要老迈了,可是光阴却已追不回来,可国中上下,依旧困苦不堪,实在不愿因此而耽误太久。”

张安世居然还真的认真细思起来,沉吟着道:“我明白殿下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这样过于耗费时日,若是如此的话,倒不如……新学概论,你可看过吗?”

足利义教不明白张安世的用意,却依旧道:“正是拜读过。”

张安世道:“这新学概论,乃是我大明一等一的大儒郑晨所著,此公治学三十载,桃李满天下,著作等身,此前也曾信奉儒学,此后幡然悔悟,如今,痛定思痛,专治新学,对新学的理解,远在本王之上,他的《新学概论》,更犹如灯塔一般,横空出世,若是有这样的大贤帮助,或者……倭国可以立即开始实行……”

足利义教听罢,身躯不禁为之一震,这个叫郑晨之人,自看了他的书,足利义教便钦佩无比,只觉得,此公乃是儒学之中孟子、荀子这样的人。

只是……这样高贵的大贤,会肯屈就于倭国嘛?

就在足利义教疑惑之际。

张安世笑道:“这位大贤,我听闻他儿子要买宅,置办宅邸,缺一些银俩。你也是知晓的,新学提倡金银合理据有,若是殿下肯多付薪俸,提出优渥的条件,拜为国师,本王再亲自代殿下为之说项,此事或可。”

足利义教倒是惊讶道:“大贤者也缺宅邸?”

张安世耐心地解释道:“贤者平日里只顾着著书立说,心无旁骛,等到儿孙们不成器,需要宅邸的时候,已是悔之晚矣。”

足利义教眼眸微微一张,似乎看到了希望,于是激动地道:“如此,当三顾茅庐,却不知殿下还知哪一些大贤吗?”

张安世看着眼前的建筑,笑道:“这……咱们容后再说吧。”

足利义教随着他的视线往前看,便也点了点头,可脸上显然比方才多了几分喜色。

二人互看一眼后,便一并走进了眼前的崇文殿。

太子朱高炽,只走了一个过场,他对朝鲜国和倭国国王没有太大的兴趣,这不过是张安世将人请来了,必要走的过场罢了。

闻知朝鲜国和倭国欲效大明新学,朱高炽便命人敕下典册,当即,朝鲜国与倭国国王拜谢不提。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女博的援交日常

女博的援交日常

呜…嵯峨大狗狗怎么还不出来博士自暴自弃的锤着自己的办公桌,又打开自己的钱包,把开口朝下倾倒空空如也。呜呜…难道又要去找猫猫头借一点钱吗?屑博士想到自己身上的负债累累,估计在富婆那的信用早就耗尽了。凯爹肯定也不会给我钱怎么办…要不去援交试试??一边想着,一边烦躁的挠了挠头,头上的兜帽也在大动作下掉落。...

江穗晚谢宴臣

江穗晚谢宴臣

大抵是怕她反悔,所以最后这几天,才会格外的关照她。其实他根本就不用这么做,她比他还要重视这次的手术。在床上躺了太久,江穗晚忍不住下床起来走走。来到楼梯拐角处,正好传来几人争吵的声音。...

吴北张丽

吴北张丽

极品医王吴北张丽结局番外精选小说是作者小妖又一力作,几分钟后,吴北起身离开。这种咒术,他还是第一次施展,不知道效果怎么样。如果效果不好,过几天就给他再来一遍!他回家稍作休息,到了凌晨一点钟,便又准时去青山公园,修炼五龙圣拳。他的五龙圣拳正在修炼双臂的两条小龙,而且突破在即,这段时间必须勤修苦练。到了上回练拳的位置,他立刻拉开架子热身。等气血行开,就开始演练五龙圣拳。练了一个多小时,他突然觉得脊柱这条大龙,连上了右臂,他心中一喜,立即加紧练习。没多久,他的右臂渐渐变的更为灵活了,由臂到肩,完全和大龙连在一起。他知道,右臂的小龙成了!双臂小龙,一般同时成形。果然,没过多久,他的左臂小龙也随之成形。此时他再施展拳法,就感觉两条手臂似两条出海蛟龙,杀伤力较从前提升了几倍!不知不觉,已经凌晨四...

梁书雅谢远宸

梁书雅谢远宸

1988年,沪市外滩。傍晚,梁书雅捏着离职报告,穿过一众‘逐梦外滩,纵情外滩’的标语,来到沪市最大的外贸公司。走进办公室,迎面接上一句低沉悦耳的surprise!...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