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21章 皇帝的旨意不是无所不能的(第1页)

第721章皇帝的旨意不是无所不能的

这些朝中狗斗,有的是腥风血雨,明火执仗的,有的则是和风细雨丶暗流涌动的,不需要那麽的暴力,甚至不需要在皇帝耳边说一些谗言,只需要放一个似是而非的谣言出去,就能把大明君臣共同努力十三年,皇帝和宁远侯精心经营的和谐关系,毁于一旦。

流言可畏。

任由『宁远侯趁着倭寇入侵朝鲜,硬顶着陛下不让朝廷在辽东徵收田赋』这个谣言流传下去,无论大明入朝平倭的战争,最后结果如何,李成梁都是输家,而且这事看起来,的确是李成梁能干得出来。

哪怕是在朝堂上制造不出什麽风浪来,辽东地面也会酿起轩然大波,从李成梁的家丁,到客兵丶到军屯卫所的军兵丶到辽东地面大小有司官吏丶再到入辽垦荒谋求生路的百姓,他们心里泛起一些心思来。

毕竟是李大帅先乾的!

李成梁看似有很多选择,但其实就一条路可以走下去,那就是让辽东彻底军阀化,成为养寇自重丶拥兵自重的辽东军阀,因为养寇自重就像是挤兑一样,朝廷的那些大臣们,一旦心生疑虑,那种子种下,必然生根发芽丶开花结果,彼此之间的不信任,就会成为朝堂和地方噩梦。

国失大信,人心启疑。

李成梁这次回辽东,对于李成梁和宁远侯府,是非常非常危险的,因为之前李成梁已经完全放权,并且将辽东戎事进行了全面的交接,现在,他为了战事不得不回来。

李成梁说皇帝厉害是皇帝真的厉害,早就把这些个贱儒拿捏的死死的,直接告诉了李成梁,大明皇帝可以接受李成梁军阀化。

不过不能在辽东,把李氏朝鲜换个李,到时候给朝鲜的老祖宗编几条族谱,换成一家人就行,李成梁真的不得不走到养寇自重丶拥兵自重这一条路,就去朝鲜霍霍去。

自古以来,朝鲜半岛,对中原政权都无法构成实际威胁,因为这块粮食产量,注定不可能成为龙兴之地。

粮仓不见得是龙兴之地,但龙兴之地一定是粮仓。

「你们这些个读书人,那些个歪脑筋,能不能用在倭寇身上?往我一个老头子身上使什麽劲!特麽的,死一死就好了。」李成梁靠在椅背上,心有馀悸的说道:「要不是陛下打小就聪明,跟这些个贱儒尔虞我诈了这麽多年,就这一句,我就是死了,也要被人骂几百年!」

「真特麽晦气!」

李成梁是个武夫,这些年成了侯爷,变得文雅了几分,很少爆粗口了,但现在,他真的有点破防了。

大明皇帝南巡回京后,张居正就硬顶着皇帝,两次封驳了圣旨,因为双方都很坚持,最终皇帝对潞王朱翊鏐收押的贱儒进行了冷处理,就关着,不处置。

张居正变得有些极端了起来,在他看来,什麽狗屁的绝对丶有限自由,让这些摇唇鼓舌的贱儒永远闭嘴,才更重要。

张居正的这种趋向于保守的极端化,表现的非常明显,尤其是对所谓的言路畅通这种事,他开始抵触,甚至反感,因为张居正看到了危险。

现在差点被谣言架到火上的李成梁,就是个活脱脱的例子。

大明皇帝朱翊钧有的时候,也想不明白,辽东怎麽就变成了大明的葬身之地?

尤其是在万历援朝之战后,辽东的军阀化,就像是悬崖上滚落的石块一样刹不住,最终把整个大明都砸的稀碎,辽东所有人自称辽人,甚至不停的鼓噪着辽人治辽,万历皇帝丶朝堂明公们,在整个万历援朝之战中,对入朝作战中表现出了极度的不信任,宁愿偏听偏信朝鲜王李昖的诡辩,也不肯对入朝死战的军兵有哪怕一丝丝的信任。

贱儒散播这些谣言,有杀伤力,而且极大。

「贱儒是这样的,你让他做点事,他什麽都做不成,但你让他坏事,他比谁都强。」侯于赵悠闲的喝了杯茶,他和贱儒格格不入,总是逆行,从始至终。

「辽东设立布政司之事,我得拿出点态度来,这样流言蜚语就不攻自破了。」李成梁思索了许久,决定给自己找一条生路出来,辽东承宣布政使司丶提刑按察使司丶都指挥使司,政丶法丶军三权分离,应该由他李成梁亲自来做。

李成梁离开辽东,就是为了推进辽东设省,既然回来了,该打赢的仗,一定要打赢,该办的事儿也要办完。

「不好弄。」侯于赵叹了口气说道:「洪武四年正月,天下府州县凡一千二百三十九,官5488员,洪武十四年定云南,内外文武官24683员,这不算吏员丶衙役,有官就有吏,有吏就有役。」

「正德四年,文24000员,武28000员,吏168000员,吏是文职官的七倍,而衙役又是吏之七倍。」

「即便是不算衙役,火夫丶更夫丶巡检之类,就只算文官吏员,一地三司衙门,就需要1800员职官,13000吏员,就算辽东地广人稀,用不到这麽多的职官吏员,我给你砍了一半,900员职官,7000吏员。」

「老李,你从哪里找这麽多的读书人啊?」

李成梁的宁远侯府,不是朝廷辽东设省谋划的主要阻力,缺人才,才是现实的引力。

现实更加残酷,决不能像侯于赵说的那样,直接对半砍,大明地方衙门主要由地方地头蛇构成,县里三把手主簿,通常都是本地士绅,贵州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缺少本地的读书人,只能任命世袭的土官来羁縻统治。

「这麽多?」李成梁愣愣的说道。

侯于赵点头说道:「主簿丶典史丶三班班头丶六房丶巡检司丶闸坝丶驿仓库丶河泊所丶递运所丶批验丶铁冶所丶税科司丶县学教谕丶僧道司丶惠民药局,就这,还不算师爷管的幕僚呢。」

「所以,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垦荒,有了粮食,吃饱饭,才能有馀粮请书生来教书,这些才慢慢都会有。」

师爷管的幕僚通常有七个,这七个幕僚的职能是收发公文丶前稿(写稿)丶候稿(审稿签押)丶班馆(诗书礼乐)丶值堂(安排值班)丶跟班(随侍县令左右)丶执帐(县令会计)等等,这已经是最精简的,如果是那种人口稠密丶十分繁华的上县,光是管幕僚的师爷就得分出三个来,则师爷下面的幕僚数目甚至和六房差不太多。

辽东没有这麽多的读书人,但凡是识字的人,都已经被侯于赵找来,简单的培训下算学,立刻开始上岗了。

「还有一个原因,能在腹地做读书人,谁愿意来辽东吃雪?读书人,细皮嫩肉,手无缚鸡之力,能在山海关内,就决不出山海关。」侯于赵谈到了读书人迁徙的问题,人才流入和流失。

嘉峪关设立两百年,甘肃虽然穷了点,但每年还是有秋闱,有进士丶举人丶秀才丶生员,以前是地方不够大,是陕西行都司,现在重开西域,大明的手脚已经伸到了关西七卫,甘肃还有人用。

绥远还能靠着陕西丶山西支援,都是穷的叮当响的地方,河套还富一点。

可辽东离京师很近,山海关就像是个单向阀一样,辽东培养出来的读书人也要跑到山海关内,山海关内的读书人,不肯到辽东来。

没人,就是现实的阻力。

「说到底,还是得靠军屯卫所和卫所的学堂培养属于辽东的读书人,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总归是有愿意留在这穷乡僻壤的读书人,建设这黑土地。」侯于赵不由得想到了国初时候,太祖高皇帝四处搞军屯卫所,四处营造卫所儒学堂。

大明两百多年的国祚里,有三成的进士,都是出自军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清穿纪事+番外

清穿纪事+番外

清穿纪事作者冻顶乌龙文案十九岁的盛明臻从小到大都是顺风顺水没受过半点波折在外人看来他就是个想法单纯不谙世事险恶社会复杂的大孩子在蜜罐中长大的盛明臻也没沾染上什么纨绔子弟的恶习,顶多就是有些恋兄有些爱看美人有些不着调就是这样一个恋兄爱看美人不着调的盛明臻却意外穿越回了四百年前的大清朝,被卷入了那惊心动专题推荐冻顶乌龙清穿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长公主的小情郎

长公主的小情郎

新科放榜后,宣华长公主惊怒交加。她在后院养了三年的男宠,居然一举夺了状元!枉费她苦心教导男子无才便是德,这些年的男则男诫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不满6恒想脱离她的魔爪,宣华当晚狠狠地把他给办了!吃干抹净后,又将人干脆利落地丢出府外。6恒自此外派做官,三年期满,重回洛阳。宫宴之上,醉酒酡颜的长公主瞧着青年俊雅冷淡的眉目,不由回味他当年被绑在床上低吟喘息的模样。一时意动,宣华在宴会散后过去撩拔。好声气哄他几句,见6恒仍是神容严正,矜持冷静。宣华羞恼,准备再一次霸王硬上弓时,青年忽变了颜色,将公主重重压在身下...

安以夏盛司聿

安以夏盛司聿

每个佣人都声称自己没有做。但盛司聿依旧没有松口。...

神奇宝贝开局捡到一只闪光小火龙

神奇宝贝开局捡到一只闪光小火龙

曾几何时,网络上流传过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穿越了,那么你最想要穿越到哪个世界呢?御龙炎绝对会毫不犹豫的说出神奇宝贝的世界。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神奇宝贝的世界,肯定能排进前三,甚至不一定是第三。杰出的生产力,淳朴的民风,神奇宝贝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类似乌托邦的世界观。在宝可梦的世界里,人们甚至放心让十岁的孩子独自...

(仙四玄紫同人)玄霄攻略手册+番外

(仙四玄紫同人)玄霄攻略手册+番外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1第一日穿回去了作者有话要说青霄总是会莫名的虐到,所以这次先写的是玄紫。本文是[穿越][玄紫](仙四+古剑)温馨向甜文同人考据不严密,可能有ooc情况发生。紫英…唔…谁在叫他?这声音好耳熟…紫英…起来了,要错过早课了。早课?琼华不是已经覆灭了?哪来的早课?慕专题推荐Lucitiya甜宠文温馨文在线阅读txt下载加入书架...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